钟宇峰
湖南螺丝建筑有限公司 邮编:410100
摘要: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是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任务。工程建设施工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因此,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配备充足的管理人员,同时还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现场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工程质量失去控制,工程现场安全隐患和风险提高,对建筑企业的项目造成威胁。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效益,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完善的当下,建筑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严峻,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具备更高的水平,打造优质品牌形象,这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实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存在的问题;管理及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施工的基层施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工作,以此让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1 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鉴于工民建工程复杂性,在长期施工管理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工民建施工质量安全难有保障。而且工民建工程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其质量安全隐患的存在,有着极大社会危害性,也是工民建施工管理所不允许的。要求工民建施工管理单位,务必要重视质量管理,并依据工民建施工制度规范,开展具体管理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制度、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改进现有工民建施工管理模式,落实全面质量监管要求,并积极引入绿色环保施工理念,使工民建发展更加符合社会趋势。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想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创新自身的管理工作,就要加强对现阶段管理工作的分析,提高创新工作的有效性。建筑行业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并未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管理,而是在问题出现时依据自身处理相似问题的经验处理,这就导致相关工作没有预见性,不能合理地预防相关问题的出现。而且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相关工作不能有序进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施工场所中并未明确指出施工人员需要遵守的原则,使管理工作困难重重,限制了施工单位的发展。
2.2 安全意识不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建筑企业未能重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安全制度,只是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许多建设项目在施工前没有进行安全检查,从项目管理开始就没有重视安全问题,无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未能实现人员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目标。在项目管理中,对安全问题的忽视会对建设项目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严重影响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在许多情况下,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只关注经济成本而忽视安全管理,不仅损害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公司的社会信誉。另外,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中,安全隐患预防机制只重视事后预防,而忽略了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措施,无法贯彻落实安全预防的措施。
2.3 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大部分施工人员的年龄比较大,综合素质偏低,在技术水平方面也体现出一定的不足。施工企业未能组织这些人参与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不足,有可能会对整个项目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部分质量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水平较差,未能熟练掌握各项规定,对质量管理知识和技术的了解不充分,容易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大大降低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
3 质量管理措施
3.1 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
因为房建工程是每个工作人员共同合作的一个成果,在具备优质管理工作人员和不断健全的相关规范对策之后,还需要拥有一个非常强大并且优质的施工队伍作为质量提升的依据。在团队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专业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参与到每个工序中的工作人员都要具备专业技能,满足每项衔接工作的紧密联系,并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更好的磨合,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而对施工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不仅要将工作人员自身施工技术进行提升,而且还要将该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养进行提高,主动参与到工程项目中,每一项技术学习以及培训当中。除了要对从事的工种内容更加了解,而且还要将自身安全意识以及质量管理认知进行提升,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整个施工流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2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指导下,可以有效地执行建筑企业的各项管理任务,确保工程的施工效率。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降低建设项目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工程管理技能。建筑工程企业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并通过定期的培训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理解先进的工程管理思想,掌握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项目负责人学习新思想和使用新方法。其次,建筑企业要加强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组建施工团队时,必须优先考虑具有工程施工资格的人员,并防止经验不足的人员进入施工团队。最后,要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组建适用于自身发展的人才库,从社会上广纳贤才,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3 注重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近几十年,我国的建筑领域发展速度迅猛,在这个过程中,施工质量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调整和优化,作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施工质量管理模式必须要与当前的建筑领域整体形势相匹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企业方面要注重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阶段,结合BIM模型,实现质量问题的事前控制,在方案制定环节,消除各种工程施工隐患,以先进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实现优质工程项目的构建,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
3.4 做好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检查、管理
(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选择,从源头上做好对材料质量的把关。同时,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材料采购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可受利益的引诱,而选择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或构配件。(2)做好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加强对材料装卸、材料运输、材料发放等环节的管理,库管员在材料入库之后应马上进行核对,并分类别地对材料进行整理。材料类型不同,则要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下保存。例如,防潮品、易燃品,按批号、牌号分别保存在干燥或温湿度适宜的贮藏室。
结束语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既定的经济效益目标和质量进度目标,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时找出并解决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同时,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要考虑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人员还要不断优化与创新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整体水平,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海良.刍议怎样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16(9):291.
[2] 龙佑灵.关于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加强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36):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