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王湑
[导读] 本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各方面原因,同时也提出一些控制措施,旨在对建筑行业有些许帮助。
        王湑
        天津房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时代的不断改革,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然而,管理精细化水平却没有跟上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建筑工程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建筑工程出现造价超预算的现象。造价超预算不但产生直接经济损失,其引起的扯皮现象对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本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各方面原因,同时也提出一些控制措施,旨在对建筑行业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控制工程建设成本至关重要,这些控制内容需要融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制度中,这样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才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工程项目的物资消耗以及建设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在编制过程中总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展开分析,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意义
        通过预算编制,可以保障工程造价预算符合招投标要求,同时可以指导项目成本支出。工程项目的开始阶段是工程招投标,关系到建筑企业是否可以获取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可以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也突出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单位分析投标文件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总造价,因而筛选投标方案。如果方案具有相似性,需要考察造价预算方案。为了提高造价预算方案的竞争力,需要将造价控制理念融入到预算体系中,精准地评估工程量,因此,确定工程成本支出。此外需要分析资金来源,避免融资成本发生漏算。
        2造成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工程预算人员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符还有待提升
        在现实工作中,造价人员的个人素养可以被看作是影响造价控制水平的主要因素。工程造价受预算人员能力的影响较大,如果人员的能力不足,缺乏相关意识,那么就会极大限度增加超预算的可能性,导致经济效益无法保障。为了满足造价预算需求,作为工程造价预算人员,需要从思想上转变认识,看重自身工作,既要掌握先进的造价技术与造价管理理念,又要具有专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全面了解工程参数,提升编制的精准性。但是从现状来看,许多人对工程造价认识不足,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存在人员能力和岗位真实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如果这样的问题不加以重视,不仅造价水平无法保障,还会导致工程预算失误,使预算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影响造价的可靠性以及工程整体质量。
        2.2施工阶段
        由于中的工程变更较多,所编制的造价预算不合理,受市场、设计等因素的影响较多,对造价控制不到位,施工图结算不合理等,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出现。
        2.3工程变更设计导致超预算
        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内因或者外力因素都会导致工程设计的变化,工程所需材料增加,工程设计人员修改设计耗时耗力,延长工期造成施工工人的劳务费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及工程设备成本等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增加建筑工程的造价。如因设计人员没有做好实地调研工作,导致图纸设计无法适应实际情况,图纸与现实情况不匹配,需要将工程设计调整。


        3控制建筑工程超预算的基本措施
        3.1增强相关人员的核心素养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较多,其中人员素养占据主导,如果人员素养无法满足工作的真实需求,那么造价的专业性就会降低。在现实工作中,工程造价预算具备系统性以及全面性的特点,需要专业人才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对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苛刻,不仅要具备造价基础知识,合理并灵活使用造价手段与相关技术,还要懂得法律法规,完成知识的储备与更新,将造价把控要点明确。在工程预算编制阶段,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认真的态度,将造价预算工作科学、合理的落实,确保相关工作开展顺利,培养爱岗敬业精神。除此之外,站在施工企业角度,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建筑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需要注重造价控制水平的提升,对预算人员的技能以及责任意识进行强化,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工程预算编制能力,确保相关工作的平稳、有效落实,将工程预算编制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一系列手段,将造价超预算问题合理控制,找到造价编制的正确方法。通过培训,可以帮助造价人员认清自己的职责,从思想上意识到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预算编制理念,将工作质量与实际效率大幅度提高,减少超预算发生的可能性。
        3.2施工阶段
        在本工程中,为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始终注重变更签证管理工作的开展,所有变更只有在合同条款的前提下实施,在确保合同有效的前提下保证双方利益,对于提出的变更,进行了充分论证,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节约成本为前提,对于出现的变更及时处理,所有的手续和资料齐全,严禁弄虚作假。而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优化,紧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强化对其的技术性和经济性分析,以确保满足技术要求为前提实施最佳最经济的施工方案。由于本工程弹性空间小,工期较为紧张,为确保实现保质保量和经济利益目标,在施工中加强对新兴技术的应用,比如大面积楼面和面层采用一次成活技术,在施工现场管理中采用了信息化管理措施,并加强防渗漏工艺技术的优化,在砂浆中应用TM外加剂等,采取技术措施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同时也彰显了施工过程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而且不同专业之间的施工得到了高效协调,使得工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3.3工程设计变更要严格控制
        工程设计变更往往需要增加工程数量或延长工程工期,造价预算也会因此增加。因此,一方面建筑单位要重视实施相关审批制度,对设计变更的审批要层层把关。工程图的设计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施工进程的顺利程度,还有对建筑工程的造价都有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专业造价预算人员根据工程设计,结合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动区间等等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的工程造价估算。工程设计变更会导致专业的工程估算人员重新进行估算,对工程进度延误,工期重新估算的费用,以及工程设计变更对原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都是一大笔的资金输出,阻碍建筑工程的完工,对建筑企业的现金流甚至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工程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提前对接,双方对工程设计进行沟通、交流,将不合理的设计提前修改,提高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在工程设计完成后,可委托专业人员再次进行核查,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探究该工程设计是否可以顺利施工,对工程设计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更正,控制工程设计的变更情况,减少预算超支的情况。
        结束语
        对于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来说,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影响因素,既要重视市场价格因素,还需要增强造价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市场信息展开有效地预测,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展开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增强工程造价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为建筑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并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改玲.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46-47.
        [2]雷丽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视界观,2020,(006):P.1-2.
        [3]白慧.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探析[J].砖瓦世界,2020,(008):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