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宝璐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102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水平在不断提升,但给排水工程中仍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在实际使用、运行中存在跑、冒、滴、漏、易堵等问题,造成很多地方的路面存在积水、下沉、下陷等不良后果,施工人员必须针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严格按照规范制度做好各项施工作业,针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城市管理中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城市管理;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1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
1.1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施工质量。目前,我国的施工人员基本上都是农民工,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同时对于市政给排水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所知甚少。与此同时,他们自身缺少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会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1.2施工材料因素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些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建筑市场中的排水管材种类较多,管道材质也更具多样性,质量不一,价格差异较大。在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若施工单位把关不严,选择了规格不符合施工要求的原材料,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各项规范要求安装管道,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渗漏问题,在长时间的发展中会影响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1.3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安装控制不力导致渗漏水
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在安装施工环节也常出现问题,其中主要以管道渗漏水为多发通病。市政道路排水施工中,管道安装质量对整个排水系统功能效果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引起给排水管道安装问题进而导致渗漏水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给排水管道未根据设计规范要求放线或放线位置不精确;第二,挂线不正确,例如,管道施工精度不高,或者在管道挂线时出于规避地下构造物考虑而使给排水管道出现逆坡;第三;管道基础不稳定,管道连接处封闭不严密或损坏,导致渗漏问题出现;第四,填充给排水管道顶部时密实度不够,填充土不符合施工要求;第五,安装给排水管道时出现安装误差,进而造成给排水管道中线位移超标或者管节错口。伴随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安装环节出现渗漏水问题,会同步增大给排水管道沟槽边坡塌方风险,从实践中看,两类问题存在并发可能。
2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2.1认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给排水施工设计图的审核与现场施工、设计图质量息息相关。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审核工程相关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针对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审核,保证设计方案满足各项施工要求,避免因图纸设计不合理为后续施工留下一系列安全隐患,尤其在遇到预埋、预留内容时,必须在设计图纸中进行反复确认。施工准备期间,还应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各种管线进行调查,核实地下管线的类型、规格、埋深,并经有关部门或单位确认,评估原有管线对正要施工工程的影响,并制订相应处理方案,根据方案调整设计。
2.2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在市政工程中的给排水管道设计中,为了维护工程质量,质量责任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市政建设中涉及的给排水施工单位数量较多,在以往给排水管道施工管理中,多数施工单位均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各个施工人员只是遵从主管单位的领导。
在整个市政建设下的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各个管理人员应按照实际要求执行检查操作,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与此同时,还应对市政建设中给排水管道施工提出具体要求,相关部门要派遣专业施工人员对给排水管道质量进行全面把控,一旦发现问题,应在短时间内确定责任人员,并给予相应惩罚。
2.3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场材料管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对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选择施工材料时,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管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为工程节省一定的成本。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时,要提前对其做到预算,并且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购置施工材料之前,相应管理人员要列出所需材料的清单,并且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除了要查看材料本身是否具备生产许可的质量合格标志外,同样要对材料进行抽查,要求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其进行检测,确定其达到施工标准后,才能运输进入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的存放也要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要尽量避免露天存放,要提前对材料做好分类处理,然后将其分置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做好相关记录后定期对施工材料进行保养。如果有些材料只能进行露天存放,也一定要做好相关保护措施,避免其质量受损而影响施工质量。
2.4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质量水平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安装环节,应把握如下几点:第一,在给排水管道安装上,要在安装前对管道的顺直度及坡度进行观测记录,采用精确检测的方法对给排水管道井内长度及两端头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测量伸进井管长,将边线悬挂给排水管道半径部位并做好参数检测,应确保给排水管管高与中心线处于合理区间。第二,针对给排水管道接口处理,考虑接口的作用及质量易发问题,应对接口部位的材料质量进行详细检查,选用质量性能表现好的接口填料。给排水管道因自身材质属性限制较为脆弱,在外部荷载应力增大时,较易出现接口的开裂及破损,此时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步骤,另一方面要通过试验配比检验,对接口部位进行特殊处理。第三,及时开展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闭水试验。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闭水试验较为关键,在这一环节,应严密检查给排水支管管口以及试验管管口,检查无误后采用水泥砂浆及砖石材料加以堆砌,待达到试验强度要求后,开始井内灌水作业,据此判断给排水管口部位有无漏水问题。第四,在做好排水管道防渗措施的同时,还要对排水管是否出现位置偏移进行观测及复测,可在施工作业区域构建施工测量控制网,在多次观测及对比后确定管道中线及水准基准点。在管线敷设时应对管线进行保护,提高布线的合理性,确保给排水管能够在结构强度、稳定性表现、水力学性能上满足要求。
2.5加强市政工程给排水验收阶段的管理
需要安排建设单位的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工程验收阶段,并且需要分段开展碳钢金属管道强度和烟密度的测试。如果有些地方不能开展强度和严密度测试,那么需要进行灵活的变通,开展焊缝的无损探伤检验工作,以此让焊口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需要开展供水系统和水泵的元转结合,并且进行管网水冲洗作业。在对排水管线进行冲洗的过程中,需要用镀锌铁皮在排水井壁处做好防护工作。在中间交接的试车阶段,建设单位需要参与收尾工作,需要对工程的质量和完工时间有相应的了解,待预试车和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之后,才可以开展正式的交接工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城市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在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流程作业,深入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从根本上消除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通病,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春亮.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预防及控制对策[J].居业,2020(08):174-175.
[2]何峻林.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预防和控制[J].四川水泥,2020(0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