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结构问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性、稳定性的关键,而质量通病预防工作作为保证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建筑企业应在建筑结构施工中重视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并在掌握常见的质量通病基础上,做好钢筋、模板、砖以及混凝土等多个方面的预防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通病
一、施工中质量通病预防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是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缺少质量控制,必定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性造成影响,而且现有的施工质量通病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安全隐患系数较高的问题,如建筑渗透、出现裂缝等,都是因质量通病引发的,情势过于严重的话,还会对建筑物的使用人员造成人身安全威胁。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都是由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发现,当管理人员发现此问题后,需要及时上报和通知给相关技术人员,让技术人员对其展开检修工作,否则不仅会推迟整个施工进度和工期,还会出现缴纳违约金的现象发生,但若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管理人员没有发现质量通病,并错失了最佳处理质量通病的时间,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风险,严重的话还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如何在建筑结构施工中预防质量通病,是目前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建筑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一)钢筋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结构施工中都会使用到曲线形状的钢筋,但是在实际模板中进行安装曲线形状钢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无法入模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曲线形状的钢筋,在成型阶段和搬运阶段中缺少准确性,从而致使钢筋出现变形。此外,在实际施工、运输和生产的过程中,若是工作人员没有根据曲线形状的钢筋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变形措施,就会导致钢筋变形。
(二)模板存在的问题
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模板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浇筑环节,由于该环节没有应用到浇捣孔和排气孔,所以会不断产生气泡。对此,下文对模板引发的质量通病因素进行分析。第一,施工人员没有根据相关要求展开施工,并且也没有合理规划和设置墙体内部的预留洞口位置,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孔洞地膜应用的排气孔数量没有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就会在下料的施工环节中出现气囊问题,最终导致预留洞口底膜的密实度无法得到保障;第二,施工人员在开展高柱和高墙施工作业时,由于部分施工人员为了避免施工出现离析问题,会在其侧模的上方设置浇捣孔,虽然此方式能避免离析问题出现,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三)砖质量存在的问题
砖作为建筑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施工材料,若是无法保证砖质量,必定会对整体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影响。现如今,砖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外形、烧制时间和材质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施工人员要是无法保证砖的外形和相关规定符合标准,就会在“砌合”的过程中出现不平整问题,导致其无法和钢筋混凝土实现衔接。此外,因对资源的保护所以不能使用红砖,而建筑工程会在施工中选择使用由灰沙制成的砖,相比较红砖而言,此砖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若是不对其展开科学、有效地烧制和养护,必定会对其强度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质量。
(四)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是没有针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引发蜂窝麻面、露筋等问题出现,从而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第一,针对蜂窝麻面而言,此类现象和离析现象有很大关系,同时还与易性、级配和配合比等其他因素有关,若是没有根据规定的操作规范展开浇筑,就会产生离析现象,进而引发蜂窝麻面的问题;第二,针对露筋而言,引发露筋的因素有很多,一旦钢筋布置过密且保护层太薄的话,就会引发露筋问题。或者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没有均匀分布砂浆骨料等,都会引发露筋现象发生。
三、建筑结构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一)钢筋问题的预防
针对上述钢筋质量通病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有效预防。第一,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曲线钢筋外形加大检查,确保曲线钢筋符合施工标准,如果在检查期间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曲线钢筋,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将其矫正,避免时间过长加大的矫正难度;第二,在搬运曲线钢筋的过程中,搬运人员需要做到轻拿轻放,目的是避免在安装曲线钢筋时,出现钢筋移位的问题;第三,在正式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曲线钢筋的位置,然后通过反复检查的方式,避免钢筋在使用中出现变形或移位的现象,若是因人员监管不到位引发的变形和移位,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使其矫正;第四,施工人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注重振捣操作环境和钢筋之间的距离,只有保证两者处于一定距离内,才能避免钢筋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
(二)模板问题的预防
第一,应对使用在墙结构、梁结构和柱子等方面的模板材料加大选择和把控,必要的话还要对其进行加固,以此来保证模板表面的平坦性,使其不会在使用期间出现明显裂缝;第二,应保证外墙模板的长度比内墙模板的长度长,并借助海绵条检查模板和墙体之间的附着力,其目的在于避免淤泥在浇筑中溢出。
(三)砖质量问题的预防
众所周知,砖是建筑结构施工中运用数量最多的一项建筑材料,砖质量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为有效预防砖质量通病,建筑企业应选择高质量、高水平的砖,并通过严格控制砖质量的方式,避免不合格的砖进入到施工现场中被使用。与此同时,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还要做好砖的抽查检验工作,必要的话,还需要施工人员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完成相应的切割任务,进而提高砖的整体强度,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四)混凝土的有效预防
针对混凝土质量通病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第一,施工人员需要针对模板展开清理工作,通过清除模板中存有的杂物和垃圾,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对模板的强度进行有效控制,不能出现提早拆模的现象;第三,建筑企业可以在施工中借助实验法,合理配比混凝土,并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第四,根据相关规范展开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以此来保证振捣密实和分层均匀,并将所有气泡及时排出;第五,为避免混凝土出现漏浆问题,应对模板缝隙进行填嵌,通过保证模板不存在缝隙的方式,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五)提高施工队工作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对施工队展开职业道德和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借助培训让其了解现场管理在项目施工中的重要性,并创建以施工队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借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并充分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重提高施工队的整体动手能力,进而提高整个施工队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业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建筑是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需要以结构的稳定性为基础。简单来说,要想保证建筑结构质量,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预防工作,通过加强对建筑项目安全和质量的控制,促使结构问题不会出现,进而在为后续施工质量管理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有效控制质量病害的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曹成.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其要点[J].房地产世界,2021(03):72-74.
[2]曹世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思考[J].四川水泥,2021(02):181-182.
[3]罗庆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方式[J].房地产世界,2020(20):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