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初探 许超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许超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焊接、搬运、喷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身份证号码:13108119910628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智能制造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焊接、搬运、喷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减少了手工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以促进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应用;分析
        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各种机械和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环节,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混合生产环境,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机电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体系。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
        1.1 高效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工厂才能拥有固定的市场地位,在市场中占有很大的份额。传统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工作流程非常复杂,安全性无法保证。此外,专业人士的需求也很高管道连接。有的生产线在进行生产时,会由于不必要的机械故障等问题会增加工厂的经济负担,浪费大量资源,这与我们国家所要求的绿色非常不一致。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通过计算机控制整个生产过程,这可以使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了总的生产成本。
        1.2安全性
        传统的制造业主要依靠工人的手工操作来完成生产。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也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产品的价值,有些工厂经常采用先进技术,利用大型机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操作非常复杂,对员工的技术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偏差或非法操作,将严重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机器及其自动装置使生产过程更加安全。工人可以通过计算机在控制室控制机器,计算机可以自动控制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的准确性,而且还保证了工人的人身安全,有效防止机器损坏,减少了机械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工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 机械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2.1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应用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能有效控制生产,大大提高生产的精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速度和效率,降低生产企业的机械制造成本,同时,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制造厂的应用,规范了制造生产的生产控制,提高了生产人员的工作质量,有利于全员机械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2生产操作更为简便
        合理运用机电一体化创新技术,可以使工厂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停止工作,并及时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智能机电一体化可以设置和管理设备的系统使用操作方法,从技术角度看,机械生产及其智能自动化技术可靠,出错率低。虽然没有大量的工人,但生产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由机器的效率。智能机电一体化可以控制和解决机器本身的误差,使机器运行平稳,工作简单,对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促使更好地完成生产目标。
        2.3 提高了工作生产的安全性
        在传统的机器制造业中,生产工序主要是手工操作的,而大型机器的运行需要人力资源手工劳动,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决于事先设计的程序。根据操作要求,可采用适当的工作程序自动控制机器,而无须手动操作生产中的危险工序,提高操作稳定性和工人的人身安全保证。此外,在发生机械故障时,能自动诊断故障原因,并在早期提醒员工机械故障,以确保员工的安全生产。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3.1管控智能化
        随着制造生产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改造,制造企业管控智能化是未来生产制造的趋势,智能化的管控生产,能够优化制造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在制造机械智能化的应用中,PLC技术非常适合制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它的控制系统不断在优化,对各个设备数据的采集和信息的敏感性不断提升,其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展。PLC 技术能够使得制造生产的整个过程更加稳定、高效,在 PLC 技术的管控下,设备会严格按照产品的工艺要求进行自动化的作业,同时还能有效地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同时,PLC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变频设备速度的控制与调节,使得制造机械的速度均匀一致。
        3.2智能制造
        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可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传送操作命令,而根据系统的预设程序完成操作,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智能制造业机电一体化的研发过程中,工程师对于机械设备,计算机技术,电子学等等领域具备全面的知晓,进而促使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能够迎合预期的要求。机械设备手指是机体手指的模拟,应该加入精密的机电技术设备才能完成手势过程。衔接到机械设备臂的传感必须具备非常低的触觉能力,以便尽可能趋近与人手相同的功能。另外,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增强了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导航功能。可以独立地甄别生产线上的制造业产品,并按照系统的说明完成工业产品的准确组装和运输或存储和部署。通过合理加入数字化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设备,接口技术及其余现代科技伎俩,制造业机电一体化可以促成精确的分类及快速的操作,提高产品质量,并维持公司的生存。可以在确保可能的发展的同时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3.3适用于各轴的电动位置检测链接
        在制造业的每个主轴上执行电气 / 液压缸安装工作之后,有必要彻底检查电动机和液压缸的运动精度,并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校准工作。当前使用的电动机主要是伺服电动机。相应的编码器电力设备有效地检查了电气旋转角,并利用编码器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有效地控制了电动机的旋转角,确保了电动机的实际旋转角是实用的。同时,对于执行线性运动的液压缸机械手,必须校正液压缸机械手的伸缩,以确保每个液压缸的运行性能,并为确保制造机械最终位置的准确性奠定基础。
        4. 应用的改进方法
        4.1注意创新应用
        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业正在将机电一体化技术集成到生产设备中进行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制造机械行业在现代化和改造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国的制造企业走到一起,积极准备组织和建设制造业,打破制造公司之间的偏见,建立适当的应用数据中心,制造专家组,汇集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制造业的资源,并继续整合深基坑工作,以帮助生产设备的持续现代化。制造行业应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机电一体化新设备和技术的信息,重视新技术的研究,积极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与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为企业提供帮助。
        4.2  加大资金投入
        尽管在制造和机电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国仍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例如,不恰当和不科学地使用技术。因此,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另外,中国经济发展后,合理的投资可以带动发展机械设计和一体化技术,同时要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技术革新。提高我国自主研发新技术的水平,进一步保证机器制造和自动装置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相比传统制造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制造行业要正确把握市场的趋势和方向,把握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提高机械产品的生产精度和质量,保障人员生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并向其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林.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的运用探究[J].南方农机,2017(12):161-162.
        [2]王晓平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4):102.
        [3]孙和民.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河北农机,2018,33(2).
        [4]吴红梅.机电一体化技术对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影响[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2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