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1王晓雯 2吴海松
[导读] 摘要:由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伴随而来的施工管理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
        1 身份证号32060219830621XXXX 2 身份证号35052119891130XXXX
        摘要:由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伴随而来的施工管理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投入到建设当中,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情况下,工程的质量就更加的重要,高质量的工程是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证。须加大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投入力度。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市政工程是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建设项目。据调查,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著人员工作协调困难、工程质量管理薄弱、项目施工浪费等问题。因此,研究如何高效益实现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实现市政工程预期价值和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务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高标准施工,全方位监督,科学管理工程,以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市政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市场规范制度
        很多城市的建设单位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市政工程项目,但是这些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达到行政权力的标准,也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地区对政府的投资不够重视,重视短时间效益,忽略长时间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质量的问题。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
        2、施工组织设计不够严谨
        部分市政施工单位将施工组织设计普遍看作是一种形式,而忽略了它对于整个施工过程的指导价值,认为市政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果主要是靠施工现场的具体施工人员进行的施工质量来决定的。因此许多施工项目不能够按照工程实际情况来量身定制与之相对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直接套用或照搬照抄原来使用过的,难以与新的施工项目相匹配,进而导致许多具体内容难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如何进行雨季、冬季不同气候下的施工,缺乏现场施工设备、原材料和物资的进场时间和保管计划等。
        3、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比较薄弱
        市政工程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规划中,一些市政工程实际上就成为一种宣传的工具,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市政工程就会被当做是一种形象工程,目的是要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等。这种工程建设,往往忽视了质量问题,加之一些负责管理的主体只重工期,没有严格把关质量,或对执行的标准不熟悉,使得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最终降低了城市建设的整体质量。
        4、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
        在市政工程中施工人员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材料是基础,那么技术就是决定性因素,施工人员的技术不合格,导致不合格的工程进入质量监管中,会非常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以及一部分利益或多或少的损失。因此,对于用人方面,市政工程也需要极其谨慎,施工技术的不合格直接造成工程量加大,在时间上也会造成损失,降低了施工效率。
        二、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几点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健全的管控制度,严格管理,按程序操作。例如,审批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工程计量质量否决制度、工程质量动态报告制度等,全方位地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需要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试验检测等相关单位的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在项目动工前就应该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每一个环节做到有书面的函件或会议纪要,各方单位要建立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质量管控制度。


        2、建立健全施工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在具体的施工项目进行前,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参加本次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对施工的流程、规范、规定以及验标等进行学习,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了解本次工程的特点、熟悉施工的程序以及质量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再进行施工。并且对施工重要工序环节或者容易发生质量安全隐患的环节进行特殊了解与关注,对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求其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率达到百分之百,对于施工中应用的新材料或新技术,应当在进行充分学习和掌握要领的前提下进行,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3、实施质量责任制
        各相关部门要落实质量责任制,以责施工、以责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奖罚分明。提高工程质量一定要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不论工程大小,政府和职能部门一定要指派专人负责,对工程质量予以负责;对各项目实施法人责任制,对设计、勘探、材料设备供给、施工、监理等工程各个环节,一律落实到具体人员上,哪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直接追究其责任人。
        4、创新监督管理方法
        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要不断创新方法举措。推广应用工程检测二维码技术,对见证取样送检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杜绝混凝土试块及其他送检样品造假问题,保证原材料质量。转变"保姆式"监管方式,要重点从现场实体防控和查找纠正现场隐患向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管理和发现解决管控机制漏洞转变,从根本上督促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轨道交通工程、装配式建筑工程检查,加大对集中新开工城市、风险事故频发城市的检查力度。推行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质量抽测和安全巡查,探索监督检查绩效挂钩机制及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目标承诺制度。
        5、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事故即行问责。凡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伤亡事故的,第一时间对涉事企业和事故所在地一定范围的在建项目进行检查整顿,第一时间公开通报参建单位和主要参建人员信息,第一时间暂收涉事企业和个人相关资质资格证书,第一时间核查涉事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并暂停承接新项目。发生较大以上质量安全事故的,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对负有责任的注册执业人员,提请上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停止执业直至吊销、终身不予注册;对负有责任的企业管理人员,提请上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吊销安全执业资格证书直至终身不予考核。
        6、大力提升施工工艺技术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借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开展的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施工技术研发,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促进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要加大对国外先進建筑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引进力度。从中国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起有效的配套机制,巩固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畅通之路。施工方和监理方需要建立严格的材料验收制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设管理是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的保证,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给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剑文.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08):179-180.
        [2]王伟.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7):182-183.
        [3]李辉.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世界,2018,39(01):77-79.
        [4]刘建华.探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西建材,2017(24):285-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