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丽亚
身份证号 21062119780316****
摘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提高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面广,过程复杂,因素多。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对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影响改建和维修的费用,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对国民经济及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多年建设工程实践证明,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参建各方责任、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建设各方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的整体素质,是保障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增强企业信誉,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管理的疏忽,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影响水利水电建设施工质量因素
2.1企业自身因素。企业对工程质量的认识跟不上形势需要,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因存在资本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对工程质量的认识还不够。
2.2施工企业管理制度落后。虽然施工企业积极的推行新的工程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各个层次之间没能够分清楚关系,建设人员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也就使得他们只会千方百计从项目中捞取好处,而对应做的事漠不关心,从而导致了管理制度应当具有的监督作用,水利水电质量堪忧。
2.3施工环境外界环境条件恶劣。一般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作业多为山谷、河道、湖泊及海域等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十分复杂险峻,而且条件十分恶劣,还要受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气象条件的限制,工程质量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3.影响施工质量因素的控制
3.1人的控制。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人作为控制的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控制的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职业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人的心里行为、人的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
3.2材料控制。材料控制主要是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
3.3机械控制。机械控制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控制。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求项目部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3.4方法控制。方法控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
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3.5环境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4.1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阶段,它将“蓝图”中的各种意图变为现实,为了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要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阶段质量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4.1.1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①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水利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②物质准备包括重要原材料准备、半成品、构配件、施工机具准备等;③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员、施工员、施工班组长组成的质量管理,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集结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④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水准点;“三通一平”,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编制冬雨季施工措施;编制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等。
4.1.2 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工作。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设计变更有手续;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质量文件有档案。
4.1.3 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内容有:(1)成立验收小组,组织调试运行。(2)准备验收资料。(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4)组织竣工验收。
4.2在材料选择上,要严格质量控制。材料控制是指对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原材料等的控制。材料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也就达不到规定标准。因此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控制的要点主要是: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工作.并且做到使用合理;对进场的材料加强检查验收,严格把好质量关;明确材料进场验收的步骤、职责和依据,做好材料的试验工作;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构配件和主要材料一定要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以及其它质量的相关证明材料。材料验收必须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做好材料验收的各项标识和记录,做好台账管理。
4.3在监督机制上,要完善的制定质量监督制度。要专门的安排工作人员来监督检查。使每个人都落实工程质量问题,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每一项工序都必须严格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对于不合格的施工内容必须要及时进行休整改善,切不可马虎眼和滥竽充数。落实好“三检制”,尽量保证工程一次合格,一次成型,一次交付完工。
结语:综上所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严谨的系统工程,要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煊.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与安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 :135-136.
[2]王树峰,张会竞,李志彬.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
[3]宋元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