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李宇
[导读] 文章通过对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措施进行简要地分析,为河道区域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提出相关建议。

        李宇
        丹东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辽宁省丹东市 118000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随着全社会生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河道治理工作也逐步向生态化治理方向前进。文章通过对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措施进行简要地分析,为河道区域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技术应用
        1生态水利技术应用于河道治理的原则
        1.1多样化原则
        生态水利设计这一理念是生态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要求能够基本保证相关生态系统多样化,还要保证生态系统可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实际进行城市河道治理美化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治理和美化的河道在其形态多样性的恢复程度上可以满足实际生态系统的实际运行要求。在有些城市河道的治理和美化工程中,有些工作人员仅仅为了追求美这一目的,抛弃了生态水利这一基本设计理念,对于城市河道流向进行强行的改变,也改变了城市河道中原有的植物组成和动物组成。这虽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治理和美化河道的功能,但其实这样做不仅使得河道之内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也使得河道的形式变得更加单一,甚至无形中加大了洪水对于河道的冲击力,进而对河道的整体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1.2系统性原则
        这一原则本来是用在现代化的管理中的相关概念,其具体是指将相关系统内的多个要素进行必要的深化及组合,进而得出最佳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为相关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指导。生态系统其本身的组成就是非常多样化的,不仅是相互影响的,也是相互制约的,是要求系统中的每个要素都在系统性的实际作用之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城市河道治理美化工程,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要尽量恢复原本由人为破坏的而出现的最多错误,并使得所在区域的河道内部环境可以重新恢复原有的动态平衡状态。所以,在这样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是需要对系统中的每个要素进行深入的眼睛就的,以切实保证每个要素都可以在全新的系统运转中在其本来的位置上,而不在因为认为的破坏而失去其原本的平衡性和整体性。
        1.3区域性原则
        城市河道治理和美化的工程是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实际建设上有着区域性的特点,所以城市河道治理和美化工程在实际进行中也要遵循这样的区域性原则。想要在实际执行中坚持此原则,就要在城市河道治理美化中对河道原始的承载能力和实际再生方面的能力进行深入了解的明确,并利用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环境净化技术,来促进所在低环境可以恢复其自身的实际能力,从而达到城市河道内部在治理上的平衡能力。
        2现代水利工程对河道治理工作的影响
        2.1对河道附近环境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该过程会使用大量的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大量施工材料,极易造成噪音及垃圾等污染因素,极易对工程施工现场及附近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与破坏。再加之水利工程与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极易对河道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陆生及部分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极大地影响着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对河道内部水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河道等水体环境在日常运转时有着独特的特性,且不同时间段阳光的照射也会对水体环境造成影响。而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水体环境原有特性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造成改变。例如,水温、水质、鱼类繁殖等。同时,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了避免过多的成本支出,会选择将部分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的污水与废水向河道内进行直接排放,造成河道内部水体污染,进一步影响着现代河道治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2.3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大多会采取采弯取直的方式,不过,这种方式在使用时不仅对河道形状造成改变,同时还会减少河道两边的滩地,导致河道浅滩所具备的曝气能力不复存在,并在另一方面引起各种类型的生态问题,对现代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在部分河道治理时,由于施工单位及人员大力发展景观类的建筑导致河道自身生态能力不足,进一步影响着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运转与发展。
        3生态水利应用于现代河道治理的具体应用
        3.1应用于生态河岸堤的建设方面
        当前时期,为了加强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首先需要加强其在生态河岸堤建设方面的应用,将受到影响与破坏的自然堤进行修复护岸,同时还可以促使河岸与河流之间能够更加便利有效的互换水分,确保当洪涝灾害出现时,能够降低对城市及人们的损害。此外,通过加强生态河岸堤的建设,还能够对河道两边的滩地进行优化,强化河道整体环境的健康与美观,并将其作为陆生生物及部分两栖类生物的栖息地,为河道整体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应用于生态护坡的建设方面
        在现代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加强生态水利的应用,相关单位及人员还需要对河道周围的地形地质、环境气候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具体特点,根据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制定出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确保更加科学规范且高效的完成生态护坡的建设工作。同时避免河道内部动植物互相影响,促进河道生态环境整体的正常运转。
        3.3应用于新型水工建筑使用方面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现代河道治理工作时,为了确保生态水利能够更加充分的融入其中,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对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进行保障,以此来提高河道内部的蓄水能力,同时对洪涝灾害进行一定的预防。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橡胶坝等新型水工建筑的建设及使用,以此来提高工程防洪蓄水的能力,同时将传统水利工程对水体影响与破坏等问题进行避免,确保河道内部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运转下去,为我国社会生态化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的保障。
        3.4应用于水生动植物种群建设方面
        研究表明,水生动植物的种群对河道内部生态环境的运转有着极大地影响,因此,为了加强现代河道治理水平的提高,相关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水生动植物种群的建设,以此来促进河水内部营养物质的平衡,并对河道内部的浮游生物进行有效控制与处理,进一步保障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
        3.5应用于自然化河流的建设方面
        在现代河道治理时,相关单位及人员可以采取自然化河流建设的方式,将河流原有的形状与自然风貌进行重现,同时提高河道自身防洪能力及蓄水能力,对河道生物、水及空间等方面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保障,进而促进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整体的健康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治理工作在现代城市运转及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同时还会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及人员在对河道进行实际治理时,需要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结合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以及河道内部环境特点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加强生态水利的应用,强化提高河道自身的生态性,促使河道原有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日常运转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继而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佑,郑万强.探析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26):202.
        [2]邱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5(5):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