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水生态保护系统与修复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宋晓姣
[导读] 摘要:水资源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水资源是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矛盾焦点,也是联系协调两大系统的纽带和桥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水文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水资源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水资源是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的矛盾焦点,也是联系协调两大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大批学者相继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2013 年,水利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水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干旱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竞争用水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焦点,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新疆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探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资源保护利用策略,对新疆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环境管理;水生态保护系统监测;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环境保护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疆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党和国家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目前对干旱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应关注的问题,水资源如何保障和服务水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并不清晰。本文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综述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和水生态文明研究,重点探讨了新疆水生态文明建设需坚持的重要原则,提出了协调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保护利用策略。
        1环境管理中水生态保护系统监测的要点
        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自 2013 年起一直是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很多学者对水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分析解读。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领域、重点领域和基础领域。一些学者研究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包括水生态系统、水供用系统、水管理系统和水文化系统的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水生态文明定量评价方法体系,同时提出用完成指数测度水生态文明目标完成情况,水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并指出其核心遵循“自然-社会”二元多过程的演变规律。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改善了河湖生态面貌。实施艾比湖、库鲁斯台草原等一批重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连续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和胡杨林重点区域补水,开展额尔齐斯河人工生态补水实践。不断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全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加大地下水超采修复力度,进一步夯实了贫困地区重大工程、农村饮水、灌区建设、田间节水、水土保持、防洪抗旱等方面水利设施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2新时期水生态保护系统与修复的新思路要点
        2.1做好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的执法监督工作
        在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工作中,我国始终强调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环境保护部门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对整个水体的监督。目前由于污染现象很少,通过科学的办法可以发现问题,所以减轻了执法监督的工作压力,因此执法人员应该改变工作内容,强化执法的力度。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水生态保护系统质量,必须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和保障群众健康环保的专项行动,并明确行动本身的重要性,保证相关企业和群众都能有效地关注行动的内容并配合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重点污染企业,使监管治污的设施正常运行,推进企业的园区管理和集中治污。
        2.2做好水生态保护系统监测的预警工作
        为了有效提升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的效果,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做到在发生污染之前,就对危险行为进行控制,从而防止污染的出现,这是目前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理念转变的主要表现。

要建立水生态保护系统监测预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开展水质例行监测、自动监测和蓝藻水华预警工作,通过信息化设备使监测和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也能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精力去处理具体的事务,从而保证监测的整体效果。
        2.3保障国家和新疆重大战略实施
        2020 年 9 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 “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 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疆”的总体部署,明确了新形势新任务下 推进新疆长治久安工作的总要求。做好社会稳定和 长治久安工作,需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切实 提高全区节水水平,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让老百 姓切切实实体会到获得感。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求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打通水利发展“瓶颈”,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统筹做好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节 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修复工作。全区加快 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国家大型 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新能源基地和国家能源 资源陆上大通道“三基地一通道”建设,面对新形 势、新任务、新变化,要充分发挥水利对推动全区 稳定发展各项事业的战略支撑保障作用。
        2.4有效保护和综合管理水资源,巩固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
        长期困扰社会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的骨干网络不完善、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效益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建设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等传统治水问题仍未解决。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给新疆水资源持续利用带来了挑战。此外,随着国际局势深刻变化,跨界河流保护利用开发不断呈现出新的情况。新老问题相互交织,给新疆治水兴水赋予了全新内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新疆生态环境可持 续发展,必须科学配置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管理水资源,巩固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明晰生态用水,还水于生态,系统部署水生态保护 修复。全区亟需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 生态环境持续恢复,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和谐发 展,加强生态脆弱流域和区域的综合修复与生态修 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5推进修复体系和修复能力现代化
        现代化修复体系需要现代化的修复能力,需不断提高水利修复手段和能力的精准化、精细化、精深化水平,加快完善监测、处理、决策、调控等水修复手段现代化建设。受自然条件、历史原因和发展阶段的限制,新疆水利工程短板突出、水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新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受制于水,经济社会发展受限于水,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受困于水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新疆水利工作要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河湖保护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为新疆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中的核心内容,环境保护工作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保证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所以,要不断强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升级。尤其要做到对水生态保护系统的实时监控,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宣传保护工作内容,加强人们的水生态保护系统保护意识,从而有效地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廖敏利.关于环境管理中环境监测的关键性作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7):167-168.
        [2]宋伟,肖克彦.环境监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J]. 环境与发展,2020,32(6):17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