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探讨 张银双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张银双
[导读] 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实施中的整体管理水平,在优化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施工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并确保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辽宁省普兰店市 身份证号码:21028119870629XXXX
        摘要: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的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计划实施中的整体管理水平,在优化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施工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并确保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为了提高不同管理创新策略的适用性,有必要明确施工管理要求,使这些创新策略在使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缺乏有效机制
        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模式,管理粗放性强,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建筑企业利用不当的竞争手段甚至违法行为,给工程项目本身的整体发展和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往往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选择降低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材料质量和降低管理成本,使企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注重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
        1.2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有效的技术管控
        我国科技的进步为施工技术和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平台。然而,由于施工项目规模大,所要求的施工技术种类多,又受工期、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受到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限制。施工人员大部分属于农民工,他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应用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制约,使得施工技术和工艺无法真正得到提高。
        2创新施工质量管理的方法策略
        2.1完善管理制度
        系统是一种高度习惯化和标准化的操作准则,它能将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如果缺乏配套配套的管理体系,即使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运作模式,也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工作效果。因此,创新建筑质量管理的首要要素是完善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和制约管理工作的开展。国家和政府颁布了许多有关施工的法律法规,对施工过程中采用或使用的技术事项、技术要点和技术标准也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坚持国家下达的指导意见,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另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充或加强管理内容。
        2.1.1以人为本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施工质量管理,还是具体的施工环节,都是由特定的人来完成的。先进的生产设备,多种材料的选用,都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目的。基于此,在管理工作中,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落实责任制,将每个环节、部分、节点依次分配给具体人员,在不同岗位明确各自的职责,制定可行的方案和流程
        2.1.2建立科学的会议制度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建设不仅具有工期长、工程大、投资大的特点,而且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施工过程中,一个节点或环节往往影响到整个身体,造成的影响范围很广。因此,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制定科学的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有序合作、协作互助,发挥集体向心力、凝聚力,共同把质量放在重点。
        2.2 强化材料的质量管理
        材料管理对于施工质量管理,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材料环节的质量管理势在必行。施工中材料质量管理的创新首先要“追根溯源”,从源头入手,直到施工中材料的使用,各个环节和工序都要细致入微,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毫无疑问,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不是工程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工艺过程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而溯源,是因为劣质材料或偷工减料造成的。无论应用于社会生产还是家庭生活,建筑工程都与众多的人息息相关,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如何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在物资采购环节,企业应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最佳物资供应商,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稳定的物资供应,一方面可以保证物资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负面现象,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筑施工不仅是一项大量的工作,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的种类、类型、数量也不尽相同,每种材料的使用时间、入库顺序、入库安排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做好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思想要细腻,思维要严谨,细致。当材料进入现场使用时,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确定其质量达到标准水平,属于合格产品,才能进入现场使用。物料存放应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和地形因素,不能随意摆放。合理储存材料,一方面可以有效保证质量,避免如水泥等材料的质量变化;另一方面,仓储位置合理,可以有效减少物料搬运,有效提高经济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作为管理者,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标准,禁止偷工减料。如发现偷工减料,要严格追究当事人责任,执行强制执行,给予相应处罚。对于质量较差的零件或产品,需要返工和重新设计的,不能马虎。及时拆除和重建,避免后期出现更大的质量隐患。
        结束语
        企业组织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和呼唤。进行这项重要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从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企业组织质量管理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问题。这些质量管理改革的绊脚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从不同层次加以解决和完善,不断推进工程企业的科学高效质量管理。有效的质量管理不是一个封闭的、模糊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监测和核实。在企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过程中,行业应在努力建立相关市场信用体系的同时,促进企业组织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在一个安全良好的整体环境中进行。工程企业的质量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且可以从长远和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果,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J].练专.江西建材.2016(21)
        [2]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创新[J].李剑.建材与装饰.2016(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