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王恩明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王恩明
[导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和其他因素,以减少影响这些因素对施工的影响,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的要点,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山东省青岛市 身份证号码:37028419910313XXXX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和其他因素,以减少影响这些因素对施工的影响,确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的要点,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点
        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结构的稳定性,应引起重视。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会对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把握好施工技术要点,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确保施工达标。
        1.大体积混凝土中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水热化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搅拌工作,所以可能会出现水热的问题,因为混凝土是建筑的主要材料,形成的壁厚较大。墙的防护系数会降低,当温度上升时,水分不能完全挥发性,不断积累,大量的热量将聚集在其内部,导致内外温差大,严重影响整体的质量建设。
        1.2混凝土自缩
        几种混凝土自收缩性能,因为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的生产,因此,混凝土养护条件将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内部水分含量降低,在实际的建设也要添加添加剂,在后期的建设将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导致混凝土的问题,同时在水泥生产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些矿物,其目的是确保其承载能力,但由于不同类型的矿物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也会导致裂缝出现。
        2.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2.1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设计强度会随着相关要求不断增加。在规划相关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大容积情况下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例如,在大量混凝土建筑的情况下,过量的水泥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的增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使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小于30℃。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采用C20 ~ C30混凝土强度等级。上述方法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在大体积条件下的良好工作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
        2.2选用适宜的施工材料
        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会使内外温差增大,导致温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选择水化热反应系数低的混凝土材料,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并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作为外加剂。在选择混凝土粗骨料时,应选用配级好的、强度高、粒径大的材料,并严格控制泥浆和有害物质的含量,避免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

对于细骨料的选择,应严格按照泵送要求选用细砂和中砂,以减少水泥的使用。此外,在相同龄期应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并加入适当的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从而降低水灰比,优化混凝土性能。
        2.3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应合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尽可能提高整个结构的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划分应考虑截面的划分,包括施工长度、施工范围等,并结合施工缝以减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差。同时,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施工可以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的形成,具有工程施工所要求的抗拉能力和韧性。后浇带施工一般在混凝土浇筑40天后进行。浇注前应妥善处理气刨,保证混凝土接触面清洁、潮湿,并注意温度控制,避免热胀冷缩对施工的影响。
        2.4钢筋施工技术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钢筋是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相同数量的砌块可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底板结构的下部钢架可与索臂连接。楼板配筋施工完成后,墙体和柱的配筋可以进行调整,以优化整个建筑的结构功能和性能。通常,钢筋需要深埋在混凝土中,其质量检测比较困难。钢筋施工完成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对钢筋进行准确的清理和监控,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
        2.5浇筑技术
        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必须先明确整体施工要求、结构指标、钢筋密度等,并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浇筑过程,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良好的浇筑效果。在地坪浇铸过程中,可以实施斜层浇铸工艺,可分为平带浇铸、斜层浇铸和地坪浇铸。需要注意的是,浇铸工艺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一层应采用从下往上浇铸和倾斜浇铸的方法。同时,如果间隔时间长于或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应结合施工缝处理的要求,以保证浇筑的可靠性。在实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按60天强度进行,达到设计要求,注意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材料的质量,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防水效果。在夏季施工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需要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在埋入管道时,可采用水冷散热的方法减少划痕,从而更好地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效果。
        结语
        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的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结合当前房屋施工实践,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良好发展。因此,应根据实际的房屋建筑工程,有效的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促进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的建设施工,以满足住房建设的需求,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跃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76-77.
        [2]韩斗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