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测绘工程测量中无人机遥感技术运用 王雪松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雪松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测绘、测量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工程测绘是建筑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环境格局建设的基础,通过科学性的数据分析,为后续项目开展开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测绘、测量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工程测绘是建筑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环境格局建设的基础,通过科学性的数据分析,为后续项目开展开设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基于此,文章对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特性进行分析,指出我国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现状,并对工程测绘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测绘工程;测量;无人机;遥感技术;运用
        引言
        测绘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测绘工程中,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无人机本身的操作十分灵活,适应能力强,可以实现对于工程测绘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也可以促进测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1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特性
        1.1准确性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域不同造成的地理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为工程测绘工作带来一定困扰。传统的测绘技术难以对地貌特殊的区域有效开展工作,面对恶劣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卫星遥感系统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功能难以发挥。极端天气对实际测绘测量造成极大的干扰,不利于测绘获得可靠数据。但是利用无人机可以无视恶劣天气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极端天气的干扰下实施连续性工作,对于突发情况可以灵活应对。无人机技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状态,实现耗时较短的高强度作业。无人机的分辨率比卫星遥感系统的性能更优越,可以确保在测绘工作中获得准确的数据,减少影响因素对测绘结果的影响,提升工程测绘的准确性。在收集信息的同时,可以及时对信息进行处理,提升测绘技术的智能化程度。
        1.2测绘成本低
        一些大型项目在规划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不仅测绘工作的范围较大,需要测绘的内容也十分繁杂,如果沿用传统人工实地测绘的方式,会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大,出现超出项目投资预算的情况,对项目开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借助无人机测绘技术,一天就可以完成数十平方千米的测绘,而且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提高测绘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人工成本的消耗,也可以就测量设备的损耗进行有效控制。
        1.3灵活性
        无人机不仅能通过遥感技术实现数据收集,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处理。无人机在工程测绘工作中有着极强的契合度,各系统之间的协调作业,保证了实际工作时的效率。同时无人机具有体积轻便、操作灵活的特点,面对难以探测的地区可以实现随意进出,对数据进行收集。无人机的飞行速度与高度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测绘,基于其测绘范围的基础上,增加无人机数量可以有效将测绘范围扩大。无人机在对地质进行测绘时,会自动找寻清晰的角度进行拍摄,保证拍摄数据的精确和可靠,推动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2无人机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2.1机构臃肿
        测绘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多个不同项目组共同合作来进行的,并不是单一机构就可以完成的。只有测绘由专门的技术员实施,具体的操作让施工人员进行,后期检查交给专门的检查人员,上述人员加在一起才能够进行一个完整的测绘项目。但是,因为人员的自身原因、不可抗力的影响、多个部门沟通不畅等原因,很容易出现无法顺利完成工作,即使完成工作也会出现工作质量不高的情况。
        2.2无人机内部传感对接度不足
        无人机属于远程无线操控机构,其依托于操控员的指令下达,完成对影像信息的采集,但实际指令操控受距离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在执行某一项指令时,整体精度随之下降,在一定程度影响测绘精度。


        2.3检查工作不到位
        由专门的检查机构对于测绘工作的工作结果进行仔细的核查是保证测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机构检查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其一,检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检查过程中极易出现流于表面,不能发现真正问题的情况,难以从根本上发现测绘工程存在的问题。其二,检查方式不够公开透明,容易出现相互很多检查人员收受了测绘企业的贿赂,未能公平、公开地检测,导致检测沦为摆设。若出现如上情况,测绘质量难以保证,到真正施工建设的时候,就难免需要返工,耽误工期。
        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规划航线与测绘范围
        (1)在开展工程测绘时,需要先针对实际探测的区域规划航线,确保无人机可以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有效的测量。对测绘地形、相机参数等进行处理,为测绘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支撑。操作人员在规划航线时,要格外上心,航线规划对于后期数据采集有着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无人机的作业时间在一小时内,除去一部分耗损,无人机可以拍摄的时长达30分钟。操作人员需要对无人机飞行时间进行有效规划,避免规定时间内无人机电量不足出现事故,科学的规划飞行航线,提高无人机作业的效率。对需要检测的区域进行全方位的规划,确保无人机可以在待测地区实现有效测绘,根据测绘的实际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拍摄形式,对需要测绘的区域设立标志,根据无人机的作业时间合理规划作业流程。
        (2)对测绘地区进行控制是为了保证测量任务的有效性,根据测绘区域编制相对应的控制网络,使无人机在作业期间可以根据网络信号找到设立的坐标,对于核实无人机作业路线具有重要的作用。
        3.2测绘数据获取
        参考当地测绘机构建立起的CORS网,对数据进行获取和修正,选择1985国家高程基准,快眼Ⅱ型无人机,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无人机上配置佳能EOS5DS数码相机,该相机的像素较高,能够获得比较清晰的图片。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测绘信息呈现为瓦片形式,对照该信息能够完成正射影像数据的切割工作,然后在百度地图等地图软件中浏览。无人机在数据采集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在运用测量技术、摄影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情况下,能够获取完善的数据影像,利用空三算法的拼接矫正功能,能够切实保证测绘信息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优化区域网中的相关信息,继而输出标准化的数据格式。
        3.3测绘数据处理
        原有的机械化信息采集模式下,数据信息处理呈现出一定的不规则属性,特别是受到飞行航线以及角度等方面的影响,影像信息的不同叠加度呈现出错位现象,特别是在图片对比与信息统一过程中,极易造成整体影像信息产生形变问题。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下,通过搭载无人机设备,采用高聚焦特性的相机设备,对镜头中的不同角度进行坐标值标记,分析出当前相机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对接问题,然后通过焦段间的畸变参数问题,查证出不同坐标值下,影像设备内相片录取与界定的相关范畴,提高相片的分辨率。
        3.4绘制地图
        对无人机传输的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建模,应用三角测量系统构建立体模型,将信息数据带入,得到核线影像,对图像进行编辑,按照比例对结果加以确定。另外在数字地图绘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将一些细节部分放大标注,然后进行验证确保测量信息的准确性,最后绘制相应的数字地图。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高的测绘要求让我们必须做到跟随实践中的发展来进行合适的改变,第一步就是将无人机摄影测量及数大规模应用于测绘工程中去,更好地完成各项测绘工作。为此,测绘技术人员必须大规模推发展并推广位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提高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同时积极对于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更好的完善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参考文献:
        [1]他光平.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及其精度评定[D].兰州交通大学,2016.
        [2]林仁超.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工程测量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22):126-127.
        [3]陆丽红.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工程测量测绘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04):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