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张和明
[导读] 摘要:为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村民振兴,以某农村水利工程为例,分析了农村河流的隐患。
        开远市大庄回族乡林业和水务服务中心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661699
        摘要:为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村民振兴,以某农村水利工程为例,分析了农村河流的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提高了该地区的防洪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措施;环境影响
        引言
        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应更加重视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结合某地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对策。
        1概述
        某农村平原洼地河道治理工程主要涉及作为小洪河支流的四个农村河流,分别是戚桥港、丁港、龙口大港和柳条港,其中,中龙口港主要流经孙召镇的韩集、老庄孜、王营和元庙,代洼、曹湾5个行政村,涉及韩集、荒坡、孙召、王营、袁庙、袁庄,王湾、水店等19个自然村,该项目位于龙口大港的中下游河段的左右岸目前河道两旁密集有村庄和城镇,项目保护区面积约12.55 km2。小洪河发源于某省某市伏牛山的脉龙头山,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五个县,总长256.6 km,流域面积4850 km2;新蔡县河长52.7公里,流域面积711.6平方公里,主要由戚桥港、丁港、龙口大港和柳条港等8个支流组成。该流域是典型的从北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有四个不同的季节,雨量充沛,光线和热量充足;但是,降水时间集中,年际变化大,涝、旱灾害频繁。该地区的多年平均温度为14.9℃,温度范围为-3.5至33.7℃。流域的年平均降水量为909.8 mm,最大年降水量为1 473.3 mm,最小年降水量为524.2 mm,降水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 ~ 9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降雨的空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多年的年平均蒸发量为894.5mm。
        该地区炎热多雨的季节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频繁,主要灾害包括旱涝灾害、干热风灾害以及后期冰冻和霜冻灾害。在该地区的主要洪水季节,7 ~ 8月洪水频繁、多系峰面雨,很容易造成洪水灾害。雷雨通常发生在6 ~ 8月,具有持续时间短、强度大、范围小的特点,如果遇到强对流天气,将形成特大洪水。
        2建设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
        2.1影响因素和问题
        (1)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自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振捣器以及重型货车,这将对周围的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类比数据,主要工程机械的噪声水平为70〜95 dB。
        (2)施工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在施工活动中,由于清淤、土方堆积调配、材料运输、装卸等原因,会在地面上产生二次灰尘;特别是清淤之后,运输过程中的淤泥会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期间,所排放的污废水主要为洗涤水、冲洗水和少量生活污水。根据类比调查,该类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浓度的二级标准限值;如管理不当会对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
        (4)河道底泥的污染特性。河底底泥主要由周围汇水区和水土流失带来的冲积物和沿岸居民产生的污染物组成。由于拟整治河道沿岸没有成规摸工业,特别是那些排放重金属废水的行业,因此底泥中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较少。
        2.2环境影响缓解管理措施
        (1)大气环境污染控制。

由于清淤工作量大,在清淤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本项目环境保护的重点。在清淤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在枯水期和低温季节分阶段进行河道清淤工程,清除的沉积物和垃圾应及时运至临时的沉积物存放场。在运输废土和淤泥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滴、洒、落,以免对线源扬尘产生二次污染;在组装和拆卸过程中,应以密封良好的状态运输水泥。
        (2)废水污染控制。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收集沉淀池,收集施工过程中排出的洗涤水、冲洗水和生活污水,并用于沉淀后水泥与黄沙的调和,严格禁止自行排放。对于本项目混凝土浇筑、养护、冲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废水,建有碱性沉淀池,碱性沉淀池用工业硫酸中和并达到沉淀处理标准后,将碱性废水排放出去。
        (3)噪声控制措施。使用低噪声工程机械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工程机械达到噪声标准限值;调整同时操作的工程机械数量。运输车辆通过居民区时必须适当减速,禁止使用高音扬声器。对于噪音较大的机械,应将其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的区域,并控制施工周期。禁止从晚上10点至凌晨6点进行施工,白天应在施工期间安装隔音屏。控制易受高噪音影响的机械操作员的工作时间,并按照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规定,佩戴防噪音的设备,例如耳塞,耳罩和防声绵。
        3管理分析
        3.1水土保持措施
        根据该工程的施工布置特点,堤区开挖和土石场开挖会引起水土流失。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可以将堤区的开挖弃土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用于工程建设,如低洼地的填筑,规划园林绿地的填筑等,靠近河岸的堤防线左岸,在开挖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废土流入河中,以免河道淤积增加。项目建设完成后,有必要根据项目特点制定水土保持方案。对于大面积开挖的土石场,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将恢复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对于临江以上流域,要加强封山育林,抓好水土保持,减少泥沙来源。
        3.2建设发展模式的主要对策
        严重的水旱灾害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目前的水利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农田水利建设已从政府行为明确的农田水利设施中受益,确保各级政府主体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
        (2)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改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权利和利益,做好管理工作,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避免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
        (3)水利建设与循环农业工程相结合。循环农业技术是集资源、生产和资源重用的一体的复杂系统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灌溉水改造,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创新节水灌溉方式和管理方式,提高绝大多数灌溉水的积极性。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灌溉用水中的应用提高了灌溉效率。
        (5)特别注意中小河流的管理和中小灌溉的配套建设。要着眼于中小河流和中小灌溉,建设高标准的防洪排涝工程领域,着力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水源,建立河流安全保障体系。
        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应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实施,以充分体现社会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社会环境,这将在社会稳定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春.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9(21):114.
        [2]刘  涛.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自主管理问题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6,24(3):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