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分析 阴万鹏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阴万鹏
[导读] 摘要:铁路工程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同时,铁路工程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那么就必须加强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的重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101111
        摘要:铁路工程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同时,铁路工程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能够确保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那么就必须加强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的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铁路运输还与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地形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再加上分布较为广泛的软土路基结构,要想能够促使整体铁路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取得极高的施工质量目标,那么合理应用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极为关键。
        关键词: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铁路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铁路运行速度快,技术标准高,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营,对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和压实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
        1工程地基填筑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在某铁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其地表面会有较多的碳酸盐系岩石,在较长时间的风化等作用下,以一种棕红色的高塑性黏土结构呈现在施工人员的面前。对高塑性黏土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与其他的土质有着较大的差异,核心为残积。详细从高塑性黏土的物理特点下加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液性指数来看,有着比较小的指数,处于0.1~0.4。但是相比较天然的含水量,却有着相对较大的分布范围,能够处于20%~75%,从中可以看出,天然形态下的黏土主要存在着较多的结合水,但是自由水占据了较小的比重。第二,有着较大的天然空隙,但是密度却相对较小。第三,虽然有着比较均匀的颗粒,但是呈现出了较强的分散性特点。第四,压缩性较低,抗剪强度与其呈现相反状态,在黏土出现失水问题后,会导致黏土有着较强的收缩现象,但是施工人员将其放置于水中,那么就会导致其膨胀性不断降低。
        2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
        2.1材料准备
        在对碎石进行选择时,注意要包含大、中、小粒径和石屑级配的碎石,使其级配能够达到标准。在投入使用之前,要严格检测产品质量,严禁违规产品进场。在级配拌合站,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储存材料的场地硬化,并将不同粒径级隔开。
        2.2拌和
        (1)在无水的情况下进行试拌后,再做筛分检测。(2)经过检测,显示合格之后,再在试拌的材料之中加水再次试拌,待试拌完成后,来测量分析其中的水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水分在进行运输和摊铺时出现流失而导致混合料变质现象的发生,如果试拌是在高温环境中进行的,那么对有水试拌的样品进行水分检测时,其结果一定会大于大约1%~2%的最佳含水量。除此之外,混合料若拌和完成,要在要求的使用时间内用完。
        2.3摊铺作业
        (1)摊铺机平板的安装和调整。以实际施工环境为主,使摊铺机按照纵向左右两幅的方式进行摊铺。若施工路段的宽度是12.5m的直线段,其实际作业的距离是11.5m,这是因为路基两侧的护肩约占1.0m,因此,摊铺机的宽度应设置为5.75m;当使用12.9m宽的曲线段进行作业时,实际摊铺作业宽度为11.9m,但由于设备的限制,为了满足作业要求,摊铺机熨板宽度只能调整到6m(超宽0.05m)。(2)确认鱼尾板连接正确。摊铺厚度是由鱼尾板位置决定,对其位置进行调节之前要先找平液压缸。因此,为了避免其在找平时出现死点,出现摊铺厚度无法调节的情况,每次在操作之前都要确保鱼尾板连接正确且牢固。核对调节螺旋输送器速度。

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使摊铺均匀密实,平整度高,在作业前及作业过程中,应随时调节两边螺旋式输料机的转速,确保摊平板两侧的存料保持平衡,避免出现缺料或溢出现象。
        3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标准
        第一,在安全施工范围内,合理地推进施工工作的进行。从项目的领导人员及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出发,就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施工规范,要求全体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标准操作。提前进行施工安全防控工作,一方面不能出现粗心的现象,另一方面更应该具备极高的安全施工意识。第二,做好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材料作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施工人员就必须从材料的运输到最终的使用,都应该加强材料的管理力度,严禁低质量材料应用到项目施工中的同时,也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监管,严禁偷工减料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该结合项目现场各方面条件,提前构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促使接下来路基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加强全过程质量把控,加强对后期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想能够促使整体铁路路基施工工作高质量完成,那么还需要施工单位提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综合对比多种方案内容,确定出最合理的部分。
        4路基填筑施工工序
        (1)施工准备。主要包括:设计文件和图纸齐全并会审、已完成填料检测和试验段工艺性总结、施工方案完成审批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基底处理。按设计图纸、规范及路基填筑施工方案要求处理好基底。首先勘测地质并测定相关地质参数,接着清理地表和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最后冲击碾压基底进行加固,若是软基则需额外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加固。(3)分层填筑。根据施工图,基床以下路堤填料选用C组料,并进行相关试验检测,选用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级配的填料填筑路基。由于本段路基两侧边坡每间隔0.6m填高横向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施工时,控制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在38cm左右、松铺系数为1.26,并保证每层材料的填筑厚度基本均匀。(4)摊铺整平。摊铺时应全断面均匀进行,并控制每层虚铺厚度。自卸汽车布料之前,根据自卸汽车的装载方量在路基顶面用白灰洒出上料网格区域,使每个网格内卸1~2车为宜,布料完成后先后进行推土机初平和平地机精平。为使每层填料的虚铺厚度及填料宽度符合图纸要求,填筑前应先测量放线,并用竹竿放好本层填筑边线及标高,为保证路基压实质量,两侧边线各加宽50cm。当需要设置横向填筑接头时应采用搭接法,保证纵向搭接长度不少于2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至少3m。为便于路基排水,顶面设置4%横向排水坡。
        5轨道动态检测
        为了能够保证整治以后的无砟轨道结构状态更具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借助最大落道断面着重针对轨道系数、轮轴横向力、道床板加速度、垂直位移量与横向位移量等多方面展开全面的检测。在对钢轨表面进行打磨以及除锈处理以后,粘贴应变片,再借助704硅胶做好防水工作,而位移传感器以及速度传感器则借助AB胶以及夹具予以固定。实测最快速度达到200km/h时,其轮重减载率为0.28,脱轨系数为0.1、道床板横向位移为0.04mm,道床板纵向位移为0.02mm,道床板加速度为93m/s2,轮轴横向力为9.6kN,钢轨加速度为1875m/s2,道床板吹响位移0.05mm。根据测试结果可知,在动车组运行的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的各项冻裂学指标都处于其评价标准限值范畴以内,动力性能达到动车组200km/h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目标,整治效果十分良好,符合动态验收的所有标准。
        结语
        简而言之,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我国铁路工程建设行业在持续发展当中,要想保证整体项目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那么做好铁路路基部分的施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郝宝锋.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30-31.
        [2]刘威.铁路路基岩溶问题的整治施工及试验验证[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