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星
湖北工建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前情况而言,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对工程效益给予了过多的关注,但却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根本监督。受当地地质条件、人为施工操作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工程不能保证达到现行的施工质量指标。在这一前提下,施工单位要做到把施工质量监督的举措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阶段,遵循因势利导、因势利导、因势利导的原则,推行工程质量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
当前形势下,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的总施工规模呈现快速扩张的趋势。同时,建筑施工技术也在逐步的完善和优化。对于各类建筑工程来说,工程施工质量应属于工程管理的首要因素。其原因在于,建筑工程能否达到最基本的施工质量指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工程建设单位来说,关键是要明确质量监督的重点,并结合当前工程建设特点,推行综合的工程质量监督。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现存的缺陷
1.1相对薄弱的施工质量监管认识
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建筑工程只要能体现最大的工程效益,并能达到节约工程总成本的目标就可以了。对于其它事项,许多施工企业都未能做到对全过程的关注。受上述工程管理思路的影响,从而导致现阶段更多的建设项目未能达到相关的工程质量标准,客观上也减少了施工企业原本可以获得的施工利润。这说明工程质量监管意识淡薄,很容易造成整体工程效益的降低。
1.2欠缺工程施工管理机制
当前在推行的各种工程管理中,许多施工单位仍仅限于对施工质量进行浅表性检查,而未能做到对施工质量进行深度控制。特别是在各类工程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往往忽视质量监督,从而导致关键工程质量点的缺失。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缺乏工程监督管理制度,从而导致施工质量控制的表层化现状。
1.3工程质量监督不到位
通过推行全过程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消除工程质量缺陷,使工程质量监管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但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一些企业为了获得工程建设的最大效益,不惜借助恶性竞争等手段谋求工程利润的最大化。而许多施工企业往往忽视质量监督,对于企业现有的工程监督机制也不能全面推行。由于施工企业忽略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而忽视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那么就会导致关键工程质量要素的缺失。
1.4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待提高
人才观是任何时候企业成功的根本,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建筑工程监管机制的效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普遍素质较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监督机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而又杂,需要沟通和协调的单位极多,随着建设工程的逐步完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难度逐渐增大,相应的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发挥企业监管机制的应有作用,工作人员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实际管理经验。但是,现实情况是,许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不仅没有实际的管理经验,而且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素质,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2提高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举措
建设项目能否体现最大质量效益,从根本上决定着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当前的现状下,能够做到切实推行全面的施工质量监督,而且建筑企业也在注重引进一种全新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就实际情况而言,关于建筑工程施工,需要采取下列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2.1健全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客观上造成现阶段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
身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工程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关系到企业目前所能获得的工程建设利润,也关系到企业自身的信誉。对此,施工企业应针对现有的工程监督机制进行逐步优化,以确保能够尽快弥补现有的质量管理漏洞,通过推行全面的工程监督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近年来,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在逐步尝试推广建立工程数据库,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推行建筑施工综合监管。工程数据库实质上包含了多层次的工程建设数据,同时也能容纳各类工程建设信息。所以,从全面推行施工监管的角度来看,企业当前为建立数据库而采取的措施应以有效实施为重点,从而实现施工监管流程的简化和施工监管成本的适当降低。
2.2切实转变施工企业本身的认识
对建筑企业而言,当前有必要改变现存的质量监督意识,确保其不再仅仅关注工程建设的利润。其原因在于,工程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施工效益,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作为施工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施工综合效益,就必须建立在全面推行质量监督的理念和前提下。与此同时,作为企业管理者也应摒弃狭隘的观念,只注重工程利润。
对各种建筑材料进行采购时,作为采购负责人要做到对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能严格查验各类建筑材料的质量和规格,避免购买劣质建筑材料。特别是在配置水泥砂浆或其它材料时,针对其中水灰比的影响因素要做正确的调整,避免出现材料配比级差。经多次核实,如果可以判定某一类建筑材料没有达到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质量指标,就不应允许此类建筑材料进入工地。可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包含了多层次的质量监督重点,对各类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督是关键。
2.3提升人员素养
加强人才培养的举措,客观上可以达到加强施工监督的目的,对于施工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技术素养也能做到有效提升。建筑企业针对建筑工人具体开展培训时,关键在于要求建筑工人充分掌握现有的信息科技手段,并努力做到灵活运用各种建筑工人技术手段。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努力加强自身所具备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自己在进入施工场地之前,都能佩戴特定的安全防护装置,从而避免施工人员自身受到一定的伤害。
2.4明确划分人员权责
职责清晰是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通过各部门人员职责清晰可以更好地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牵涉到的人员较多,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容易发生相互推诿。这样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权责分配对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对于每一个人都要明确权责,在出现问题后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这样可以对多种工作进行问责,使每一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工作,减少差错的出现,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推行权责明确后还要重点落实连带责任,使各监管部门在出现问题后都能落实连带责任,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排查,各项工作更顺利地开展,提高整体工程质量。
2.5加强施工的跟踪监督
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比较复杂,有些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发现,只能在长时间的检验后才能发现,因此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检验,这样长期的跟踪监督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准确地查明责任人,防止出现推诿现象,缩短检验时间,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若要体现工程建设效益最大化,客观上必须依靠施工质量的监管。与此同时,作为施工单位也应切实转变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认识,确保对推行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全面明确。建设单位通过引进信息科技手段的举措,可以对工程质量监督的流程和方式做到有效简化,提高建设项目的综合效益。所以在这一领域的具体实践中,关于工程施工质量应纳入全面监督管理的范畴,在此基础上保证工程建设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梅.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农家参谋,2019(13):166.
[2]葛成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40.
[3]邢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