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周雄勇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周雄勇
[导读]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52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运用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新型技术的支持为建筑工程施工及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果的同时,可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开展。现阶段,利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施工质量和效率进行不断提升,成为建筑工程领域需要解决的难题,需要在应用和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经济效益和价值。文章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为对象展开相关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 工程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的稳固性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高度,因此,工程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较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加固技术通常会采用深层搅拌的方式,提升地基的稳固性,防止建筑工程施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情况时,可在地基中加入水泥、石灰等物质,再充分搅拌,可充分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固性,便于后续工程施工可有效开展。
        1.2 工程防渗漏技术
        建筑物本身的防渗漏技术,可避免建筑长期受到雨水等侵蚀影响,可提升人们居住的舒适性,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基本需求,保证人们居住过程中的安全。在防渗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利用防水材料,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中运用的建筑防水材料主要为沥青、涂料、防水片材、防渗堵漏等,在对这些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实际用途、建筑工程所处的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充分分析,选择符合建筑工程本身需求的防水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实际作用,以达到预期的防渗漏效果。
        1.3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梁、柱、板等构件。梁:在支座支撑的效果下,承受建筑物本身的横向力、剪力等外力;板:建筑地板、底板、楼板等;柱:以垂直方向结构为主,主要承受建筑工程垂直方向的力,构件的运用可充分提升建筑物本身的强度,满足各方面的施工需求。因此,构件的加工需要具备相应的强度,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构件生产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可提升构件强度,满足建筑工程本身的需求。在利用构件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检测梁、板、柱等构件的质量,避免将劣质的产品应用到工程中。在对构件进行装配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模板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充分检查其稳定性、安全性,保证各方面安装参数的准确性。
        1.4预应力施工技术
        在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裂缝的产生是影响结构本身强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利用预应力技术,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在利用预应力技术过程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将承受较大压力前,可施加额外的力抵消此部分应力,避免产生结构裂缝,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完整。
        1.5基坑支护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应以坚实、稳定的地基为基础,在应用地基加固技术后,需要对基坑进行合理防护,可保证施工环节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基坑支护技术可提升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在应用基坑支护技术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工程周围地基成分,计算支护过程的强度数据,再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如人工挖孔桩、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等,以达到预期的支护效果。应设计、处理基坑支护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现场施工管理
        2.1做好施工质量监督前期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工程施工前期的质量监督管理,提升工程施工全过程管控能力,增强施工质量,引进多种新型的施工手段,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现阶段,随着施工工艺和施工手段的不断优化,科学技术下的工程施工可以以多种的施工工艺完成施工作业,这些新的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优化施工质量前期管理能力,有效地降低施工质量监督前期可能出现的多种问题。
        2.2  做好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由于工程施工的科学安全施工监督管理能力相对欠缺,因此作为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一是强化安全监督管理能力。通过新型的监督管理方式,以多种手段提升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二是通过巡视、监督、班前会、施工各级会等多种方式,发挥监督管理责任,以此优化安全管理,尽可能降低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三是通过宣传宣贯等多种方式,以安全制度文件的学习、培训、考试等多种方式以科学的手段方式做好安全监督管理能力。
        2.3生产管理的优化
        生产管理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主体管理内容,它包括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的控制。为了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有序保证,必须进行生产管理的优化,以防止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管理也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系统和管理软件的专业性开发定制,从而实现系统化和合理化的生产管理优化,对人工、材料等通过系统等大数据的匹配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了解管理人员的各项成本开支动态,从而避免超支或者腐败等问题,这样将极大优化资源分配的能力,达到优化生产管理的目的。
        2.4重视对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
        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建筑材料是项目施工成本的重要支出,对成本控制,资源有效管理和利用有着重要作用。在对现场施工材料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的规划材料的进料,以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对现场材料要及时清理,并制定合理的存储计划,如对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同时,在材料使用过程中,也要有专人对每个材料进行特殊的管理和使用数量的登记,避免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物料管理系统来获取投入和产出的详细记录,进行出库和入口的等级和材料的补给,为整个项目的投入成本创建清晰的统计数据。
        2.5增强施工单位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应该放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首位,这是保证现场施工效率,保证项目质量以及确保管理优化的一切前提。这要求建筑工程的组织者、管理者,一定要增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施工现场生产作业的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加强有关人员的监督,创建高校管理的施工现场和管理平台,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要求,为工程的有序进行提供全面保障。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影响因素众多、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其施工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且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第一,应当建立专门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且配备专门的施工现场巡查人员,确保能够将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找出,且进行有效处理。第二,应当设置安全防护网在施工现场,且保证施工人员均配备齐全安全的装置,并认真正确佩戴。第三,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其安全施工以及防护意识。第四,应当做好现场的安全风险预警措施,如若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确保能够快速引导工作人撤离作业现场,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对建筑工程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充分借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提升工程本身的质量、施工质量,可促使建筑工程本身满足预期的要求。借助现场施工管理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施工环节出现各种事故和问题,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和落实,为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红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6):209-210.
        [2]赵卫国.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6):175-176.
        [3]徐楷晨.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居舍,2019(36):43-44.
        [4]冯宗伦.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门窗,2019(24):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