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张国端
[导读] 摘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也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否具有基本保障,而农业技术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提升了农业种植效率。
        文昌市昌洒镇人民政府农机站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文昌  571332
        摘要: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也直接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否具有基本保障,而农业技术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带动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提升了农业种植效率。因此,对于基层农业技术必须予以推广,以此保证农业种植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农业科技;基层农业;推广体系
        基层农业技术的普及能够确保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保证粮食的产量能够完成供应需求。但是我在基层扶贫工作中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当地农业经济的总体水平。因此,本文也是主要从目前作者扶贫地区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在本地区推广基层农业技术以此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的普及率。
        一、基层农业技术的内容与发展现状
        ㈠基层农业技术的内容
        基层农业技术的内容包含十分广阔,基本涉及所有的农业种植与培育技术,针对的目标也是农业生产相关领域。例如日常所见到的农产品的加工,农业化肥的使用剂量,还有农业种植的器具都属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范畴。农业涉及的领域范围覆盖也十分全面,包括果业种植、粮食种植、油料作物种植等等,可以说日常所吃的食品都与农业种植领域有关,而农产品种植的方式和农业技术密切相关[1]。农业技术的普及程度决定了我国农业种植的产量与效率,因此必须提高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度,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㈡基层农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农业经济的提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技术的推广程度更是关乎总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在基层农业推广方面设置级别推广的理念,设置了省级推广的模式、市级推广模式、乡级推广模式的层级模式,势必将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任务予以落实,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予以实现。而且,更提出了省级总体推广策略,并通过市级推广对总体策略进行细化,最后由乡级推广进行落实的整体推广战略部署,达到基层农业技术真正能够予以运用,保证农民的生活水平确实得到提升的目的。
        二、推广基层农业技术过程中的问题
        ㈠推广队伍人员设置不完善
        目前从本人所在的扶贫地区来看,在该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队伍中,人员结构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扶贫地区农技推广队伍存在人员年龄偏大的问题。省级推广和市级推广主要针对推广策略的制定上,而真正落实推广任务的是扶贫地区的乡级推广部门。因此,加强扶贫地区推广队伍建设很有必要。但是从目前我属扶贫地区来看,劳动力短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接近退休年纪,缺乏年轻的技术人员与推广人员进行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其主要问题,所以在该地推广队伍中更多引用的是年龄偏大人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农业技术多为创新型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比具有实时性与更新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本地的推广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达到要求,势必导致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效率低、推广成效不显著。另外,推广工作需要充足的体力与精力,才能够保证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因此对于本地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人员来说,在身体素质锻炼上要有所提升。
        其次,在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素质教育水平高低不齐是普遍存在的情况,这也是由该地的教育水平所决定。本地的高素质人群一般都在外地求学或者寻求工作,追求更高的事业追求和工作报酬,而该地的留守人员多为素质水平较低的人员。由于推广人员的素质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对于基层农业技术不理解或者难以传达农业技术知识的情况经常发生[2]。因此在该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上,应该着重考虑推广队伍建设中的年老人员身体素质问题和素质水平的问题,只有将以上问题予以解决,才能够保证本体扶贫工作中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得以完成,将新型农业技术应用到该地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去。


        ㈡推广力度不到位
        目前关于本地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手段还是以基层讲解为主,这种推广方式一方面时间的集中性不好把握。一般在该地推广农业技术时需要推广人员对于农业技术的讲解,还需要本村的村委会主任对村民进行召集,统一在村委会以开会形式进行政策的解读和农业技术的介绍,这种推广方式推广效率低,并且本村村民对于农业技术也难以理解。该村的每户村民的日常农业工作安排并不同,所以很难把村民集中于同一时间对农业技术进行统一讲解,而且村民不是自愿参加的情况也很严重,导致扶贫工作在农业技术的普及任务上存在困难,基层农业技术的应用率也难以提升。
        另一方面,是该村村民对于被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误解。基层农业技术是农业专家兢兢业业多年的研究成果,理论水平较深,农业技术的内容也倾向于专业化,因此推广工作也要求推广人员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正是在此种情况下,本村农民在技术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对于该村种植经验丰富、农业知识水平较高的农民来说,对基层农业技术能够予以一定会程度了解,但是对于其余村民来说,知识水平有限,种植经验也有所欠缺,所以在农业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针对本村推广工作,必须加强推广力度,使本村村民真正了解基层农业技术,将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工作中去。
        三、推广基层农业技术的优化对策
        ㈠完善推广队伍建设
        针对推广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应该提升老年推广工作者的身体素质,并且对于村内的年轻村民进行农技教育,引用到推广队伍中来,形成老年加青年的新型队伍体系建设。老年工作者可以针对熟知的农村条件和种植经验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做好辅助性工作,而青年工作者应该加深农业技术的学习,形成依托老年工作者多年的种植经验与农村青年工作者农业技术理论学习相配合的局面,并且结合该地的地势特点与气候特点,找到适合本村地方发展的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之路[3]。
        另外,对于推广小组也应该由多方参加、相互配合,将推广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其中在本村的推广队伍建设中应该邀请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深刻了解农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和农村地方村委会的干部。只有三方加强合作,才能够完成本村的基层农业推广工作。邀请该村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可以将青年工作者的农业技术理论同地方的实际种植条件相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促进推广工作的进程,使基层农业技术能够真正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村干部的加入是为了保证地方农民参与农业技术应用的积极性。村干部在本村一般威望较高,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只有通过村集体内部的有力号召,才能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中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因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离不开三者的共同努力。
        ㈡加强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
        基层农业技术的宣传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现场宣传上,而是应该融合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例如可以对本村农民的种植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出农民在种植过程中通常需要最多的农业用具、化肥农药和种植设备是什么,以申请政府补贴的形式降低农民的种植压力,而且扶贫地区补贴政策优厚,该村农民也会在政策优惠的吸引下,积极引用基层农业种植技术,完成农业种植。其次,我们扶贫工作者也可以提前录制视频,将农业技术的内容进行录制,并且对于本地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如何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实际种植工作中去进行讲解,将录制视频放在村委会,以定期播放的形式来加强本村农民对于农业种植技术的理解。
        结语
        对于扶贫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影响着本村农业产量是否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决定了该村农业经济的增长幅度。因此针对该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队伍不完善,宣传力度弱的问题也应该通过建设新型推广队伍模式和以村委会讲解与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只有本村农民普遍接受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才能够真正将基层农业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种植工作中,该地的粮食产量与粮食质量才能够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赵艳亭.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家参谋,2020(17):32.
        [2]程太富.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与讨论[J].农家致富顾问,2020(8):226.
        [3]张太芬.关于凉水井镇农业机械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技服务,2020,34(12):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