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樊景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对健康问题加以关注。
        山东省东明县卫生健康局  山东菏泽  274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现在人们对健康问题加以关注。卫生健康在促进人民健康、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核心力量,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打造素质较高、结构优化、分布均衡的人才队伍。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匮乏且能力偏低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肠梗阻”,建议今后采取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举措。
        关键词: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引言
        原国家卫生部自1991年开始实施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十年百项”计划,在技术推广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为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十八大以来,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积极部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调研组通过赴浙江、安徽、山东、甘肃等地实地考察,邀请天津、山西、重庆等地区的技术推广工作负责同志开展座谈交流,并通过电话询问、文献检索、网络搜索等多种方式初步掌握了2013年以来我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不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我国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1.1培训缺失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资质管理和专业培训管理不到位。目前,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准入、考核、任用、职称晋升等资质管理缺乏明确规定,特别是全科医学职称评定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严重缺乏。全国社区医务人员46.2万人,其中注册的全科医师仅6000多人。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尚未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1.2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是技术推广工作重视程度有待加强。60%以上的地区未将该项工作列入当地卫生健康工作的议事议程和工作计划,未形成规范的政策链条和完善的政策保障机制,尤其在监督考核、经费投入等方面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二是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技术遴选指标体系,常态化、科学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缺乏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多渠道开发激励措施等。三是部分地区无足够、可持续的专项经费支持,各地经费投入力度有较大差异。四是信息化平台建设不统一。目前,全国有21个地区尚未建立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信息平台。5个地区已建成的平台,存在开发和维护缺乏稳定的支撑、功能模块单一、信息更新维护不及时、技术资源整合不充分、各主体交流不通畅等问题。五是卫生健康技术推广的政策、项目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渠道不畅。
        1.3健康知识传播不平衡
        目前,在卫生健康资源方面还存在区域分布失衡的现象,城市尤其是一些特大型城市的卫生健康资源丰富且质量很高,而多数农村占有的卫生健康资源较少且较为落后。在社会保健甚至政府管理层面,仍然存在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也导致卫生健康体系发展的不平衡。国家提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担负起居民“首诊”的责任,可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资源总量、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健康知识宣传等方面发展不充分,导致很大一部分人群得病后的“首诊”选择是去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基层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亟待提高,全科医生极为匮乏。
        2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措施
        2.1推进信息化建设,助力居民少跑路
        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宽带的基础上,各机构均安装互联网远程门诊系统,三甲医院专家随时在线为居民提供会诊,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开通微信支付功能,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远程电生理诊断中心开通远程影像等诊断服务。依托高血压管理O2O、糖尿病管理MDM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新模式,患有慢病的居民平时在家也可以用互联网医院发的仪器自己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数据能实时传到监管后台,如数据异常,后台会立即短信提醒居民到基层医疗机构检查。
        2.2建立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人才体系和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
        着力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及培养体系,为基层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大力实施基层传染病领域公共卫生人才项目,为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发展和提升创造政策环境,面向基层传染病防控领域大力实施杰出专科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连贯、完整的传染病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基层传染病专科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传染病防控领域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全过程的主导作用,做到精准引才、自主招聘、简政放权,让基层传染病防控机构在新形势下根据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人才引进战略不同。
        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领域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后领域,基层传染病防控更是空白区。我国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的短板始终没有补上,基层公共卫生系统在人才、技术、设备各方面都远远不到位,这已成为缺乏防控大疫能力的根本性的原因。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深入分析并研究,着力制定为基层传染病防控领域可持续发展留下一批临床一线的卫生健康专业技术骨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需要一个独立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长远看到上述体系的投入效益,它是一个国家应对巨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力保障,将提高社会整体运营质量,提升社会公共保障能力。
        2.3以环境友好社会为基础
        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推进健康城市与健康村镇建设的错位发展,优先供给与健康有关的公共建设用地,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能力与建设标准。从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拓展我国卫生健康国际交流合作空间,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国际卫生组织的合作。进一步加快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医疗与养老各种形式的结合,增加健康服务供给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度重视人口结构变化,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和实施措施,加强孕育、生育、养育的社会经济福利支持力度,促进家庭生育意愿,营造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社会环境,利用新媒体等开展全民健康知识宣传行动。
        2.4建全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措施不到位,导致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的生源质量和参培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国外很多国家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可以自由执业、多点执业,旨在加强人才队伍的纵向和横向流动,促进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领域出台的相关制度和释放的配套政策不到位,很可能造成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地区,从而造成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牧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通过积极的经济激励政策、不断开拓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前景、着力培养本地基层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等措施,持续鼓励、引导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到基层农牧区和偏远地区工作。一些国家也采取直接激励政策,如退还在读期间学费、免除助学贷款、提高生活补助等政策措施吸引和留住农村、偏远地区卫生健康人才。
        结语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应从人民的基本健康服务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健康需求层次的持续动态变化,坚持以人的需求为本,在大健康观的引导下,做到以基层为重,提高健康公平可及,强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和分配的政策持续性,实施健康宣传行动。
        参考文献:
        [1]朱伟,田庆丰,王传中,等.河南省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2002,18(3):135-138.
        [2]黄持.成都市某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1-13.
        [3]王怀红,赵顺.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原则和模式浅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