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市 10004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发展迅速,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在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提升城市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目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多采用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即政府委托具有丰富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和水平的专业项目管理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行使项目建设的投资主体职责,进行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模式。为提高政府资金利用效率,打造人民满意的精品工程,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政府投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方法,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设单位;政府投资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政府投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及政府性融资安排的建设项目,由地方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作为建设单位组织实施管理,具有工程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的固定投资逐渐增长,其建设工程逐渐增多,因缺乏对工程造价控制,也出现了许多政府资金浪费现象。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于造价控制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建设单位应该建立相关制度,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1设计工作重要意义
1.1设计特点
设计是项目建设的“龙头”,若设计进度和质量不满足要求,对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必将产生非常不利影响。设计是项目建设形态、建设规模、工程造价、使用功能等形成的重要阶段,又是项目目标具体化、明细化的过程,设计工作贯穿立项、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项目建设全过程。设计的质量的好坏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
1.2政策规定
2019年国务院颁发《政府投资条例》规定:“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定的投资概算是控制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的依据”;“投资概算超可研投资估算10%,需重新报审投资估算”;“政府投资项目应按照批准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实施,原则上不得超经核定的投资概算”;并对未按规定核定或调整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概算,或擅自增加投资概算的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分析《政府投资条例》,项目决策设计阶段(可研、初步设计)是工程造价形成的重要阶段,初步设计文件一经批复,建设内容、规模、投资将是后期施工工图设计、招标采购、施工、价款结算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无特殊原因不能随意突破和调整,所以,加强设计管理特别是初步设计阶段的管理与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投资控制管理现存问题
2.1项目决策仓促
部分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初期对决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投资项目的实际环境、社会需求因素缺乏基本的调研,在没有充分论证项目是否可行的前提下决定投资项目,最终导致投资项目无法达到理想预期;缺乏项目预算也是项目决策阶段的重要弊病。部分业主出于催促项目快速建设投产的目的,在分析项目可行性过程中有意隐瞒部分事实,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项目的投资建设可行性夸张描述;同时对投资项目建设中的隐患因素以及成本造价则含糊其词、遮遮掩掩,通过违规的隐瞒现象意图塑造项目可行的氛围。虽然项目决策过程中经过专业机构等社会资源的论证,但是论证走过场现象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论证工作中存在暗箱操作现象,通过违规压低项目造价导致可行性分析投资额虚低。
2.2缺乏项目设计原则
项目设计方案是投资项目建设的蓝图和根本,建设单位出于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的目的,在项目建设工作中忽视建设方案、施工图纸的设计,或认为方案图纸的设计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并采取项目建设与方案图纸设计同步进行的方式,导致项目施工建设行为缺乏最基本的原则和参照标准。
由于项目建设施工没有统一规范的蓝图标准,建设施工中随意更改施工内容范围、调整项目投资数额规模等乱象频出;最终导致项目建设施工预算大幅度超出投资估算规模且施工实体效果与规划要求相去甚远。
3建设单位对政府投资工程的造价控制
3.1建立内部审核制度
建设单位的造价控制贯彻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一方面,要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变更预算、竣工结算等造价文件进行审核把关;另一方面,要对工程投资、设计、施工方案的造价情况进行分析。比如,政府投资工程的预算评审一般是在招标前由项目建设单位委托造价咨询机构根据施工图编制预算文件及招标工程量清单,再交由当地财政部门的评审机构进行预算评审,当工程竣工验收后,竣工结算文件提交财政部门进行结算评审,建设单位在该环节一般未进行内部审核,对工程量及单价缺乏全面把控,无法指导施工的造价控制,会导致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存在较多工程变更、结算价超合同价、送审造价虚高等情况。因此,建设单位应成立内部审核机构,建立内部审核管理办法,由内部审核机构对造价文件及施工方案进行内部审核,在内部审核工作中实行初审、复审、交叉审的审核模式,要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取证、核实、计量,对项目建设内容按有关标准、定额、规定逐项进行内部审核,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以此发挥建设单位的造价控制作用。
3.2设计图纸要精细化
设计主要有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对应的造价文件为设计概算,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建至竣工交付使用所需全部费用进行的预计。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的设计概算一经批准,将作为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对应的造价文件为施工图预算,其是以施工图设计文件为依据,在设计概算中工程费用的控制下,利用计价规范、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等资料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进行预测和计算。当前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在设计阶段存在设计精度不高、高标准结构设计、设计方案的审查缺乏造价专业评审等问题,导致较多设计变更、超额设计等情况出现。因此,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严格对设计方案进行把关,加强对概预算的审核及经济性和操作性的论证,要求设计单位提高设计精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核。
3.3合同内工程实行计量确认
在实际工作中,负责造价审核人员较少去施工现场开展审核,在造价审核过程中,对工程进行测算的主要依据是图纸和相关签字文件,容易导致偷工减料的情况出现。因此,对施工图预算内的工程量,特别是隐蔽工程,比如地基基础工程、钢筋工程、管线工程、预埋件等施工内容,应要求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监理单位做好现场旁站监督,同时安排内部审核部门或监理单位,在不超过施工图工程量的基础上,以施工图工程量为上限量对实际发生工程量进行计量确认,组织各参建单位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验收过程采取举牌、拉尺测量、拍照等形式做好记录,留存施工过程影像资料。一是为了严防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二是为了充分掌握现场完成工程量情况,以利于工程进度款及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建设单位要利用BIM技术建立造价管理模型,将其模型工程量与施工过程的工程量实时对应,或建立现场工程造价管理台账,将工程计量表、测量资料、影像资料、变更签证资料与施工过程同步更新,对现场实际施工的造价情况要全面细致的掌握。
结语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与控制,对工程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强化设计管理,提高设计质量的阐述,已期为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更好的取得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2号)政府投资条例[S]
[2]位春苗,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建设经济[J],2014(12):62-64
[3]魏鹰高祥燕曾昭振.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业主方设计管理[J].中华建设,2015,(2):104-105.
[4]高祥燕魏鹰赵国衡张明堂。设计阶段为工程建设增值的项目管理方法[J].中华建设,2015,(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