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既有线粱式小桥换梁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晓宇
[导读] 摘要: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铜城闸站改造工程,将既有K190+078梁式桥上行线下两片梁更换为一片板梁,由于不满足架设钢便梁条件,经过方案比选,采用在桥下搭设满堂支架,并铺设滑道,利用汽车吊吊梁上滑道,手动葫芦牵引就位,实践证明此方案安全可行,线路比原计划提前30分钟开通。

        安徽铁建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铜城闸站改造工程,将既有K190+078梁式桥上行线下两片梁更换为一片板梁,由于不满足架设钢便梁条件,经过方案比选,采用在桥下搭设满堂支架,并铺设滑道,利用汽车吊吊梁上滑道,手动葫芦牵引就位,实践证明此方案安全可行,线路比原计划提前30分钟开通。
        关键词:既有线;封锁;架梁;施工技术
        引言
        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铜城闸站改造工程,为满足渡线道岔插铺要求,需要对站内既有淮南线上行线进行拨道改造。由于既有K190+078梁式桥拨道后会造成桥梁偏载,不能满足安全要求,需要对上行线下两片梁进行更换,新建一片板梁替换。
        1 工程概况
        既有淮南线为双线电气化无缝线路,线间距4.4m左右。本桥位于淮南线铜城闸站内,桥下道路与线路夹角为90度,道路为砼路面,净高3m,净宽4m。既有梁式桥为一孔梁长为5.5m的双线桥,横向由4片实心小箱梁组成,每片梁承担1/2活载和恒载,每片梁重约17吨,两股道箱梁之间采用搭板衔接;既有轨底至梁顶最小处实测只有23cm。桥上线路拨道最大处为63cm,需要移除既有2片梁,新建一片板梁替换,新板梁厚0.5m,底宽3.69m,顶宽4.9m,重40吨。
        2 施工整体规划
        第一步:进行现场调查,确定影响因素,落实解决时间及方案,确定封锁施工时间。
        第二步:对施工所需人员、机械、设备逐一落实,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第三步:封锁桥下乡村道路,道路用砼找平,搭设满堂支架,支架上铺枕木,铺钢轨滑道。对汽车吊摆放处地基进行整平、压实。
        第四步:封锁前一天利用天窗点,拆除桥上行一侧人行走道板及栏杆;将上行线既有桥涵范围内道心及两线间道砟装袋回填,清理T梁与桥台胸墙间杂物;将新梁吊至已搭设支架上。
        第五步:按批准计划进行封锁施工,施工完成后恢复线路,检查达到开通条件后,开通线路。
        第六步:拆除满堂支架,开通桥下乡村道路。
        3 封锁换梁施工各工序时间安排
        封锁上行线240分钟,具体作业时间安排如下:

        4 换梁施工
        4.1钢丝绳型号选择
        计算钢丝绳受到的拉力,由设计知最大起吊重量40t,起吊点四个,用二根钢丝绳起吊,每个起吊点受力为25%,吊装夹角60度,钢丝绳受到拉力F=40*0.25/sin60=11.547t=115.47KN。
        根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利用吊索上的吊钩钩挂重物上的起重吊环,吊索(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不小于6,取安全系数为7,选用6*19a类钢丝绳,钢丝捻制不均折减系数0.85,重新计算F=7*115.47/0.85=950.93KN。
        通过查询一般用途钢丝绳国家标准,选用钢丝绳规格为6*19S+IWR-Ø36mm,公称抗拉强1670MPa,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P=770*1.308KN=1007.16KN>950.93KN,满足要求。
        4.2吊装机械选型
        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采用汽车吊吊梁,为保证起吊时的受力平衡,采用2台汽车吊共同起吊。新梁在既有桥旁预制,吊机吊装半径最大不超过8m,主臂伸长小于18m,新梁起吊高度小于10m,通过查询80t汽车吊起重性能表,单个吊机起吊重量为25.4t,满足吊装要求。
        4.3满堂支架搭设
        架体布置:立杆间距采用0.6m×0.6m组成格构,结构内水平杆布置步距为0.6米。
        安装方法:
        测量人员根据桥台高度及千斤顶顶梁高度要求,计算架体搭设高度。现场技术员定出排底的中心线,同样用白灰线做上标记。根据中心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盘扣支架。
        ⑴据立杆及横杆的设计组合,从底部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横杆。下部先全部装完一个作业面的底部立杆及部分横杆。再逐层往上安装,同时安装所有横杆。立杆和横杆安装完毕后,考虑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架体四周设置竖向剪刀撑,每1.8*0.6m范围内设1根。斜撑通过扣件与支架连接,安装时尽量布置在框架结点上,专人检查支架盘扣松紧情况。
        ⑵支架拼装完毕后,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
        ⑶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对其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⑷盘扣式支架钢管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⑸顶托安装:为便于在支架上作业,安全省时,可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支架顶安装。根据支架上枕木、钢轨及千斤顶高度,精确调出顶托标高。然后用明显的标记标明顶托伸出量,以便校验。最后再用拉线内插方法,依次调出每个顶托的高度。
        ⑹主楞:采用Q235钢型工字钢,间距0.6m。
        4.4准备工作
        ⑴确定吊机摆放位置,将吊机摆放处地基整平、压实,准备钢板8块。
        ⑵对桥下道路路面用砼进行找平,搭设盘扣式满堂支架,支架搭设超出新建桥台3m(便于将新梁提前落于支架上),支架上布置木枕及钢轨(做移粱滑道),调整好两股钢轨水平及轨向。
        ⑶委托工务段提前对换梁地段线路进行应力放散。
        ⑷对施工有影响的铁路缆线,联系设备管理单位进行迁改保护(接触网回流线入地);涉及地方缆线,联系地方进行迁改保护。
        ⑸封锁前一天利用淮南上行线天窗点,将上行线既有桥涵范围内道心及两线间道砟装袋回填,清理梁与桥台胸墙间杂物。
        ⑹准备80t汽车吊2台,挖掘机2台,2台门式起拨道机,液压千斤顶6台(2台备用),10m长导轨2根,滑轮小车4台等。
        ⑺提前一天将新梁吊至已搭设支架上。
        4.5 封锁施工
        施工流程:封锁命令下达→设置防护→接触网停电、松解扣件清除道砟、线路起道→移除既有箱梁→推移新板梁就位→线路恢复、接触网送电→工电联合检查→撤除防护、线路开通。
        封锁施工内容:
        ⑴封锁开始后,将桥上已装袋道砟撤走,桥两端各20m线路扣件松开,利用两台门式起拨道机,将桥上线路打起20cm,保证既有梁在外移时不受线路影响。
        ⑵在外侧箱梁两端翼缘板处,利用既有桥台安放千斤顶将箱梁顶起,在预先铺设好的跑道轨上放置2个滑轮小车,利用手拉葫芦拉梁,手拉葫芦另一端固定在新梁上,待箱梁完全自线路下移出后,用2台吊车起吊,将箱梁吊至适合地点存放。第2片箱梁用相同方法移走。
        ⑶将既有桥台面清理干净,铺一薄层干拌砂浆。利用千斤顶顶起新梁,在滑道上安放4台滑轮小车,先用挖机推新梁前进一段距离。然后用手拉葫芦移粱就位,手拉葫芦一端固定于下行线桥限位角钢上。为防止新梁就位过程中与桥台卡死,在桥台与新梁间缝隙处设置实心钢棒。
        ⑷新梁就位后,线路落道,回填道砟,扣配件安装,整修线路达到开通条件,安装线间盖板。
        4.6 封锁开通后按照施工计划逐级提速:开通后上行线190+230m至190+030m处依次24小时限速45km/h、24小时限速60km/h、24小时限速80km/h(其中开通后第1列限速35km/h禁止放行旅客列车)。
        4.7安全注意事项
        ⑴封锁开始前,施工负责人加强与驻站联络员联系,确认封锁开始后,方可通知现场防护员设置好防护,施工人员方可上道施工。
        ⑵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已具备开通条件(设备管理单位安全监督人员共同确认),方可通知防护员撤除停车信号牌,通知驻站联络员及时办理销点,开通线路。线路开通前,人员、机械、设备撤至安全地带。
        ⑶吊机驾驶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⑷吊机不得斜吊提升作业,起吊应有专人指挥。
        ⑸起吊应缓慢上升、前进,落梁时应缓慢下落,严禁在吊梁时碰撞既有线。
        ⑹吊机作业是,起重臂下及作业范围内,严禁站人。
        ⑺捆梁钢丝绳应可靠,满足强度要求。
        结语:铁路既有线桥梁改造施工,受施工条件限制,施工难度大,保证安全是首要任务,减少对行车的影响是追求的目标。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相当重要,另外,组织好人、材、机能够使施工顺利事半功倍。因此在施工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方便施工的技术方案,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必须经过仔细验算,符合要求方可实施。
        参考文献: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
        [2]普速铁路工务安全规则TG/GW101-2014
        [3]一般用途钢丝绳国家标准GB/T 20118-2006
        [4]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5]张波.铁路既有线小跨度梁换梁施工方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6):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