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洲源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近年来始终处于大投入大产出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拔地而起,让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断更新,有力刷新着城市的建设高度。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性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当高层建筑出现火患灾情时如何能够及时有效逃离,该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
从当前我国各地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情况下,依然还存在很多因高层火灾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些问题中,及时有效开辟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这一解决方案值得引深研究,其关键的做法就是应该加强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方面的研究。只有设计者严格按照高层建筑的消防实际需求,围绕本楼宇的结构布局,遵循必要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开展科学严谨的设计,并在设计资料的指导下高效施工,就能够合理地在高层建筑中构筑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确保用户在遭遇火灾险情时能够有序快速讨论现场,降低生命危险。
1 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危险性分析
1.1 安全疏散时间过长
目前的建筑楼层都相对较高,所以被困人员相对密集,在发生火灾时可能会出现人员拥挤堵塞现象,这样就延长了整体的疏散时间。如果选择乘坐电梯等方式进行疏散,这样虽然减少了疏散时间,但由于火灾的影响,电力系统和电梯可能会出现故障停运,使其整个效率降低,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1.2 火灾烟气影响大
当楼层中的人员在紧要关头,往往会因为害怕而迷失自己的逃生方向,在烟气里存在有害物质,会对疏散造成一定的困难。在建筑装修的过程中,部分装修材料使用易燃可燃性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以及烟雾,这对于受困的人员在疏散的过程中是有着很大影响的。
3.疏散通道不通畅
高层建筑要适应不同的人群,所以有多样化的功能,而且结构相对复杂,虽然每个楼层都有疏散通道,但往往由于高层中的设计不合理以及管理不规范,导致了这些疏散通道不通畅,这严重的影响了疏散的时效,而且对于高层的人员密集区域,当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因为心理素质较差,丧失自身的行为能力,降低了疏散通道的效率。
2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存在的不足
2.1 安全疏散设计不受重视
在高层建筑中,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完全是依托安全疏散设计,所以要设计的合理科学。以往对于高层建筑中建筑数量较少,多少高层建筑功能单一,对于安全设计总体要求不高,相关人员对此疏忽没有给予关注。但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高层建筑也在不断增加,功能日趋复杂。所以现在的消防安全设计要适应新的方法,在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中,大多位于市中心或者繁华地带,所以建设成本较高,为了考虑到整体的经济效益,建设单位往往会忽视局部消防安全,在进行疏散设计时,只要满足规范最低标准、得到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批许可就足以。
2.2 安全疏散方式单一
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火灾,仅仅靠楼梯是难以满足人员疏散需求的,随着建设层数增加,人员密集程度越高。需要疏散逃生时,仅借助于楼梯,这种方法是非常单一的。在疏散的过程中疏散人员的内心是非常恐慌的,楼梯间的能见度往往视线很低,发生紧急情况时这些问题往往不能够及时被检查发现得到整改。所以要从这些方面去思考,对于楼梯间照度不够严重影响了疏散效率,而且楼梯疏散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的特殊群体,行走不便可能会加剧疏散通道的堵塞。所以单纯的依靠楼梯进行疏散,已经不能满足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需求。
2.3 避难层(间)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所有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公共建筑中都设有避难层(间),与其他的标准层相比,避难层(间)的通风、照明、消防有更强的独立性,需要提供专门的逃生设施。当火灾发生以后,被困人员无法逃脱出建筑物的情况下,首先引导进入避难层(间),保障人身的安全。目前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设置的避难层大多兼作设备层,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距离和净面积“宜”条款的设计要求,建设单位要求降低设计标准,导致避难场所能够容纳的人员空间就不是十分充裕。
2.4 疏散出口和消防电梯设计不科学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会增加建筑物的可收益面积,对于楼梯出口的设计数量通常能少则少,或者将楼梯的面积进行缩小,这种做法导致了出口非常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及危险时,不能使人员有效的撤离。部分企业将本应该设计消防电梯的后期改成了普通的乘用电梯,在消防前室设置了多个区域安全出口,送风口设置位置不合适,发生火灾时,不利于人员的安全撤离。
3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解决措施
3.1 延长危险来临时间
现阶段的高层建筑中均设置防火分区,通过防火墙、防火隔墙,管道井、防火门窗等等的方法分隔空间,一部分程度上能缓解火灾蔓延和烟气蔓延的速度,这种方法可以让被困人员得到更长时间的疏散。其次要设计符合实际需要并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火灾自动灭火设施,如果发生火灾,灭火系统就能够进一步阻止火势的蔓延。建筑材料采用难燃或不燃材料,减少火灾产生的烟气和一氧化碳。所以设计者要在高层建筑的特定功能和布局中,对灭火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使其保证灭火系统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最后就是要有防火排烟系统,通过机械防排烟可以有效的将室内的有毒有害烟气排出,保证了部分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缩短疏散开始时间
在火灾发生以后的疏散过程中,被困人员要及时的撤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撤离时间延迟,这就会导致人员伤亡,所以被困人员要尽快的撤离现场。主要的方法有要设计科学合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如果发生危险会通过警报器等装置及时发出报警,这样能提高疏散的开始时间,降低危险的发生。其次要设置消防应急广播,播放端口入门入室,确保所有的被困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第一时间知晓危险情况,并且能够合理有效的撤离。
3.3 缩短疏散行动时间
如何能缩短在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时间,这是相关设计研究人员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疏散路线要方便被困人员进行寻找,有明确的方向性,防止受到各种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受到影响,危害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对于安全疏散出口的设计要接近建筑的标准层,或是在防火分区不同疏散方向的两侧或走道尽端,当被困人员受到火灾威胁时,能够及时找到其他的路线进行疏散逃生,减少了“死胡同”发生的几率。
3.4 设置有效的疏散引导系统
对于疏散引导,首先要通过应急广播或者喊话的方式对被困人员进行疏导,根据火灾的实际情况,让他们采取最有效的疏散方式,其次通过疏散指示标志视觉引导这种方式就是通过视觉信号在危机情况下给予被困人员提示和帮助,引导被困人员按照疏散指引快速撤离。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功能在推陈出新,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所以高层的防火问题应首要关注。高层建筑中疏散的设计没有被充分重视,导致了疏散设计不合理、疏散方式和疏散时间不科学,使得被困人员受到生命安全的威胁,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设计研究人员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延长危险来临时间,缩短疏散行动时间,制定一套有效的应急疏散预案,使其让高层建筑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曦,宋超.高层建筑给排水和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8,4(22):31-32.
[2]赵树海.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