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通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党的思想引领,凝聚职工力量,企业基层党建与工会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工会工作确保工作方向正确性与模式科学性,也是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工会工作提供强大助力。传统模式下企业工会工作形式较为刻板,内容相对单一,滞后性相对突出,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工会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的作用发挥。因此,新时期基层党建与工会工作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既要深入交流,提高认识,转变态度,也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工作模式,还要以问题为导向,走实践化道路。
关键词:党的思想,职工力量,企业发展
作为工人阶级自愿集合形成的群众性组织,法律赋予了工会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神圣使命,也指出了工会工作的核心之一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的思想引领着工会组织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工会则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充分发挥着团结职工、凝聚职工的强大力量。二者的融合更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与工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新形势下党建与工会合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党建与工会工作相融合的重要性
(一)确保工作方向正确性与模式科学性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时刻保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工会工作才能在政治、思想与行动的每个维度上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才能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采取科学模式提高工作品质与效率。
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的特殊时刻,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挑战与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冲击,更加需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与时俱进。
新的历史时期中,越来越复杂多元的思想观念对广大工人阶级的侵蚀无处不在,特别是对新生代年轻职工的影响尤为深刻。只有通过党建和工会工会形成合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会的教育组织工作才能成为更加牢固的思想屏障,才能将广大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周围。
(二)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工会工作提供强大助力
基层党组织是落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核心与关键,也具有团结带领基层人民群众的强大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不仅只针对广大党员干部的组织和教育工作,同样会对周围更大多数的普通职工群众产生潜移默化又持之以恒的影响力。因此,工会工作融合基层党建就是在通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供强大助力,使工会与基层党建形成合力,从而进一步凸显和扩大工会团结广大工人阶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二、传统模式下企业工会工作常见问题
(一)形式较为刻板,内容相对单一
对不少企业来说,工会是与企业诞生同步成长起来的群众性组织,早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固定的工作模式。但也正是这种漫长的历史发展决定了其中一些工会逐渐固守既有模式不思突破,因而出现了形式较为刻板,内容相对单一的问题。
比如一些企业工会满足于司空见惯的例行公事,除了组织召开既定会议、读文件、念报告外,就是在节假日走访和慰问职工。其余多数时间,工会干部便蹲守于办公室足不出户。这显然与工会深入一线团结职工的历史使命相去甚远。
(二)滞后性相对突出
传统模式下,企业工会往往需要在出现矛盾冲突的既定事实后才行介入,或调解或仲裁,因此具有相对突出的滞后性问题。这种事后救火式的应对工作显然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矛盾冲突的尖锐性大幅降低了工会调解工作的缓解作用。另一方面,已经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无论是对职工还是企业都是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党建融合工会工作助力企业发展的路径
(一)深入交流,提高认识,转变态度
党的思想引领、凝聚职工力量需要工会与企业基层党组织保持更加密切的关系,通过不断深入交流提高双方对合作共赢机制的认识,更需要转变相对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因此,在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应当建立定期互访机制,比如召开基层党组织会议时邀请工会参与旁听,工会组织会议与活动时基层党组织派代表参加等。深入交流互动更加有助于双方了解和熟悉彼此工作机制和模式,从而相互借鉴有益经验,弥补潜在的缺失和不足。这对包括党建与工会在内的各方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工作模式
信息时代背景下,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生产工艺或制造模式加快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同样能够为更多传统工作模式提供优化创新的思路与灵感。比如,基层党建与企业工会的融合发展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工作模式。
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新生代年轻人青睐的视频技术不仅有助于激发广大青年党员与职工群众的兴起与热情,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利用视频技术将党的政策文件等内容形象化、动态化,使年轻党员与职工迅速形成感性认识与形象记忆,这对提高年轻党员与职工群众的接受度与认同度大有帮助。
此外,信息化技术本身具有的光速传输与海量存贮的技术优势也能突破基层党建与工会工作的时空局限,实现7*24小时的线下线上融合模式。一方面,基层党组织与工会能够借此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一线的党员与职工也能够利用线上渠道更加顺畅地表达观点、畅所欲言。这种超越了物理阻隔的立体工作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工会更加便捷地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也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工会及时发布党的政策纲领、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容与消息,同时利用线下加线下的多个途径加以阐释说明,帮助党员干部与职工群众快速理解,在更短时间里达成共识。
显然,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层层转达可能造成的歧义或误解,而且三维立体的模式构建也在更大程度上贴近了现代生产生活的时代特征,对越来越多年轻党员与职工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以问题为导向,走实践化道路
基层党建与工会工作的实质乃是为人民服务,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而越是具有实效性的工作越能得到基层一线群众的认可。因此,基层党建与工会工作的融合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走实践化道路。
尤其是在当前外部环境愈发恶劣的状态下,一些企业面临的生存困境仍未彻底解决,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压力与日俱增。此时,基层党组织与工会就应当尽快形成联动机制,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员工的现实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困难。这不仅是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也不仅是企业工会优化工作手段的表现,而是通过群策群力实现全体成员共渡难关,助力企业突破困境实现逆势发展。
结束语
无论是组织职工积极投入生产建设还是引导职工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工会作为广大工人阶级的代表既是在维护工人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在协助推进企业管理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这本身就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活动存在高度契合。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工会的联动本就是推动广大工人阶级与企业合作共赢、相向而行的过程。因此,坚持党的思想引领、凝聚职工力量就是不断深化基层党建与企业工会的融合机制,实现党建与工会齐头并进、互帮互助。这既是新时期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品质与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工会全面依靠基层党建提高组织力、行动力、凝聚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贤森.当前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新视角---《工会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反思[J].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8(01):16-17
[2]武兵.建立健全职工工资和劳动报酬保障机制问题研究[J].工运研究,2018(7):22-23
[3]关明鑫.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思考[J].工运研究,2018(24):11-12
[4]范韶华、对健全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的探讨[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8,25(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