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贾福波
[导读] 摘要:起重机械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危险性又较大的设备。
        遵义市特种设备检验所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起重机械是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危险性又较大的设备。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验是保障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结构也因使用环境的不同而复杂多样,因此保证检验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对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起重机械 定期检验 问题
        经济的发展,带动的是各个行业的兴盛,其中起重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起重机在各种厂矿企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起重机械在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备受社会关注。国家相继推出了许多规定来规范起重机械的运作,但是,事故的发生并没有因为这些规定的出台而得到遏制。所以加强起重机的安全管理,提高使用单位的安全意识,有效避免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安装和人员输送等作业中。起重机械按结构特点可以分为:桥架型起重机、臂架型起重机、缆索型起重机。
        (1)桥架型起重机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
        (2)臂架型起重机包括:门座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
        (3)缆索型起重机包括:缆索起重机和门式缆索起重机。
        1.安全防护问题
        无论是在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还是检验检测人员现场检验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各样因为安全防护不到位引起的安全问题。由于起重机械种类繁多、作业环境复杂、设备管理状况参差不齐等原因,检验检测人员在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常面临着诸多危险因素,时刻威胁着检验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使起重机械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在检验检测过程中保证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根据起重机械事故的特点,把起重机械作业事故种类及影响起重机械作业安全的原因找出来,对起重机械检验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中分析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事前控制,有的放矢,有效保证起重机检验检测人员的安全和起重机作业人员及设备安全。通过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解决办法,就可以大大降低检验检测工作的危险,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所以起重机械检验检测人员在按照检验程序进行现场设备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才能确保在检验检测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2.申请检验不及时问题
        在检验所业务大厅受理窗口工作的几年里,尤其对超期申报检验的现象是特别的有感触,部分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因对国家法规、标准的不了解,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到期的起重机没有及时向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申请,甚至有的起重机超期数月后才向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给安排这次检验的检验检测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特种设备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直接原因多为使用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检验有效期掌握不清楚。而监管部门在发现设备超期后向使用单位下发指令书,责令停止使用设备并限期报检,也称为“后堵”式的工作方法,然而这并未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设备超期报检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且停止使用设备严重影响使用单位正常生产活动。
        经过不断的思考,监管部门“后堵”向“提前提醒”的工作思路转变,最终形成了特种设备检验有效期提前提醒工作机制。一是通过监管平台认真梳理当前需要报检的设备清单,进行电话通知。二是根据清单情况,向设备检验有效期到期的使用单位下发《特种设备定期报检通知书》,督促使用单位及时报检设备。三是对未按通知书要求及时报检设备的,依法立案查处,提升震慑力。该项工作机制将全面解决设备超期报检问题,降低设备安全隐患,确保使用单位正常生产活动,化解监管风险。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明确规定,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缆索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每2年检验1次,其中涉及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每年1次,且应当在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
        3.电动葫芦导绳器缺失问题
        导绳器是钢丝绳电动葫芦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之一,电动葫芦上的导绳器是使钢丝绳按卷筒上的螺纹槽进行缠绕,不致跨槽或重叠缠绕。

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起重机电动葫芦导绳器缺失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若电动葫芦的导绳器磨损严重,起不到导绳的作用,钢丝绳重叠缠绕,限位器也无法正常动作,不能断开安全电路,最后吊钩把电动葫芦外壳挤压变形,吊钩及重物坠下,造成安全事故。
        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电动葫芦应装有接触器构成的总开关,能及时切断电源,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导绳器损坏,钢丝绳葫芦不能再操作使用,必须立即更换。
        4.钢丝绳断丝超标不更换问题
        起重机用钢丝绳是易损件,断丝往往是因为使用过程中严重磨损导致,如果断丝超过标准,应当立即更换整条钢丝绳,若继续使用,断丝会越来越多,一旦钢丝绳承受的重量超过了钢丝绳的抗拉力,就有可能断裂,当断裂发生时,除了重物的坠落造成的危险外,钢丝绳的瞬间反作用力带来的伤害也极大。
        当起重机用钢丝绳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报废:
        1、出现整根绳股断裂;
        2、绳芯损坏,绳径显著减小;
        3、断丝紧靠一起形成局部聚集;
        4、弹性显著减小,明显地不易弯曲;
        5、钢丝绳直径减少7%或更多时;
        6、钢丝绳外部钢丝的腐蚀出现深坑,钢丝相当松弛;
        7、钢丝绳直径局部严重增大;有严重的内部腐蚀;
        8、钢丝绳发生笼状畸变;
        9、钢丝绳严重扭结、弯折。
        5.吊钩防脱装置缺失问题
        起重机吊钩防脱装置缺失是起重机械使用过程中最常见且最容易纠正的问题之一。吊钩无防脱钩装置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绳索脱钩现象,造成重物坠落,引发安全事故。《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明确规定,除用于吊运高温、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司索人员无法靠近吊钩的情况外,所有以吊钩作为吊具的起重机均应设置吊钩防脱装置。
        常见的防脱钩形式有弹簧挡板防脱钩装置和吊钩颈部钻孔安装的杠杆重力式防脱钩装置两种。弹簧挡板防脱钩装置存在弹簧易失效和断簧及挡板变形失效的情况,使用时间较短,需要经常更换,且老式吊钩组无法安装,需整体更换吊钩,导致费用增加;而吊钩颈部钻孔安装的杠杆重力式防脱钩装置则存在需在吊钩颈部钻孔,影响吊钩结构特性及安全性,且现场无法改造。
        据统计,在2015年我参与检验的76台单梁起重机中,有70%的单梁起重机存在吊钩防脱装置缺失的问题,我分析了具体原因:这些部门的起重机必须使用专用的吊具,频繁的更换不同吊具,对于现场忙碌的工作人员来说,防脱钩设备的设置降低了他们的效率。
        近年来,特种设备管理手段不断得到强化,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特种设备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部门制度不完善,人员缺少,资金欠缺,设备维修保养不足等。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任然让人担忧,时常出现安全事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也逐步走向规范合理科学的管理轨道上,然而,特种设备管理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变管理理念,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杜绝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傅金海.对桥门式起重机定期检验的重点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J].中国机械,2015(24):10-11.
        [2]张丽君.在用电动单梁起重机定期检验过程中问题研究[J].中国机械,2014(24):166-167.
        [3]张卫斌.浅谈新起重机检规执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J].科技信息,2010(3):108.
        [4]赵阳.在用内河简易臂架起重机定期检验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