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刘瑛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刘瑛
[导读]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身份证号码:45260119840627XXXX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预算为标准,通过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动,促使企业经营不偏离既定的预算目标,以有助于整体战略的实现,则为预算控制。建筑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保民生、促就业的有力保障,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全面预算控制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建筑企业在全面预算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以期引起企业管理者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现状;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相关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一些建筑过程中,会常常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施工团队来整体把握施工的施工速度以及整体规划。做好预结算工作,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有了更大的优势,帮助企业发展,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例如在建筑工程中造价成本预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科学的计算,可以有效地减少相关不必要的资金支出,科学的造价预算能够有效的,缩短整个施工的日期。然而在对建筑工程的成本增加,预算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以及许多制度漏洞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的现状
        1.1工程概预算编制不够精细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部分建筑单位的工程概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概预算的实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概预算编制的难度较大,且较为复杂,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也较高,但是,由于部分建筑单位的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导致所编制的工程概预算内容不够精细,不利于管理和实施;(2)部分建筑单位在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中使用的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存在记录和真实情况不相符的情况,进而容易给单位带来损失,且不利于概预算编制的落实。
        1.2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因素
        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往往对图纸或者最终施工的工程量理解不够深入。现阶段许多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对最终施工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较大,所计算的工程量准确度不可信,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前的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程度。另外,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前期国家出台的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编制定额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如今新技术的要求,工程定额往往不能直接套用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现如今对于建筑工程领域预算的编制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向定额编制机构进行咨询,从而对对应的数据进行更新,对原有定额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度。同时,预算编制人员由于专业素质的程度不同,预算编制工作受编制人员的素质的影响程度非常大,例如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和建筑工程的施工经验、编制预算的能力和经验都会受到此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对预算的编制人员进行充分的考虑和专业技术水平的考察,应该选择高学历、事业心强的工作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准确。
        1.3合同管理风险
        由于许多工程耗时时间较长,所以在许多地方的流转过程中,两方之间可能在签订合同之前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施工之后不能够达到一致的认可出现,在交付的过程中招标人员对于投标单位的施工工作不满意等各种情况。因此在施工活动开始之前,两方一定要达成一致,防止其中存在问题和漏洞,这样不仅浪费双方的时间,同时也会耗尽大量的人力物力。合同的签订,需要双方人员仔细阅读分析其中的要点,防止在将来出现分歧。

比如说甲和乙企业通过前面一系列工作达成了一致,签订了合约,但是因为甲方和乙方在沟通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出现了冲突和矛盾,这种现象容易使得双方起更大的冲突,并且不容易和解,可能是乙方对于甲方施工质量不满意,也可能使得乙方无力支付剩余款项等等,无论哪一种工程都无法开展下去,容易对工程的整理质量造成打击,双方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对峙法庭。因此在合约签订之前彼此就需要结合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达成一致,否则容易出现后续的一系列的问题。
        2加强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的措施
        2.1加强要素价格市场动态分析
        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设备和材料,其价格各不相同。同时,材料和设备费用在建筑工程的总造价构成中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一般约为50%,因此,其价格变化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结果,也是比较重要的合同风险因素。为此,建筑单位需要加强对要素价格市场动态的关注,对建筑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的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以及价格有详细的了解,并预测其变化趋势,保证报价合理,减少工程建造风险。另外,在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对市场的关注,结合要素价格变化,进行概预算调整,保证概预算编制符合市场的实际要求。
        2.2加强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中防止造价预算招标,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强化造价控制。各项费用要合格按照合同去计算,为了规避市场价格所带来的造价上涨,可采取转移风险的办法,采取包工包料的承包方式,把预算超标的风险出去。明确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等。加强对这些部分监督,尽量保证一次性符合质量标准,减少返工情况出现,减少由于质量不过关引发的造价上涨,从而起到预防造价超标。工期影响工程造价,所以在执行计划工期中,需要将其和实际工期对比,纠正偏差,实现最优工期,这样就能控制工程造价,也就能防止实际造价超出预算。严格执行安全作业条例,最大程度控制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工程造价管理要渗透全过程,既要在事前做好审批,确保各项费用落实到位,又要最好事中监督,对于各项成本实际使用情况检查,发现超标的苗头要及时遏制,尤其要防止材料浪费、人工浪费等。事后应当对工程各项费用审查,通过系统周密的控制,防止工程超量和超价。
        2.3加强相关人员的有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进步提升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结算风险管理的水平,就必须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有效管理方面出发,通过推进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案,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人员以及监督人员的管理力度,管理人员也要以身作则,为工作人员树立好榜样。要求工作人员在具体的过程中,能够紧紧的围绕造价成本,预算管理风险进行相关的工作,不能够在工作之中没有明这样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工作人员的监督水平,让预结算的结果更加的准确。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集中性的解决,树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些都是企业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与加强的方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为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让工作人员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建设单位与管理单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互相的制约中共同的发展。确定目标,以及充分的动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水平,要实事求是、换位思考,从投资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进行管理工作。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也更加关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为了减少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发生,建筑企业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在工程不同阶段开展预算控制工作,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玲玉.探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5):320.
        [2]李爽.房建工程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18(20):257-258.
        [3]王咤.探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9,270(2):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