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发生在工业领域的环境问题越发严峻,为了进一步控制与减轻突发环境事件所带来的损害与影响,工业企业应当逐步建立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案,针对突发事件中有关于环境方面的问题,制定有效的优化对策,从而可以更加妥善、从容处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本文分析工业企业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采取的应急预案展开探究,着重明确其中的现存问题和限制隐私,最后根据这两方面指明优化应急预案现存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问题;优化对策
为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对于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水平,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害,工业企业必须认识到编制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的重要性,正视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明确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可能出现的限制要素,从而采取有效的工业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的优化对策。
一、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只有工业企业充分认识到重视应急预案的编制重要性,针对各类环境事件、换寂静问题制定有效的预案,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类事件发生。以福建省为例来看,根据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有315家是全省国家重点控制企业,预案备案率由33.2% 上升至 84.1%,其中包含了有355家企业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甚至有部分企业超过该标准,此类企业的预案备案率由41.7% 上升至 81.1%,虽然出现显著上升,但是在大部分应急预案之中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不到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工业企业尚未认识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也对编制应急预案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甚至有部分企业在对应急预案展开深入编制时,将其与企业安全生产混为一谈,在具体的突发环境事件管理中更加注重与防范工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往往缺乏妥善有效的处理措施,使工业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带来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1]。有部分工业企业所制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往往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可行性与科学性,无法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二)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人员素质不高
工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对本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经营管理情况较为了解,但是缺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技术与经验,甚至有部分工业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工作人员对环境经济等相关规定缺乏全面深入了解,通常都是各自为阵,以本企业领导层的认知与指示为依据来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缺乏宏观、整体认识,往往容易受到生产安全事故的影响与局限。甚至还有大部分企业,自身评价水平和编制能力较低,无法科学评估预案编制是否合理,甚至无法精准确定工业企业在生产及发展过程可能面对的风险。大部分工业企业会选择与专业机构合作,但这些专业机构的人员对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缺乏基本了解,在对应急预案进行深入编制时往往只关注形式内容,忽略了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三)缺乏正确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关键问题的能力
当前工业企业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通常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企业自己拟定的分级标准来确定突发环境事件分级,但这样很容易导致应急预案内容不够完善,甚至还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等问题[2]。不规范的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必然会导致预案中的作用价值下降。企业无法制定明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措施,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无法有效调动企业内的应对机制与应急资源。也无法与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取得场外技术支持,实现有效的应急预案衔接。
二、制约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要素
制约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有效性、规范性的因素是多样的。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企业受到技术层面的约束,缺乏明确的编制标准。虽然我国针对企业环境安全责任,以及预案的编制内容提出明确标准,但是还尚未形成与之配套的文件,尚未在技术、管理细节方面形成明确的规定与要求[3]。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评估规范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与不足。这往往就会导致工业企业在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与困扰。由于我国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规范、办法、编制指南等方面的不规范,也会导致企业在编制过程中存在缺陷、遗漏,甚至部分工业企业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成为变相的安全生产和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三、工业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的管理对策
(一)正确认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只有环境部门与工业企业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重要性产生正确认识,才能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突发环境应急管理能力,尽可能地削弱突发环境事件给工业企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消极所带来的影响[4]。
环境部门应根据我国目前所颁布最新准则,以及行业风险编制应急预案。不同省市的环境保护部门,应该结合本省市内的具体状况、企业环境风险等级,从而保证应急预案内容、结构以及形式的合理性。
(二)优化工业企业预案编制力量
工业企业为提升自身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应当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并向该部门指派专业的编制负责管理人员。工业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员,应当是来自于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必须包含整个工业企业生产中的环保、生产工艺、安全、卫生等多个部门。如果工业企业缺乏专业技能、综合素养较强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人才与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向社会或者高校聘请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中介机构等多种方式来编写应急预案。需要注意的是,工业企业还可以同专业院校之间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在环保部门与专业院校的共同技术支持下组织编制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响应管理办法,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正式编制文本仅仅出现于专家评估阶段的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合理应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使工业企业更加妥善地处理与应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突发环境事件。
(三)提升工业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与应急能力
为确保工业企业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合理性,就需要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作为根本依据,分析本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曾经发生过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安全管理事件以及经营风险等所采取的应急预案方法以及本企业所具备的应急资源与可响应的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等,以此为基础来编制本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这样一旦企业生产中面临突发环境事件,则可以及时作出响应。在工业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与应急能力评估过程中,可以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作为参考依据。
(四)进一步提升应急预案的实践性
工业企业只有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应急预案的实践性,才能让整个应急预案更加具有可行性、操作性。要求工业企业要结合国家的相关环境预案来对企业生产及经营中所面临的具体的应急预案事件分级、预警分级等进行合理划分,并依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与内容来制定本工业企业,在面临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前后,工业企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采取何种具体措施。针对不同预警级别应急级别的突发环境事件,还必须要设计相应的处置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控制突发环境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工业企业还要针对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风险事件以及排放污染事件等设置符合本企业生产特征的、具有针对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四、编制更加规范的应急预案
工业企业应该认识到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针对本企业情况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合理的编制,应该逐渐建立起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地编制程,从而编制出更加规范的应急预案。首先,工业企业应该明确自己所属的企业类型。例如生产运输经营危险品企业、产生收集运输危险废弃物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都潜藏一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都是具有较大环境风险企业,在其编制应急预案时都根据该企业特点不同,编制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内容。其次,工业企业还应该不断强化环境风险评估能力。只有保证环境风险评估的精准性,才能确保风险应急预案编制的准确性。提升工业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就是提升风险评估的有效性。第三,工业企业还应该组织引进专家预审工作。针对一些存在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较大的企业,在正式进行环境风险评估之前,组织开展预审工作,可以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水平有效提升。第四,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还应当制定严格的规范内容,要求工业企业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突发环境应急管理试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来及时的修订不同工业企业生产技术变革以及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应急预案。例如某工业企业生产中涉及到氯碱、天然气等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生产内容,则需要及时对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五、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工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会涉及到企业生产工艺与技术、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要加强研究,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实用性与实践性,尽可能地规避突发环境事件。针对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工业企业必须要承担起妥善处理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责任,通过多种措施来,逐渐形成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从而为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有效的指导,尽可能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云涛,吴家勇,潘长魏.公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主要问题及对策[J].西部交通科技,2017(10):112-115+124.
[2]谢俊文.关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35):267.
[3]边归国.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5(04):39-41.
[4]姚猛,牟桂芹,周志国,谢谚.石化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化工,2015,42(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