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6010019720820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逐渐崛起,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如何做好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需要严格把握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主要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开展成本控制时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总结探讨成本控制的要点,旨在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推动建筑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点内容,指出要想对建筑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要重视权利与责任相结合,重视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重视全方位的成本控制,进而根据现状,探讨了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分析探讨,总结出几个通过建筑管理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的可行性方法。其中优化建筑管理的层次和组织模式,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化、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都是提高建筑管理水平、建筑成本控制水平的有效手段。
1建筑项目成本管理特点
项目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从最开始的设计、招标,到工程竣工所花费的所有费用。从项目成本构成来看,按类型主要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工程费用。其中材料费用占比最大,占工程项目成本的50%到60%,其次是人工费用,占总成本的12%左右。项目成本管理,则是指围绕利益最大化目标,运用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对项目建设中发生的成本进行管控,从而实现项目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由于项目成本是随着工程进度而逐渐增长,成本管理强调过程控制,要随项目进展进行连续管理,持续控制。因此,项目成本要实施态管理模式,监管成本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项目准备阶段,就要有具体成本管理目标、成本预算计划、成本控制方案。另外,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复杂性强,相关经济活动过程复杂,成本影响因素多,各项成本的发展过程千差万别,很难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必须“一事一议”。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2.1打通业务流程,创建项目的业务运作平台
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的建设项目中,各下属的职能部门时常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尽管看起来是各司其职的初衷,但是具体的情况是,由于诸多业务的工作交互不深入,不仅会造成某些工作在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低效率运作,同时也导致工作信息无法得到切实的共享;同时,某些工作更是处于长期无人监管的状态。成本管控的工作平台创建,可以将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流程展现到产品之中。如此,成本管控平台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辅助建筑项目运作的信息同享化,并且也让各个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具标准化。如此目标的有效实现,更好地转变了建筑工程项目所有业务部门之间相互分裂的情况,未来项目创建优异的沟通与管控机制,同时为打造优质的业务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控制设备和材料的成本
设备和材料要素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占整个工程成本的大部分比例。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设备和材料的成本控制工作,首先,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施工需求,制订机械设备采购和租赁方案,并注重设备的先进性,以此提高建设施工效率,减少设备进场次数和维修养护工作量,进而降低设备管理成本。其次,采购适当的原材料,综合质量标准和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供应厂商,并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明确原材料价格变动调整规则和程序,保障材料的稳定供应,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支出。同时在材料进场后,应实施限额领料制度,避免出现材料浪费等问题,减少采购量,以保障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2.3实行科学化管理,强化成本管理的可操作性
科学化管理就是要对施工管理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要统领全局,分好层次,结合工程实际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构建完整、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体系。例如,笔者担任中隧四处房建公司副经理兼郑东新区项目部经理期间,所管理的项目的住宅楼、综合楼和商业建筑均为地下室两层设计并连成整体,因此仅在结构断面变化处设有后浇带,在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等级为七级的前提下,最终工程总投资约3.8亿元。从宏观上来讲,建筑管理分为人员岗位的管理和项目施工的管理两个部分,其中人员岗位的管理中涉及成本控制的内容有合同管理、人员成本控制意识管理;项目施工管理中涉及的成本控制的内容有预算管理、招投标报价管理、材料成本、机械设备运行费用、水电能源费用支出等。从微观上来讲,成本控制的内容就是要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管理,就物力资源管理来说,其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对材料、设备的管理,同时还涵盖其他许多的细节部分。采取定额管理的方式,就能够将这些细节编制在一个大的系统中,进行集中的管理,在进行资金支出调整时,定额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将某个细小部分的成本控制纳入一个较大的范围内,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需要对较大的类目进行调整即可,能够在达到成本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提高管理效率。这种模式下,成本控制的可操作性更强,能够充分发挥定额管理的优势,实现建筑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
2.4建立成本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完善管理制度,为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在计算材料库存的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合理预算,先计算出正常情况下的库存量,之后去除不必要的积压库存,最大化保存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防止材料浪费。其次,需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审批流程和申报流程等内容。在登记材料的过程中,应记录完整的信息,之后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筛选出适合的材料,将其应用在建筑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施工成本。最后,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与审批流程审查成本费用支出,对于其中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于超出标准预算的费用,需要进一步核查,充分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2.5加强项目成本预算管控
若成本预算存在问题,会导致项目成本管理缺乏可操作的控制依据。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项目成本预算管控,建立工程项目成本预算评估制度,对报价成本与成本预算的对比进行分析,提高预算编制与执行质量,使成本管理全额量化,逐步落实成本预算目标,挖掘增效。在成本预算编制前,要结合施工方案、现场布局、劳动组织、配套机具,合理测算费用标准,从而使预算符合实际。在选择成本预算编制方法时,要注意单项费用,需采用统一计量方法、计量标准,减少核算漏洞。编制过程中,要遵循可控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基于审核批准的施工图编制。
结语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建筑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当明确成本控制内容,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实施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明确项目成本、控制设备和材料的成本以及控制非生产性成本等策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同时,应把握好成本管控的重点,通过增强员工成本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制度、加强责任划分以及加强工程外成本管理等,实现效益最优化,增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85-86.
[2]周超群.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