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姜俊卿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姜俊卿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公路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现阶段的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施工期间全面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身份证号码:13052619811114xxxx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公路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现阶段的公路建设中普遍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施工期间全面落实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结合348国道沙洋汉江公路二桥工程,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及应用优势,围绕其质量控制策略展开探讨,旨在给同行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路面施工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工程质量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形象,还会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不断更新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白路面和黑路面,并且应用普遍。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虽然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稳定性较高,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造价成本高、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断裂及裂缝的情况,从而影响其质量。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代表的“黑路面”应用最为广泛,优势明显,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有明显的优势,路面有极强的防滑能力,而且较为平整,不但行车有舒适的体验,还可以有效减少轮胎和路面的摩擦,降低汽车的耗油量。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等的诸多不良影响,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发生破损和裂缝的现象,给施工项目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额外增加了很多的费用。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对于施工方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1市政道路工程现状
        众所周知,与其他类型的工程相比,市政道路建设具有其独特性。特别是有几种表现形式:地下管线众多,涉及更多的机构和组织,大量的支撑设备,如人行道和绿化等。交通流量非常重要,活动区域相对狭窄,影响因素众多,运输量大且时间短。随着交通的不断增加,车速的增加以及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许多道路的质量和可用性都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在柏油道路上,经常会出现诸如裂缝和平整度差等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道路安全,从而影响城市形象和人群的日常生活。在市政道路项目的开发中,道路的建设是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最有问题的建设内容。沥青混凝土是当今中国最常见的铺路材料。这种贴剂的优点很多。它具有很高的平滑度,可以为车辆带来更好地体验。同时,它还具有耐磨性和耐用性。然而,在城市道路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造更为复杂。如果细节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在此前提下,作者专门讨论了铺设沥青混凝土道路时要考虑的方面,以及在构建和处理方法期间更可能发生的问题。
        2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沥青路面渗水
        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系数的测定是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要求针对性提出的检测指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大都是水损害,沥青混凝土渗水后受到轴载力反复挤压受力后对沥青膜与集料之间会产生老化、剥离现象,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松散、溃烂,是很多地区沥青混凝土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其产生的原因有:沥青混合料级配不稳定;沥青路面现场摊铺产生离析;路面碾压过程中压实功不足;摊铺接缝处处理不当等情况。沥青浊混凝土路面渗水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成品生产、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碾压工序及碾压温度、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2.2配比及拌和
        组织马歇尔试验,目的在于确定合适的矿料级配和具体配合比。根据前述分析,原材料质量将对沥青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带来影响,因此在使用材料前应做好抽样试验,剔除不达标的材料。拌和期间应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各类基础物料充分混合。拌和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有:①温度控制。

配置温度计(带度盘和铠装枢轴),将枢轴从车厢预留孔内插入,使其深入到混合料的深度达15cm,经检测后确定混合料的实际温度,分析与设计值的误差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导热油加热温度160℃~170℃,矿料加热温度为170℃,生产所得的混合料温度应达到150℃~155℃。②取样检测。按照规定的频率取样,组织马歇尔试验,分析混合料在稳定度、孔隙率等各项指标的实际表现,判断混合料的质量情况。③拌和时间控制。每锅拌和时间约30~50s,其中干拌环节至少需持续5s,使各材料均匀混合。
        2.3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运输时选用专门的运料车,减少沥青混合料与运料车的内部粘连,在运输时运料车均匀撒上一层防粘结剂防止粘连。运输时应在拌制好的混合料上面覆盖一个篷布,确保拌和材料在路面铺设时符合要求的铺设温度。铺设道路之前熟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路面铺设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运料车在等着。运料车应远离摊铺机100~300mm,挂空挡等候,以免因材料不能及时供应,造成施工接缝。
        2.4现场检测
        在城市街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采用现场检查方法,有利于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例如,中国某个地区的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目视检查,以验证材料的均匀性和混合物的整体外观。一旦发现不适当的地方,便立即停止材料准备,并将相关问题报告给上级部门,并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继续进行施工。另外,总部根据物料运输单据确定了道路的实际位置,并对混合物的质量和温度进行了合理的检查,以确保在施工现场采样可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2.5接缝处理
        路面施工量较大,常涉及到接缝处理工作,其中以切除接头最为关键,此环节可利用直尺检测端部的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脱离点为界限,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切割机有效切割。1)横缝位置。摊铺机施工应具有连续性,若因混合料供应不足、降雨等内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导致中断时间达2h时,宜设置横向接缝。以路线中心线为基准,要求横缝的方向与之呈垂直的关系,紧靠混合料放置2根方木,一侧利用砂砾或碎石回填,使填入该处的混合料略高于方木2~3cm,经碾压处理后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施工期间准确标记接缝桩号,横缝在顺路线方向的错开量需达到10~20m。2)纵缝位置。施工期间应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若必要时则在纵向断面处设置支撑(材料方面可选择方木或钢模)。相邻两侧的接缝错开量需达到50~100cm,在形成的错开面均匀刷涂水泥浆。
        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不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职责,各部门从各生产施工环节都应做到质量控制,根据自身工作职能,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原材料选取、进场及配合比设计、拌和、施工等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相互衔接,统一协调。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能用于道路建设,抓好混合料配合比的试验,严格进行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包括拌和厂、施工现场的各项温度检测与记录、规定频率的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抽提试验等,还包括路面外形尺寸检测记录、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检测等;做好按施工日的混合料拌和记录、施工现场记录、检验资料的评定和反馈。完善按施工日的工程质量指标图表和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等,做好各个生产施工环节质量控制,把好沥青路面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刘永鹏.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青海交通科技,2020,33(2):93-96.
        [2]马永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5(9):263-264.
        [3]柳亚宁.奎车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20,27(21):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