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傅冬冬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傅冬冬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促进着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并随着信息化时代媒体报道或短视频传播,越来越多建筑安全问题被展现出来,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性关注度越来越高。
        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  25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促进着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并随着信息化时代媒体报道或短视频传播,越来越多建筑安全问题被展现出来,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性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提高企业对于建筑工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重视程度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还能够获得不错口碑,促进企业经济建设与平稳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基建规模与数量剧增,一方面使得建筑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建筑工地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体现,是建筑生产活动的重中之重。然而,在现今追逐利益的背景下,许多建筑业业主和施工单位都以成本、进度、质量为重,而忽视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工程规模大、数量多,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居高不下。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问题,以期缓和安全生产与发展的矛盾,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1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涉及范围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过程,通过有效的管理工作能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隐患,使隐患成为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通过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还可在可靠的预期下,通过防范措施的提前采取,实现有效的预防,避免不良影响的产生。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其一是安全技术方面的具体工作,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并确保技术在实际作业中能有效落实发挥相应的作用,以更好地实现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达成提供可靠的支撑;其二是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标准的研究,并确保能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上得到充分体现,为工程的规范施工和施工安全进行,提供有效的指导,并起到严格的约束作用;其三是做好安全防护方便的管理,对相关的施工人员做好防护处理,并确保施工作业环境处于安全的状态,还要做好卫生方面的防范和现场的严格管理。
        2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2.1明确建筑工程危险源
        在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观念的深入,准确地认识危险源,找出造成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利用对危险源的有效管理与科学控制,使得安全问题大大减少,更好的把安全管理与防范工作做好。在施工建设的初期,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展开积极的施工管理,准确把握项目工程建设的实际目标、施工内容与具体环境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收集整理与工程项目安全风险有关的数据信息,准确的探究与估测每一项风险因素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力度,从而使得安全管理防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顺利执行提供基础保障。
        2.2加大施工安全投入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安全管理,并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竞争能力和施工资质的范畴当中。良好的安全管理能力关系到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形象以及市场竞争能力。对此要求施工企业充分认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加大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在工程建造之前,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的要求,配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能力。施工技术人员在上岗作业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细致的安全培训教育,通过培训之后,通过严格考核,成绩合格,方能持证上岗,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意识。


        2.3构建完善安全质量监督机制
        首先,需要建筑工程的领导积极参与其中,结合时代需求,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并且,实现领导和基层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确保责任有效落实到个人身上,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下去,并且还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所需要的质量安全进行合理检查和监督。相信在领导的组织下,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落实自身职责,推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竣工后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整个建筑工程的制度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通常由项目经理承担,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承担副组长。认真抓好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还要构建安全质量管理系统,细化建筑、监理、设计、施工等不同企业人员主要责任,保证制定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推动建筑工程有效开展,并且对负责人的身份进行备案和记录,以确保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不过关问题时,对负责人进行调查,确保其承担责任。
        2.4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体系是建筑安全管理领域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使政府监管部门在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从事后控制转为自主控制。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政府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政府对辖区内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且明确的评价,以此来了解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及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国内外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理论评价法等。政府监管部门建立一个适用的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参照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来识别安全指标,选用某一种评价方法定量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安全评语集来判断指标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2.5加强建筑工程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对建筑工程人员进行系统安全培训,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定期邀请专家进行系统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以安全事故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视频短片,对其视觉产生强烈冲击感,从而让建筑工程人员切身感受到安全生产重要性。在培训之后,可以组织进行考试,通过考试来强化参与培训工作人员对培训内容掌握程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定期技能考核,如操作起重机、电焊、机械设备等,从业人员,并督促其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格外重视其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现场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综合素养,以身作则,才能够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对于基层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建筑工程安全管控工作落实。
        结语
        安全管理作为建设施工项目的第一要务,须予以绝对重视。在项目建设施工及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循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落实标准化、专业化操作规程,建立检查、督查、整改责任机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宣传,在项目乃至企业营造“人人重安全”的新局面,多措共举,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减少与规避作业现场安全事故的生成。
        参考文献:
        [1]韦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基建管理优化,2016,28(02):21-23.
        [2]孙俊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20,(4):39,48.
        [3]鞠福玲.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810.
        [4]王立国.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J].四川水泥,2021(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