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君
湖南省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 要:为了提升当前河湖堤岸的建设质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使水资源保护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使河湖岸线建设稳定,更好的进行防洪和放水工作,必须要针对河湖岸线的利用问题进行关注,把好质量关,有效调节当地生态系统。应当从河湖岸线保护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河湖岸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理顺河湖岸线管理体制与机制、坚持严格的分区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等规划措施,提升河湖岸线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河湖岸线;保护与规划编制;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
当前为了有效的进行水资源的调度,同时做好防洪工作,河湖岸线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各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建设内容。我国占地面积大,河湖等分布较为密集,为了有效的进行防水灾害的防范,做好水资源的调节和保护工作,必须要做好岸线建设工作。岸线控制线已经成为了河流等水资源管控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湖泊等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剧,临岸建筑物也不断的增多,导致了岸线的设计和建设工作逐渐的不合理,因此必须要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做好规划设计工作,提升岸线功能性。
1岸线建设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各种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战略不断的推广而出,我国提出了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更是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资源是重要资源之一,我国的江河湖海数量多,分布广,能有效的调节当地的生态环境。但是为了避免暴雨等天气河水上涨,对周围城市造成危害,一般都要进行岸线的建设。岸线主要是指沿着河水的水流方向或者是沿着湖泊等围建的管理控制线,能够阻挡上涨的河水等,使河流等水资源能够有效地调控。当前,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关于江河湖泊的开发力度也不断的扩大,同时,人口的密集化发展导致了临水建筑产业也不断的增多,如何合理的利用岸线成为了人们主要思考的问题。当前,我国的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临水建筑产业多,开发程度较大,各种桥梁建设、水闸建设等内容较多,岸线的长度增加。由于临水建筑物的增多和岸线无序开发现象的出现,必须要认识到岸线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一昧的进行岸线的开发,那么河道行洪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当出现了较大的洪水的时候,不能有效地进行抵抗。同时,加强河湖岸线的保护与管理,不仅可以提升防洪水平,更是可以对于水生态环境进行调整,使当地水资源的使用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结合当地河湖岸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管控和保护,应对日益增长的岸线利用需求,避免过度开发现象的发生。
2当前岸线利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有效管控
岸线管理是管控当地水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岸线管理工作存在特殊性,同时岸线一般就较长,因此岸线管理工作的具体事务和责任难以明确。导致了各个部门之间都可以进行岸线的开发工作,乱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彼此之间没有进行研究,就随意的对于岸线开发工作进行争抢,导致了胡乱开发现象严重。责任部门的不明确,导致了岸线管理工作缺乏有效地管控,在开发的时候,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考察,没有考虑到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等位置以及其他临水建筑物的影响,导致了开发之后,一些岸段的取水口、排水口等设置不合理,甚至是存在互相干扰的局面。同时,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了一些建筑项目兴起,有的建筑项目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岸线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在规划保留区或者是防洪范围内进行施工活动,违规建设项目或者是进行港口施工,“与水争地”现象严重,不利于发挥出岸线的功能性。由于缺乏管制,导致了很多岸线利用项目实施并不合理,并没有从河湖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等出发,而是着眼于局部的利益,单一功能性的对岸线进行开发利用,导致了岸线开发并不合理,造成了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我国资源保护国情的推进。
2.2城市河段侵占河道管理范围现象多
洪水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沿海、沿河地区在发展的时候,必须要将防洪工作放在首位,在暴雨天气或者是汛期,及时的做好防洪工作。因此,可以说岸线的利用必须要谨慎,达到高效防洪的效果。但是当前由于我国很多年没有遇到较大的洪水灾难,城市内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导致了部分城市管理者的防洪意识逐渐的淡漠,甚至认为城市不会遭到洪水的袭击,对于河道岸线的保护力度逐渐的减弱。同时,部分城市为了扩大规模,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允许一些建筑项目随意的占用河道资源,甚至可以在河道旁边进行建筑物的建设,直接的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工作。导致了岸线区域被侵占。
同时,城市河段的过于侵占,导致了河湖岸线内部的垃圾污染现象也较多,各种固体垃圾被随意丢弃在河道内,并没有及时的情况,导致了河道堵塞、污染现象加剧,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同时抗洪效果大大减弱,不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
2.3缺乏岸线利用管理体制
岸线利用和开发工作涉及的事务多,范围广,需要总岸线开发部门作为牵引,其他部门机构作为指导。如交通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等,通过对于岸线进行全面的管理,达到合理开发,保护当地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岸线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各个部门参与情况杂乱,没有相对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管控,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各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交流不顺畅甚至是没有进行交流,根据自己部门的利益需求下发关于岸线管理的文件,部门之间的文件存在权限不明、管理范围不清、权责不一、交叉管理以及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的发生,不能对于岸线的开发工作进行有效地规划。同时,岸线覆盖的范围较为广泛,导致了所覆盖流域区域较多,行政管理职责难以明确,很多部门将岸线管理工作进行多头管理,导致了防洪、供水等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
3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措施
3.1理顺河湖岸线管理体制与机制
为了使河湖岸线的开发工作合理进行,必须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明确的管理机制,对于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厘清,避免交叉管理现象的发生。河湖岸线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岸线的开发工作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的防洪水平等都具有影响,因此必须要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事务。如水利部门应该对于覆盖流域进行划分,做好统一规划和管理,交通等部门进行航道的管理,负责岸线水面的日常巡查,整治航道。厘清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在进行岸线开发的时候,不能单凭自己部门的事务进行开采,必须要进行交流,互相征求对方的意见,对于岸线进行统筹协调管理。交通、城建或者其他部门凡是有需要占用河道岸线而进行的项目,必须要结合工程的实际建设方案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供各个部门参考,由流域机构或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判断可行性,同意之后再进行项目的实施。
3.2坚持严格的分区管理制度
当地政府必须要做好岸线管理的主导工作,对于本辖区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如河道的长度、宽度、湖泊的数量等各种内容进行了解,加强后续的岸线保护力度,对于各种关于岸线的活动都要严格的管控。开展河道以及湖泊的巡查工作,对于破坏岸线的人员严厉追究责任。同时,加大工程项目的审核力度,对于占用河道、湖泊水域的建筑产业采取强制措施,同时要求相关工程项目进行补偿,用来修复岸线。日常加强河湖的监督,对于在河湖周围开展活动的、围垦河湖和人为设障的行为,都及时的进行制止和处罚,建立健全的河湖岸线管理制度,使河湖岸线保护工作有制度作为规范,同时能够给予工作人员制度指示,正确处理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对于河湖岸线范围内的临水建筑物、桥梁以及码头等进行测评,判断工程的质量以及对于河湖岸线产生的影响,制定补救补偿措施,提升河湖岸线的抗风险能力。在河湖岸线保护工作开展的时候,要注重定期的进行清洁,对于岸线内部的固体垃圾以及其他有害垃圾、淤泥等及时的进行清理,避免影响岸线的抗洪性,保证水质的干净,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系统。
3.3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资源
在岸线管理的时候,必须要注重优化资源,对于各种管理部门进行规划,使岸线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不仅具有功能性,同时能够满足城市内部的发展需求。城市总体规划中应注意岸线保护的内容,对于涉河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于建筑物的功能进行了解,使临河建筑项目的功能与岸线管理工作功能相适应。注重规模开发,避免岸线“深水浅用、长线短用”情况的出现,综合配置城市多种资源,使岸线开发工作合理。成立专业的测评部门,对于岸线开发利用程度高的河段进行研究,结合周围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河势的变化等判断该河段的抗洪能力是否达到标准,及时的进行补救,提升岸线的抗洪性。
结语
当前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于河湖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岸线过度开发利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要优化城市内部资源对于岸线合理开发,加大对于临水项目的审核力度,避免过度开发现象的出现,加强岸线资源的保护,提升岸线的抗洪性,营造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带动城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新华.加强河湖岸线管理 保障防洪工程安全[J].治淮,2013(08):49-51.
[2]王显生.生态河湖管理策略与探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06):52-53+63.
[3]杨晖,王宇萍,杨磊. 浅析生态河湖长效维护与管理之策略[C].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2015:208-211.
[4]董耀华,卢俊,柴朝晖.河湖岸线洲滩利用对河湖功能影响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快报,2020,41(01):17-21+35.
[5]葛凯,徐雷诺,徐新华.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问题研究与探讨[J].治淮,2020(0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