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控制要素 丁波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丁波
[导读] 摘要:科学的工程施工管理策略可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消除工程安全隐患,提升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提高质量管控效果。
        湖北工建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科学的工程施工管理策略可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进行,消除工程安全隐患,提升施工作业的安全性,提高质量管控效果。项目管理者应做好人力和物力资源的调配工作,提高各项目部的作业协调水平。对工程现场作业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和效果,节约成本费用,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特点,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较多专业的交叉作业,使技术管理工作的难度提升。工程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技术管理实施方案,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达到计划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价值与必要性
        建筑业目前是我国的支柱型行业之一,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就需要相关人员采用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手段和方法。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施工人员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节约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具有必要性。这是由于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往往是多线同时进行的,尤其是在大型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施工现场会分模块进行施工,以提升施工的效率。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较多,施工人员与队伍之间需要相应的协调和沟通,以有效地执行施工。因此,科学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有必要的,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是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实现项目工程目标的重要保证。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管理人员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由于部分施工现场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无法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也无法保证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暴露出较多的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进度的同时,也影响了项目现场的正常作业,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工程安全事故,不利于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管理者有必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升现场施工的安全性。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问题
        众所周知,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原材料之一,其品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整体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施工环节较多,环境复杂等情况,导致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困难重重。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开展后没有完善相应的材料管理流程,对于材料的采购要求、现场仓储管理、取用以及财务资料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者对于材料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相应的材料管理经验,对特殊的材料与施工设备没有进行正确的存储和养护,从而导致一些建筑材料的损耗过大,甚至出现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3施工技术管理效率低下
        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中,由于管理方法落后,无法实现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管理目标,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不仅不能提高施工效率,反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无法有效发挥工程管理的优势,造成项目资源的极大浪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未提高技术管理责任意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技术管理实施方案,对工程建设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不注重提升工程技术水平,管理思路陈旧落后,也使建筑企业的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3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3.1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人员对先进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保障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都得以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也得以最大化,其市场竞争力也得以提高。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更利于推动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3.2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应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管理者应在施工前,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研究结论制定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使制度的制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提前防范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例如开挖基坑前,制定详细的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可通过方案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不会出现坍塌等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基坑边缘的防护工作。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工程作业人员都能明确岗位安全职责,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意识。
        3.3引入先进的现场管理技术优化管理过程
        在当前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很多新技术得以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应用。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就更加需要为这些先进技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加以应用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铺垫。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以及采用的不同施工技术的要求来科学地制定相应的现场管理制度,不能照搬照抄之前的现场管理方式,将现场的材料管理、人员分配以及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整合,并系统化地满足不同施工项目的要求。
        3.4健全施工技术监管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想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应当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在监管制度的管理下,能够及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误区。因此,要想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健全施工技术监管制度,监管制度是确保管理水平的基础与前提。建筑企业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施工技术不断对监管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确保每个技术人员和各个岗位的技术监管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进而发挥每个人自身的优势,共同完成建筑项目建设。在建筑施工技术监管期间,也要制定合理的奖罚制度,使技术人员更为自主地遵守监管制度,管理人员也能够高效落实管理,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3.5提升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的有效保证。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专业素质,及时纠正施工现场的不规范操作,提升现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今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质量得以保障,建筑整体质量才能得以保障,建筑企业才能有良好的发展,进而更加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思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2(7):147-148.
        [2]朱建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20-121.
        [3]付博.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注意事项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