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谷海波
[导读] 摘要:在初中学校管理工作中,教学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学校运行的关键和保障。
        鹤岗市第十二中学  154100
        摘要:在初中学校管理工作中,教学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是学校运行的关键和保障。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初中学校在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应当引起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要想提升初中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策略,就先要充分了解和认识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每个学校都积极参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学校校长肩负着管理和决策的任务责任,每个举动措施都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的开展,校园教育更是国家的重中之重。面对不同的人文环境,校园的管理体系也不尽相同,因而校长对管理方法不能生搬硬套,要依据自身校园的实际情况细致考虑、取长补短,并对校园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改善。校长是学校的决策人和领导者,校长在校园内实施的管理措施和学校的教师、学生息息相关,所以校长要事事以身作则,遵循校园管理条例,树立良好的品德典范,如此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一、中学生的特点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中学生具有好强、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尤其是这些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存在叛逆的情绪,更是学生发展及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的时期之一。此时学生若想有效地掌握各科的知识则需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才能够快速地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审时度势,在教学管理上做到张弛有度,才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化的开场白,或者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有效地集中注意力,还能够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得学生能够深度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二、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构造不完善。中学校长在对学校制定组织架构过程中,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突出特点给予融合参考,并且对于所组织构造类型的长处与缺陷不能做到有效把握,导致学校组织管理工作之间缺乏连贯,在运行时效率低下。还有在制定学校制度时,考虑问题较为片面,不能达到教育部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要求,缺乏法制、民主和科学的现代化校园管理精神。
        2.发展规划不清晰。当前,很多初中校长对于学校未来的规划没有深入的思考,在学校的发展方面没有长远的打算,长期套用传统的学校理念,没有遵循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进行推广。在建设学校文化问题上,很多学校都是由校长和学校领导一厢情愿的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搪塞,不注重营造师生道德和精神状态的氛围,本末倒置照搬别的学校风格特色,不能形成真正的学校文化,对未来发展也没有深刻的认识。
        3.课程管理不重视。中学校长日常行政工作繁忙,在各个会议与迎检工作上来回奔波,于是忽视了教学质量和课程管理。抛去教育制度方面的原因,也和中学校长的能力和认知方面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达到高标准专业素养的中学校长是能够做到两者同时兼顾的,这不但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校长的要求,也对提高中学校长工作能力和处理手段有很大的帮助。
        三、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明确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要想提升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应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责任到人,提升整体的学校管理水平。作为校长,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发挥自己的引领示范作用。

校长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来引领教师的思想,让学校能够充满活力和生机,将各种陈旧、僵化的理念摒弃。校长要深入校园、班级来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改进策略。其他的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己,强化政治学习,深入钻研业务,学习最近的管理理论、教育理论,成为有能力和有思想的领导。校长和领导要带头参与到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中,深入到年级和班级的管理活动中,指导备课组、教研组和年级组能够做好对应的工作。学校要将教学质量的提升当成重要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来让所有教师提高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视程度。
        (二)健全完善的初中基础教学设备,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校管理者需要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健全完善初中基础教学设备。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可能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全面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学校硬件教学设施和软件教学设施的关注度,针对不同学科教学特征,完善相应的教学工具。比如,初中体育教学需要的体育器械较多,因此作为教学管理者需要加大在体育器械上的资金投入,为体育课程提供完善的教学工具。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械,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自己需要的运动器械。可见完善的基础教学设备可以为师生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明显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
        (三)落实完善学校日常管理
        落实完善学校日常管理也是初中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强化初中校园建设,构建绿化校园环境,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学习氛围;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便于学生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定期升级并优化教学管理体系可明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比如,教学管理者制定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做到校内无小商小贩、道路上无果核垃圾、门窗上整洁干净、课桌走廊不乱写乱划,这样可以净化校园、美化环境,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将校园打造成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四)立足常规,出精品
        把平凡的工作当大事、要事重复做,把简单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出精品,学校常规管理要落实在一个“细”字上。一是教学工作要求细致化。每学期开学,对各科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细致的要求让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规范,为教师高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提供了保障。二是教学服务细。每学期开学前征求教师对学校工作、对自己教学的一些要求、意见等等。根据反馈意见,学校精心谋划,查缺补漏,做好服务工作。三是校本教研培训实效化。每年暑期培训根据教育局安排,结合学校教师教学的需要,制定校本培训的安排计划。做到实效、用,不走过程,真正解决学校教师教学的需求。
        结束语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的一切行为是受激励产生的。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又告诉人们:“在现在衣食无忧、安全有保障的社会里,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更加注重被人尊重,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追求。”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需要理解、尊重、支持,因而学校的管理更应该人性化。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火药味;多一点理解体谅,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引导激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率先示范,少一点空洞说教。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小东.探究有效策略,完善初中教学管理[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8):114-115.
        [2]张磊,郭俊臣.探析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8):5.
        [3]牛福华.完善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华少年,2018(23):91.
        [4]魏征.探析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8(24):67.
        [5]郭恩凤.完善初中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祖国,2018(02):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