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措施试析 孟青青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孟青青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城市进程发展不断加快,我国事业单位服务于社会发展,其人员构成是决定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
        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  新疆  830001
        摘要:随着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城市进程发展不断加快,我国事业单位服务于社会发展,其人员构成是决定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因此,事业单位自身应充分重视于人力资源的管理。目前,部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还未适应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引言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基本上可以视为推动事业单位发展进程的重要保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学、合理地贯彻与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不仅是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同时也是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效益良好发展的关键路径。针对于此,建议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按照统筹规划、合理部署的原则要求,构建符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的战略措施。其中,信息化管理作为近些年各行业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理应得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与推广应用,以确保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以稳定提升。
        1事业单位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简述
        就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来看,事业单位在数量上已达到百万级别,事业单位员工已超过千万人,面对数量庞大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必须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事业单位是政府设立的机构,其筹建资金来源于国有资产,主要从事科、教、文、卫等行业,主要受政府机构的领导和管理。事业单位是带有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并不是政府直属机构。例如公园、卫监所、市监局,这些机构都是典型的事业单位,有其特定编制,但没有直接的生产收入。其主要任务是发挥政府职能,以公益服务为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服务。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对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覆盖领域广泛,结构模式丰富,事业单位中包括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等,为不同岗位提供适合的人才,满足不同岗位的实际工作需求。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配置,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才能高效有序地开展,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更需要其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推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招聘模式不科学
        在事业单位日常发展中,经常需要通过招聘来不断补充和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源基础,但是最终招聘目的的实现则与招聘的模式和效果直接相关。在当下大多数事业单位基本会采用行政化的招聘手段来进行人才招揽,比如统一的考试或者选调等等,但是该招聘模式局限性较强,多数都是针对大学生、研究生或者更高水平的人才,此类人才的知识水平虽然足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但是针对群体仍相对较少,难以及时进行新鲜力量的补充。并且在事业单位选调或者选拔时,仍会以人员的资历作为主要条件,但是由此所选拔或者选调的人员,可能存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欠缺,这与当下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和要求是不相符的,不仅缺乏灵活性和科学性,同时有效性也相对较差,难以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持续发展。
        2.2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员工的思想与认知由员工自身决定,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依据新经济时代的发展理念和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以完善,但其优化效果并不显著,造成无法为员工提供合理考核标准的局面,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缺农工作热情,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如果长时间不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影响员工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发展。


        2.3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模式老旧
        目前,有许多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只是停留难以量化的服务印象和服务满意度的评价之上,如何确定工资逐步陷入了绩效考核均等化的怪圈之中。在大多数服务中,工作人员做得好和做的差,绩效考核一个样,这明显阻碍了高素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从激励的方法来看,激励一般包括满足人基本需要的物质激励和促进人成长的精神激励两种。多数事业单位都是以工资奖金等物质激励为主要手段。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组织员工开始逐渐的将自身目标转向个人成长方面的追求。他们希望得到组织的尊重,得到更多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实现自身价值,并且希望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能够被发现并被认可。
        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优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
        3.1优化选拔招聘模式
        招聘是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中的重点,如何进行有效招聘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的人才建设和培养,所以在当下需要不断优化选拔招聘模式。首先,需要结合当下人力资源现状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策略,来制定出具备前瞻性和合理性的资源规划书,然后再聘请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对相关工作开展分析,并编制相应的职务说明书,以此来为招聘选拔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其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一次来更好开展和实施选拔招聘工作;最后,拓宽招聘渠道。在招聘选拔时,除了高校以外,还可以选择部分企业或者其他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多样化的招聘方式来不断丰富和充实企业人才基础,从满足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
        3.2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未来规划
        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时要贴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理念,满足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①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与改革,确保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适合自身的发展,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对工作理念和前景也有一定的规划。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改革要符合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与国家的发展政策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改革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③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有效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3.3有利于促进员工更好的发展
        事业单位逐步转型,全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而得以培养出更多契合现代化公共服务要求的高质量人才。同时,全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有利于促进员工更好的发展。全面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跨前一步工作,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员工为百姓服务的工作积极性,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提高服务效率,以及服务有效性,减少推诿扯皮,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公共服务服务百姓的宗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俨然成为事业单位必须予以重点践行的目标方向。针对于此,建议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该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对于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意识不足的问题,必须予以及时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机制。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8):230.
        [2]张瑞婷.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7):75-76.
        [3]王轩.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分析[J].农家参谋,2020(22):200.
        [4]赵忠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分析[J].商讯,2020(27):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