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国土调查的流程探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黄鸿娇
[导读] 摘要:在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国土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监测院  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在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国土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我国国土面积宽广且时间紧、任务重,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任务生产中期间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技术人员应改进应用创新的研究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生产、检查过程,确保调查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第三次国土调查;技术探究;应用
        本次调查主要目的全面细化和完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各县国土利用现状,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根据国家文件要求,利用 DOM影像,从各县收集到的资料,外业实地调查等工作,确定土地现状类型,建设三调成果数据库,有效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力度,提升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信息的现势性特征。
        一、国土三调基础资料
        国土调查在全国为一项重要的项目,本次调查包含土地、林地、水利、建设等多行业,工作量大、数据种类繁杂,一般包含资料的收集、内业地类类型预判、野外实地调绘、举证工作,三调数据库成果建设及验收,内业地类类型预判:(1)相关参考资料收集。如DOM影像、基础数据、各类界线资料、土地管理资料、土地权属资料、其他部门资料,学习三调相关技术规范,软件、安全等学习培训。(2)数据预处理与内业综合判绘。内业判读与绘图中,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对图斑的地类进行定义(3)外业举证底图的制作。依托高分辨率 DOM 正射影像、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不一致图斑、预判图斑基础上进行制作,以村落为单位分级制作打印调查底图。
        2、野外实地调绘、举证工作。按照国家下发指导文件,国土三调采用国家下发正射影像图、城镇以 0.2 米以上航摄 DOM 为基础,外业工作中应遵守国家要求各类上图指标及拍摄要求进行实地举证。内业预判提取地方自主举证图斑,当出现影像判断不一致,需单独提取且需外业实地确定范围、地类类型;外业调查时,应设计调绘路线、核实、调查、询问,确定地类类型;做到应举尽举,保证成果的准确性。
        3、三调数据库成果建设及验收。数据库建设时,国家编制的数据库标准和建库规范为依据,建设农村、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专项调查成果数据库。属性数据正确无误;各图层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数据库成果完整性检查、规范性检查、数据基础检查、接边检查、拓扑检查、其他检查等无误。
        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作为全国土地使用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人员应特别注意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调查,并严格遵守既定程序。在土地使用调查中,县级是进行土地调查的最基本的调查机构,也是按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的最主要机构。
        2、土地权属调查。

在以农村地区为重点的土地使用调查之后,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土地权利与农村集体资产的比较研究,专业人员应当利用土地管理局进行的土地调查,为了在我国实施土地调查结果,并为了应对变化。进一步调查的地点。土地权问题影响到人民的基本利益,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调查时必须严格遵守程序规则,土地保有权。在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必须分析和防止土地纠纷的发生。研究其根源,严格遵守相关的调查原则,进行实地调查,提高土地调查的准确性,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利。
        3、专项用地调查。在第三次领土调查中,特别调查也是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地使用现状调查进行的特别土地使用研究,严格遵守土地使用和土地管理的严格评估原则,并严格管理和监测各种专门知识的实际状况不断优化我国土地利用效率。对我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具体工作的分析表明,这项研究特别重视土地改良研究,对主要农业用地进行长期调查,评估可耕地的质量等。
        三、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管控
        1、核查体系较严,技术手段科学。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将严格执行“县级检查、市级检查、省级检查、国家核查”的制度,与此同时,还将以县级、直辖市、省级为基本单位,设置相应的评价区间,从根本上强化了省级国土资源管理的时效性。再者,针对前两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所出现的工作效率低和工作量过大等问题,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技术应用上,将应用先进技术对“不一致图斑”进行精准调查和举证,并将所获取的结果迅速传输到调查云平台,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对现场重新进行勘查,从而保障调查结果的无误。
        2、重视检查督导,强化质量提升。实施单位加大对项目的检查指导,实行日报制度,对每天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对于不能按进度完成的任务要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相应措施,例如,增加人员投入或是延长作业时间、一对一进行技术培训讲解等,以保证进度与质量。接受监理检查。项目完成阶段成果时,主动与监理对接,提交成果接受检查,对监理提出的问题,一一整改并予以回复。重视省“三调”办质检组的过程监督检查,对检查组反馈的问题逐一整改,传达到每一位作业人员,举一反三进行自查、自纠和落实。
        传统的土地调查方式多采用人工方式开展测量,技术方式十分有限,再加上我国地大物博、地形多样,会造成土地调查工作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鉴于此,人们要将更加现代化、人性化以及信息化的新测绘技术应用到土地调查工作中,确保信息资源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对于现代的新测绘技术而言,其更加注重对综合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土地调查方式的问题,确保国土调查工作的有序展开。
        参考文献:
        [1]蒋艳玲.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技术探究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3):25.
        [2]刘陆. 无人机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学,2020,11(10):88-89.
        [3]刘杨.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省级检查工作技术分析及工作意见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04):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