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李心玉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李心玉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下建筑火灾救援难度较大、高层建筑火势蔓延速度快、救援工作风险高,这也对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
        河南甲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  471000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下建筑火灾救援难度较大、高层建筑火势蔓延速度快、救援工作风险高,这也对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提出较高的要求。下面文章对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消防;消防安全;安全疏散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住宅建筑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已成为当前城市居住建筑的基本建设模式。而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功能复杂、人口密度高、起火因素多、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有效地控制火势和组织人员疏散,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近年火灾现状作简要分析,根据当前高层住宅火灾的发生时间、起火原因、伤亡人数,分析人员逃生时面对的危险及安全疏散难点,以提出更有效的高层住宅人员安全疏散建筑设计方案与对策。
        1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特征
        与普通建筑结构相比,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蔓延速度快。高层建筑内部家装装饰材料多数为易燃物品,在发生火灾情况下,火势将会顺管道、电器、设备电梯等向外蔓延,影响范围更大。同时,高层建筑内部存在很多管道,此些管道在发生火灾后会具备烟囱作用,向火灾现场输送气流,切实增加火灾扑救难度;第二,救援难度大。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救援难度远比普通建筑救援难度更大。高层建筑主要交通工具为电梯,因部分电梯缺乏防火、防烟、防火等功能,导致受困于电梯的人面临更加危急的情况。不仅如此,高层建筑楼层高、距离长,产生出的巨大烟雾会影响楼内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的视线,致使救援时间延长;第三,救援风险高。现阶段建筑呈现出高层化发展趋势,但地区内消防云梯数量却较为有限,云梯高度也受到极大限制。对于一些高度达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而言,普通消防水枪难以发挥出有效救火作用,导致救援人员在扑灭火灾时的危险性更高。高层建筑居住人口密集,居住区域内汽车数量逐年增长。在汽车停留于消防通道情况下,消防车难以行驶到指定救援地点,救援人员需步行进入,为火灾救援工作增加了巨大负担。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安全疏散线路规划不够科学
        部分建筑企业在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线路进行设计时,缺乏对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正确认识,对于设计的标准要求也缺少全面的了解,这样很难设计出合理有效的疏散线路。另外,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消防安全疏散线路时,没有考虑到高层建筑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无法根据不同的意外情况,设计出科学的安全疏散路线,从而导致高层建筑居民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在对登高地以及消防车道进行设计时,对于消防登高面的设计过于重视,缺乏对操作场地的关注,而且在设计登高场地时,部分设计人员只是考虑到环形消防车道的宽度,而一旦需要用到重型消防车辆时,特别是引发火灾的建筑的坡地高差比较大时,重型消防车辆的使用则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2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方式过于单一
        当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方式比较单一,随着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高层建筑层出不穷,主要呈现的特点是楼层高、功能复杂,这就要对消防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高层建筑的楼梯宽度与普通的宽度要有所不同,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要考虑到人员数量的问题。传统的安全疏散方式没有考虑到逃生人员的心理问题和楼梯间能见度的问题,大部分人员在遇到火灾时会产生恐慌的心理,导致逃生速度较慢,这些都会延长逃生的时间。另外,在安全疏散时还要考虑到特殊人群,例如: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等,这些人群如果夹杂在逃生人群中,极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楼梯间和楼道很容易造成拥堵情况。单纯的依靠楼梯逃生已经不适应当代的建筑群。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措施
        3.1科学设计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路线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时,相关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路线设计的重视。基于此,相关设计单位需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分布及结构,对安全疏散路线予以合理设计,将显眼的箭头作为媒介,并准确标注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的平面图上,同时还要呈现在建筑内部,以此为相关受困人员的逃生指明方向,并且要保证每一楼层所布置的疏散平面图都具备明显的标志,而且还要保证安全出口设置的均匀性,以免出现“逆流”现象。另外,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路线的设计工作时,需要对疏散楼梯的位置予以合理布设,通常情况下,疏散楼梯最好与电梯相邻,这样在发生火灾时,人们在优先考虑经常使用的路线的同时,也会与紧急路线结合起来进行应用,进一步提高人群疏散的速度。此外,设计人员要避免使疏散楼梯与消防电梯共同使用一个凹廊作前室,否则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导致疏散人群与消防人员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影响安全疏散的高效性以及消防扑救的时效性。
        3.2普及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逃生技巧和方法
        常言道水火无情,此话不无道理。火灾是日常生活中比较高发的灾害,人们日常使用的电、火等都是火灾根源,火灾产生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严重的还会牵连到周围的邻居。要提升民众的消防安全认识,学会基本的逃生技巧和方法。另外一方面,相关消防部门也要尽职尽责的宣传消防知识,根据相关规定对高层建筑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督导,通过培训让管理人员了解建筑逃生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的基本构造和逃生路线,这样可以更好的组织人员进行疏散逃生,引导被困人员安全疏散。消防安全不是一个单位的责任,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各个企业单位也要提高认识,科学编制消防应急逃生预案并加强演习。
        3.3设置科学的火灾报警器
        火灾报警器应当设置在火分区以及安全出口处,靠近楼梯口位置。不同报警区域需要采用不同语言警示报警装置,更好实现语音同步目标。要求建筑内部设置的火灾报警器应当同时停止开启,在每个建筑报警区域内设置一台区域显示装置,确保多个楼层火灾隐患情况能够得到全面监控。在火灾报警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要求采取不同等级的火灾报警系统,举例而言,在建筑物超过100米的情况下,需要在楼内设置消防广播,确保所有人员均能够立即了解到火灾险情,并且能够快速作出反应。
        3.4严格控制好安全疏散距离
        现行的规范中并没有就安全疏散距离进行明确,也因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难以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去计算合理的安全疏散距离。这就需要注意,在对丁字型走道进行安全疏散距离的计算过程中,袋形部分的可以按照两倍去进行双向疏散距离的计算和设计。比如丁字带走道部分疏散的距离如果是10m,那么双向部分疏散的距离就可以计算设计成20m,那么通向外面的双向疏散距离就可以设计为40m。在建筑物内如果有大开间,那么大开间到达安全出口或是疏散口的距离应当控制在30m以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30m是指直线距离,如果中间存在曲折或者是一些障碍物、隔断等情况,那么应当要计算绕过曲折或者障碍物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能力,建筑单位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消防安全疏散,这样不但可以加快受困人员的撤离速度,同时还应该结合消防救援情况提高火灾救援效率,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时产生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证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毛二峰,崔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2):36.
        [2]赵亚轩.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9):86-87.
        [3]桂强.浅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9(09):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