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田晖
[导读]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中国水资源总量多,但是人均资源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了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浙江新中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中国水资源总量多,但是人均资源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了我国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水资源的需求量更是增加,这就对城市给排水技术以及相关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当前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推行,如何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成为市政主管部门工作中关注的重点。鉴于此,文章就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措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要点
        1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下,人们在频繁开展各种生产与生活的活动中,产生的污水、废水量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降雨也会使得地面上的地表径流不断积累,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需要对各种雨水、污水等进行集中统一处理,有效为广大民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将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理念运用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特别是将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手段引入其中,可以在有效发挥市政给排水工程自身应有效用的同时,大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将水资源损耗减至最少。通过对水资源进行集中收集与回收再利用,还能够在避免出现浪费水资源问题之余,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促进城市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虽然地球70%的面积都被水资源覆盖,但是人们可以直接进行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十分有限。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使得很多水体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被污染,也使得可利用水资源总量进一步缩小。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巨大,这也将限制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当中,能够优化居民用水的各个环节,如安装节水设施、设置雨水采集装置等,从而提高了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
        2.2减少内涝情况
        目前很多城市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很容易出现城市内涝的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措施,除了提高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及功能外,也应该对排水进行合理收集及排放,雨水也属于可直接利用的水体资源之一,通过将节能技术应用到给排水系统设计当中,在城市地势较低位置设置雨水收集调蓄以及利用装置,那么在遇到降雨天气时,可以起到排水调蓄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城市内涝情况的发生概率。
        2.3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各类资源的持续供应,城市居民作为推动城市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与之相关的“衣、食、住、行”是城市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内容。给排水系统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资源损耗量较大的内容;可以从根源上减少不合理水资源的使用,使整个城市资源使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节能理念的运用
        3.1充分利用中水系统实现节水
        如今,中水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冲洗车辆、厕所和灌溉等方面都会发现其身影。中水系统的应用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多次使用,进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自然环境。中水就是将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收集起来,通过处理后可以进行再次使用的水体。在环境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中水系统的影响深远。
        实践证明,在应用中水设施后,水资源的使用量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在给排水工程中,公共区域的大部分优质排污水成为了中水的水资源。

如今,大多数城市已经开始使用中水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在布局市政排水时,要将中水污水处理设施考虑在内。建设给排水系统时,根据就近原则,将水体收集起来,当新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中水设施放入其中,同时还要将经济效益考虑在内。在处理中水工艺时,需要有生化和物化的对应,进而完成综合处理。在选取中水设施时,要将类型和成本考虑在内,同时考虑建筑综合技术管理,经全面考虑后方可实施选择。
        3.2科学应用加压设备,合理进行分区压力设计
        由于市政给水系统中需要分区加压,因此应采用符合实际供水需要的加压设备装置来实现市政优化供水。由于市政供水管网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管道在保证城市供水压力的同时完成水资源输送,因此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提升供水管网的运行安全性,需要对供水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做好市政供水压力的设计与计算,保证市政供水安全的同时降低市政供水能源消耗。根据相关标准确定用水量范围,在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对给水系统进行有效规划。可选择市政管网压力来直接供水,充分的利用压力来供水,还可充分地利用分区平衡水压,同时用支点减少出水点压力,在储水池建造过程中应减小深度,节省水泵消耗的能源。在城市供水过程中可根据供水规模不同,常规市政给水网的压力在0.2~0.4MPa,满足率非常低。但现今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率高,大部分均为高层建筑,供水方式一般都是二次供水,这便需要合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采取分区供水,根据不同楼层选择不同供水方式,充分地应用供水系统,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3.3对雨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
        节能技术对于市政工程给排水项目中的雨水设计影响极大,在城市给排水中雨水系统对降水现象的处理进行优化和布局,而雨水系统并不是单一的流程,其需要紧密的进行规划设计并做好结合,譬如某区域地形和周围环境,以及城市的基本需求等对于雨水设计尤为重要。其节能具体的设计分析如下:首先,要对城市降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做好吸收的准备工作。由于城市降水会直接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大量积水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市政管道排水的基本效果,并在该过程会出现渗水问题,致使道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鉴于此,在城市工程给排水设计中,应对雨水系统做好布局,并运用当代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对雨水系统做好吸附性的设计,并加强雨水回收再利用,并将雨水量作为整个城市地下储备水的主要资源。其次,在雨水系统规划设计中,还应对其竖向进行标高和协调,对于压力标准做好定期的检查,应高度重视路段雨水出现满溢等不良现象的控制,确保雨水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得到重复循环的利用。
        3.4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规划
        在对污水系统地下管道进行配置过程中,常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很容易出现管网交错的问题,并互相影响,极易造成该类管网发生相连互通的问题,从而出现合流制的不良现象,所以进行合理的分流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该类设计是从市政排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应从化粪池的出口进行分流设计,在实施开展过程中,应强化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能,加强有关人员的专业性,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伴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在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中,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并进行分析,对设计弊端问题做出合理控制,才可以提高污水节能处理的设计。此外,在材料选取方面,应选择绿色节能材料,特别是在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应用塑料复合型材料作为原材料,其不但可以规避渗漏水问题,还能起到解决能耗的作用,从而实现节约用水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作业过程,节能技术是其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证。由于在市政工程给排水项目开展期间,没能融入节能技术,致使水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使得城市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目标造成一定的制约。所以,有关部门应注重城市给排水项目节能技术的应用,强化水资源的合理保护,促使人们能在生活中合理和有效的用水,从而推我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春红.试论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山西青年,2017(16):271.
        [2]杨卓.论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