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2月5期   作者:周鲁铭
[导读]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管理中,需要对各种类型的设备进行安全操作。

        周鲁铭
        国网浙江省义乌市供电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2000
        摘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管理中,需要对各种类型的设备进行安全操作。一般采用改变设备运行的方式进行操作,旨在完成对设备的日常检修、转变设备状态、完成故障处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本文概述了变电运维操作相关内容,剖析了变电运维中的要点。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变压器、母线、直流回路、合环与解环操作方面,对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提升策略进行了具体讨论。
关键词: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管理策略

        变电运维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大、复杂性程度相对较高,因而在操作实践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同时,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后,容易给电网调度造成直接影响,严重时可引发电网运行障碍或安全事故。在电力行业系统性改革之后,构建了内容相对完整的变电站运维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下,对设备的运行操作形成了环节相扣的操作流程。其中,变电运维作为重要的操作管理环节,既需要做好常态化的全面检修工作,也需要借助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确保检修的有效性,保障变电运维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1、变电运维操作概述
        变电运维以变电站为准,其中涉及到变压器、母线、线路等运维管理对象。按照现阶段的运维管理体系,实施变电运维操作之前,需要先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此类因素包括了载波通信、系统稳定性、雷季运行、中性点接地、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短路容量、负荷、频率、电压、无功与有功潮流、用户供电可靠性、系统运行方式等。尤其是在变压器的操作中通常会受到低压侧负荷的影响,需要实施负荷切换,确保用户正常用电[1]。同时,应该针对其中的母线、直流回路、合环前计算、解环时预防开关误跳闸等问题进行全面剖析。目前操作人员,通常会在操作前制作明细清单,确保变电运维操作的全面性与安全性。
2、变电运维管理要点分析
         变电运维管理要点主要集中于对各类危险点的安全控制。一方面,在变电运维管理时,由于变压器需要通过连接状态才能发挥效用,但是在连接过程中存在瞬时高压产生的问题,容易给绝缘层造成破坏,影响其绝缘性能。如果此类冲击次数相对较多,则会造成绝缘性能的改变并破坏绝缘层,严重时可引发安全事故。因而应该对该危险点进行严格控制,做好对绝缘性能的感应装置监控工作,同时使运维管理人员严格按照防护要求穿戴防护服,控制好操作安全距离等。
另一方面,变电运维中的操作均受到细致的安全操作规范条例限定与约束,运维管理人员在操作中,若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流程化、标准化操作,往往会导致操作失误、错误等造成安全事故。从经验看,此类安全事故较轻时会造成供电效率降低、供电稳定性受损。严重时,则会对运维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设备的运行安全造成直接危害。
尤其在直流回路中,若发生操作不当的问题,会立即造成变电系统故障。从实际运维经验看,直流回路的运维管理频率较高。当自动保护装置的有效控制操作不及时,会造成故障发生[2]。所以,在运维管理中应该针对此类问题实施专业化的技术性管理,确保对此类危险点的有效管理与安全控制。
3、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策略
        当前,在提高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的管理方面,设置了风险管理项。在操作之前,运维人员通常会根据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分类、并结合信息化管理,制定一些较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有效预防各类风险。其中运用的航拍技术、动态采样分析技术、红外热像仪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已经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除技术性的管理策略之外,也应该注重运维管理技术方面的有效运用。具体如下:
3.1以变压器为例
        在变电运维操作安全性管理过程中,变电器处于中心环节,要求对其进行调压处理、充电检查、切合空载等操作。一般在切合空载时,漏电的可能性较大。因而建议采用中性点接地的办法完成对电压的分离,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若存在接地方式改变的情况,则应该设置零序保护模式。具体操作以对中性点保护模式进行顺序调整为准:一是进行零点电流保护;二是将变电器高压侧间隙电压退出;三是保护间隙电流。在此类情况下,电流并联形式的存在容易引发安全问题,所以需要针对三种调整进行具体有效预防:一是针对零点电流保护情况,应该采用母线分别直接接地的方法。二是针对间隙电压退出后空载电压上升高问题进行预防,一般使用电抗器可以预防在此期间形成电流。三是在电压返送(低压侧)过程中,针对电流变化造成的高压侧开关跳闸问题,实施中性点接地处理。
3.2以母线为例
母线的功能是为了接收电压,由于电压来自多个元件,其中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也容易发生工作不细致、人为误差、串联谐振等问题。为了有效预防此类问题,通常采用如下措施:
首先,针对备用母线故障,直接断掉母线、中止运行系统。其次,应该先断电,再进行母线交换,预防换线时跳闸。第三,确保操作顺序的有序性,完成母线交换后,应该先通电,再利用间隔停电办法对其安装情况进行测试。经验表明,检查110kV母线时,应该先进行母线充电工序,再实施间隔供电模式检查,预防瞬时电流增加造成的损坏。完成检验后方可进行全部供电。第四,对于电压互感器的维修操作中(母线附近),要求运维人员先进行断电处理,再切换电压回路,切换时应该注重切换的正确性,预防误操作现象的发生。
3.3以直流回路为例
        保护装置拒动与误动问题,在直流回路操作中容易发生。通常停用直流回路时,一般要求规避直接断电操作,先退出保护机制,再实施断电操作。反之,在通电过程中,则要求先通电,再恢复保护机制。另一方面,通电状态下对断路器进行检修操作,需要预防断路器的损坏问题。经验表明,将其位置设置为“分”,配套进行保护后,再实施拆取工序,可以预防损坏。另外,误接现象在直流电行操作中容易造成寄生回路现象。因而建议严格按照操作顺序取下直流熔断器:(1)取正极;(2)取负极。安装时的顺序相反。从当前的实践经验看,快、准 、狠,精准利落的进行安装与取下操作,能够起到保护绝缘性能的目的,取下熔断器到安装熔断器的时间宜控制在5s后[3]。
3.4以合环与解环为例
        变电运维中的合环与解环操作,于初次合环时容易发生相位偏离现象,因而要对相位角度实施有效控制,一般将数值调整到正常值即可。合环过程中,变压器两端电位差容易发生差异,若对电压差进行人为控制,则宜将其控制在20%范围以内,难度较大时,控制经验值上限为30%,不包括30%。在合环操作中应该对最大电流进行合理预算,针对控制节点电压进行电流控制。
4、结束语
变电运维操作涉及内容相对较多,运维管理中存在诸多危险点。为了实现变电运维各环节的安全操作,应该注重对此类危险点的清单制作。同时,严格按照变电运维安全操作管理规范条例与各项评估考核机制提供的指标,实施精细化操作与全过程安全管理。通过以上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的变电运维操作中,一方面,应该针对每一操作环节,进行全面操作、细致检查,尽可能利用复核的办法,确保操作的全面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应该针对各个环节的操作危险点,先进行检修流程检查,再遵循检修工序设置的顺序实施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柏荣帅.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 数码设计(上),2021,10(1):82-83.
[2]杨卫东.分析当前220kV智能化变电站运维一体化[J]. 商品与质量,2021,12(10):346-347.
[3]杨竣皓.人工智能在变电站运维管理中的应用综述[J]. 通讯世界,2021,28(1):127-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