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丁蕾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在教育系统中,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战水平要求较高。
        身份证号码:13050319901128xxxx
        摘要: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在教育系统中,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战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建筑学教学中全面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优化“工程实训”的教学体系。本文具体阐述了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措施,总结经验,以期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体系;改革实践
        引言
        在新时代,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正面临着大变革,现代专业技术人才强调素质化、专业化和高效化。企业对就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教育的殿堂,是科学技术的发源地和专业人才的孵化地,在技术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创新型研究的主要阵地,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和未来专业技术能力的塑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平台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我国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教育中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平台具有自身特殊的积极意义。在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化经济的引导下,社会需要大量应用型的实践型人才。社会越发注重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这促进了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国家教育局明确指出:高校需要建设具有现代化特色的教学体系,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对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尚且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相关高校需要充分发现产教融合对于工程课程教学创新的积极意义,针对性地开展改革措施。通过以市场化为导线来不断加强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在过去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中,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样会受到严重的遏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教育中也无法得到有效地培养。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行为下的就业需求,让学生针对性地提升专业能力,将使得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强度。
        2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的不足
        2.1培养目标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工科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指当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具有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起来进行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对方案的可行性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的能力。工程训练课程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是应该培养具有一定工程实践技能、工程知识和工程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否则,学生毕业后将不能胜任各行业对相关人才的技术需求。另外,全校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如机械类和文史类的学生,培养目标只是在学时长短上进行区别和划分,忽略了不同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的区别,教学效果不显著。
        2.2各工种独立授课及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
        工程实训时,每个实训工种几乎是相对独立进行的,导致学生没有了解或掌握一个工程实训典型案例或工业产品完整的设计制造过程,因而在授课内容以及实际操作上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发散的,操作是机械的,在实践中没有对工程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和认识,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导致其毕业后面对相关工程问题时无从下手。


        3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
        3.1准确定位及动态调整培养方案
        近年来,在建筑学专业中,我国一直以如何改变教学理念、如何体现教学地域特色、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探讨,并将“时代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确定“时代需求和技术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社会需求和地域特色的教学定位,全面落实学校“培养具有全球化和地区化双重视野、适应地区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适时、动态地调整培养方案,适应时代需求。近年来,在高年级增加施工图设计训练,开展建筑师职业教育、BIM课程等方面的知识拓展训练,使建筑学毕业生受到就业单位的欢迎与肯定。
        3.2加强目标化管理
        目标管理是基于科学管理和人际关系两种管理理念,把目标作为管理方式。目标管理模式注重最终成果的管理制度,基于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外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设定最终目标,通过混合式的管理方式,通过最初设定目标来判定工作成效。这就要求管理者注重“目标定向”,以设定最终目标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突出目标的功能和价值。第二种作为本质上的激励性质的管理模式。目标管理作为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第二种管理模式突出激励对任务完成的作用,高校以一种激励性质的管理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化被动为主动,以积极的责任态度完成设定目标。以目标为核心,不断朝着目标前进,这也成为教师教学的动力。对于目标管理方式具有层次性、可接受性以及可考核性。高校学生在如今社会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下,针对其学生管理工作有着特殊的新要求。在学生管理建设中做优做强,为社会起到积极带动作用,就需要在目标管理中时刻注意配合工作,落实好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改革的合理性、科学性。
        3.3注重过程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的改革与提升,也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求。构建专业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1)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要上质量,人才建设是关键。①针对专业特点,与学校人事部门沟通确定一套有利于建筑学学科发展的定编定岗和招聘办法,引导教师重视设计实践研究和设计教学研究;②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双向合作,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将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与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结合起来。(2)教学体系配套。①强调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避免学术上过度的集权化倾向;②强化低年级班主任责任制度,发挥专业教师的引导作用;③完善教学配套设施,并逐步建立起旨在加强年级间交流的鼓励机制。(3)质量全面监控。①建立实践信息反馈制度,及时与实训基地沟通交流;②建立实践信息反馈制度,了解学生对建筑专业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并适时进行教学调整;③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探讨,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商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对策。(4)规范考核体系。①确定合理的教学评价内容和范围。评价指标中纳入老师的教学内容、态度、教学方法和手段和个人素养,并把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也纳入评价指标;②以分散时间考核与分层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开展实践教学的考核。分散时间考核是以学生在课堂、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的表现为主;而分层考核则由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如实的评价,根据学生每阶段中的表现给出评定,最终成绩以此综合给定。
        结语
        在建设新时代工程实训教育教学体系中,需要学校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和社会、企业的需求引导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为目标,通过对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训教育体系的优化建设,改革落后的培养建设方案,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始终围绕工程教育教学的任务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尝试、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俊明,张思英,胡隽.基于“工程实训”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0):229.
        [2]田波,吴雅君,孙冰.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