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学生党员的组织认同现状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高旦琼
[导读] 摘要:本研究通过自编量表,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对宁波市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认同进行研究,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从党组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新媒体舆论三方面提升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度。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宁波  315336
        摘要:本研究通过自编量表,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对宁波市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认同进行研究,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从党组组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新媒体舆论三方面提升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度。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和精英群体,学生党员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棒人,是改革创新的主力军。随着高校扩招学生党员的人数在近几年也随之上升,但是配套的学生基层党组织力量却没有与学生党员的增长规模相适应。组织认同作为个体对其所处环境中某一集体目标的角色认知,通过提升成员的组织认同,从而提高组织的声誉、凝聚力和竞争力等。本研究以组织认同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党员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认同现状,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提高学生党员凝聚力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根据学生党员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以Mael和Ashforth的组织认同测量量表为参考,设计了自编的认同量表,问卷分为基本资料和认同状况两大块,其中认同状况分为认知、情感、行为3个维度,每个维度5题。
        本次调查以6所宁波市高校在校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发放问卷420份,最终回收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75份。
        二、结果分析
        1.认知维度分析
        在认知维度上,总均值分值为3.83,表明学生党员对党的基本情况认知程度较高。其中在题项“党的组织结构”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两个选项得分均值最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得分次之,对“党的历史”的得分最低,均值仅为为3.12。由此可见,学生党员虽然对党的基本知识面认知程度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
        2.情感维度分析
        从情感维度来看,总均值分值为4分,其中在题项“作为一名党员(预备党员)我感到自豪”得分最高,分值为4.68,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自己的党员身份有着非常积极正面的情感认同。“我对自己未来在党组织内的发展有信息”和“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我感到很满意”两个题项虽然均值得分分别为3.57和3.62高于平均分,但是与同维度内其他三个题项相比较,学生党员对于未来的自身发展仍然有所忧虑,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关怀还有改善空间。
        3.行为维度分析
        在行为维度层面,除题项“我经常关注党内政策变化”外,其余四个题项均值在3.5至3.9之间,从低到高分别为“我经常与党组织内部其他成员交流”、“当个人意愿与党组织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会服从党组织”、“我时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行为”、“我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从实际内容来看以上4个选项均围绕学生日常生活,而“关注党内政策变化”这一题项受学生了解时事途径、关注点不同的影响。
        4.样本总体组织认同状况描述分析
        通过对375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后发现,大学生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认同均值为3.78,情感维度(4.00)>认知维度(3.83)>行为维度(3.52)。由于分值与组织认同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总体来看,宁波市高校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度比较高,位于中上水平,三个维度之间任一要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要素变化。通过对样本的基本资料与组织认同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不同性别、年级、学历程度的学生党员对组织认同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三、宁波市高校学生党员组织认同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党组织建设方面不足
        在情感分析维度上,“我对党组织的关心感到很满意”的得分明显低于平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党组织对于学生党员情感方面的维护与建设都是欠缺的。这种欠缺表现在平时缺少党组织团建活动,个体间交流机会少无法深入了解其情感心理发生的变化,无法及时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产生了疏远的心理,这明显不利于党员对于党组织的归属感建立。党组织活动往往是重大的会议,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内容略显严肃而枯燥,不利于发展党员之间的关系,个体对于党组织之间的交流仅仅是工作上的往来,没有缔结情感上的联系,这自然降低了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偏差
        大学生群体尚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经过社会的历练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处在象牙塔的校园环境下很难接触到磨练心智的事物;另一方面,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他们的思想体系的建设才刚刚开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尚在形成阶段。面对各种思潮云涌,大学生往往缺乏判断力,若是被一些所谓的“思潮”所裹挟,造成思想上的认知偏差,进而影响对党组织的认同。
        (三)网络环境的纷繁复杂性
        每当出现社会性议题或事件时,大学生群体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来参与讨论,表达自身看法。但是,网络的低门槛使得非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网络暴力现象。尤其出现某些社会不公事件时,在真相还未明朗阶段,网络上一些似是而非的声音趁机散布不实谣言,使得某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而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党员思想不够坚定,容易被一些极端言论撺动情绪沦为乌合之众。
        四、宁波市高校学生党员组织认同现状的建议
        (一)建设完善高校党组织队伍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建立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在管理上需要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去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个党员着想,积极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调整与优化内部的组织结构,选择一些良好品德的教师人才加入到党组织的队伍中来共同建设。在人员选拔上需要严格按照党员的选拔标准来进行,不仅包括学习与生活方面,党员的品德是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否忠于党,是否坚守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都要对申请人进行长期观察。在当前的高校学生群体中,一些学生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申请入党,动机不纯又如何做到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要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其“领头羊”作用,更要组建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在当前高校教学氛围里一直有这样一种现象,思政课作为必修课因其内容枯燥令大部分同学对这门课不加以重视,这样的想法也存在于部分学生党员当中。思政课所传授的关于人生、关于理想、关于价值的问题是我们需要一生去学习与思考,如果价值取向遭遇不坚定倾向,则会产生内心的迷茫,打破与世界正当相处的秩序。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当代依然经久不衰,必然有其先进性。创新授课方法、丰富课堂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适应现代教学潮流,点燃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注意力,输出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们避免走更多弯路,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在前期培养学习阶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全程,使党的价值观时刻熏陶着未来的学生党员。
        (三)善用新媒体掌握舆论话语权
        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它的即时性令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但是当出现负面新闻或是假消息时给后续处理也带来了难度。面对这些现象时,党组织需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及时回应问题,澄清谣言。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新媒体的即时性所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除了被动解决问题外,更要主动加强宣传掌握舆论主导权,在不同类型平台上拓宽宣传形式,令学生党员加深认知,在情感维度上提升对党组织的认可。
        结论
        组织认同是个体对所在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种数据化呈现,对学生党员组织认同现状的解读,不仅指向当前所在的基层党组织,亦是对未来的党组织建设有所参考。
        党组织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对学生党员而言哪些因素对他们的组织认同产生影响值得进行深度研究,本文只是基于小范围内的调查展开的初步分析,在理论探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如何提升建构学生党员的党组织认同无疑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