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王焕玲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绿化项目越来越多,农艺师在城市绿化建设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箕山镇人民政府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274601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绿化项目越来越多,农艺师在城市绿化建设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的培养作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院校已相继启动。要实现卓越农艺师的培养目标,必须汇聚优质教学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并建立完善的农科教结合的实践实习基地。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艺师;培养
        引言
        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植物生产专业类下设的一个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综合性很强。植物保护专业不仅与种植业中的作物学、园艺学等紧密相关,还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是从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着手培养人才,使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水平,为新形势下农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1农艺师的概述
        农艺师是农业系统职称的一个级别,是指在农业方面的技术掌握者,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园艺、食用菌、中草药等良种选育,并且能够对优良品种进行引进、繁殖、栽培、生长调节等农业生产工作。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农艺师主要负责城市的绿化工作,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改善城市的环境污染,平衡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农艺师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并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对于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并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绿化计划和指导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农艺师职称的获得,需要通过国家规定的相关考试,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比如参加当地1年以上的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工作,或者是参加1年以上的优质、高效、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转化、推广等工作。农艺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具有园林规划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拥有丰富的绿色城市建设经验,可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当前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的现状分析
        2.1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使得很多学科重科研轻教学,教师教学热情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填鸭式教学”成为了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创新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教学改革功利化、形式化让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缺少技能培训,使得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效果与生产实际无法有效结合,满足不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2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包括四方面内容:(1)校级公共课、基础课;(2)专业课;(3)选修课;(4)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校级公共课、基础课及专业课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公共课和基础课占了相当学分,使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选修课的设置理论上是弥补公共课的不足,通过给学生提供多学科综合性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启迪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在真正操作时,由于师资及教室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导致学生主观自愿想学习的课程选不上,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挑选剩下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践内容和时间上也表现出弱化现象,由于实践实习经费不足及缺乏对实践教学有效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学过程、内容及结果评价基本由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确定,缺乏各个层面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导致实践教学内容不充实、过程简化、教学效果不佳。制订教学计划时由于条件限制和人为因素,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较少,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涵盖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全部实践能力培养范围,达不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目的。


        3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策略分析
        3.1建立系统的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实践能力,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是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分两个部分:一是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二是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植物保护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向农业基层、农业生产一线进一步靠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设置三个具体的目标,即知识获得目标、技能训练目标、素质培养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把握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教学目标。在知识获得目标体系中应了解国情、省情、农情,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熟练运用农业生产技术;在技能训练目标中培养实践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同能力、创新能力;在素质培养目标体系中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应包括以实验课为主的实验教学系列;以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为主的实习系列;以专业劳动为主的劳动课系列;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的社会实践系列。在实验教学系列中,实验课的设置要充分体现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学特点,体现目标体系的各个要点,并紧密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多样化,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在实习系列中着重设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生产的现状,培养学生面对生产实际、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实践系列让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进一步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内容,为确立人生目标和工作目标奠定基础。
        3.2优化卓越农艺师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优化植物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方案,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合理地确定植物保护专业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设置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课程。另外,植物保护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制定时,可以参考多方面意见和建议,将正确的意见融入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完善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更好地确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方案,继而形成人才培养目标。
        3.3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农科教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实现卓越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意识、知识与训练的培养思路,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等多角度、多方位和多视野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条件的保障。
        一方面积极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加强公共实验中心的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增加实验经费的投入,物价上涨,适当提高原有学生实验经费标准。此外,建设完善的农科教结合实践教学基地是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环节。鼓励学校、学院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这些单位的良好条件完成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农艺师对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农村和乡镇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城市建设和乡镇建设中,都有农艺师的用武之地。农艺师应该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本职工作的作用,改善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等.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贡福海,范守信.论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素质教育的契合[J].中国农业教育,2011,(6).
        [3]赵奎军等.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