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立场的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杨万国1 鲁琴华2
[导读]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
        1.大理大学  2.寻甸县先锋镇人民政府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文化建设人民价值立场的路径是多样的,实现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统一过程。本文通过论述文化建设五方面的基本实现路径,进而解析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   人民立场    实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整体思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p109新时代我国各方面各领域建设的价值立场明确,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基本立场反映在文化建设就是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形成了与其他建设相适应、相协调的建设格局。新时代文化建设人民立场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接续发展的内生旨趣,必须一以贯之。实现文化建设人民价值立场的路径是多样的,实现过程是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统一过程。
        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兴旺发达的科学总方向。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人民文化为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也只有这样的文化才能说服人民,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人的本质就是人本身。”[3]p9-10可见,文化的价值就是要说服人,就是要能够化人本身。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实践的科学,新时代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人民的立场之上,没有人民参与的文化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理论来源和基石,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立场和最终归宿。
        二、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尤其是文化建设人民立场更需要与传统民本思想、爱民思想等赋有人民性特征的思想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一个是不能没有,一个是不能混乱。”[4]中华文化是每一个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文脉基因、是我们时代永保青春活力的能量、是走向复兴之路的内在源泉。随着时代发展,只有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新的形式,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只有懂得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深入民心深入骨髓这一道理,才能真正立住脚跟,再度新生。因此,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一定是使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理念再放光芒,实现文化强国、文明兴国、人文相生。总之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发展了人的精神领域,而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人民中心文化建设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建设。能够用科学理论领路植根民本思想传统文化之中,这是新时代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关键。
        三、自觉形成对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文明成果步入中国大地,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到来给中国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盲目的崇尚“民主与自由”、一味追求金钱、过度鼓吹“美国影片”、年轻人不顾一切追求浅薄文化等。因此,新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决抵御外来腐朽文化,这些腐朽文化与当前文化建设人民立场格格不入,必须予以抵制。抵御或是抵制的关键是要全体人民形成批判性继承思想。随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不断深入,人民需要文化,而且需要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又要看外。”[5]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和个性,我们只有批判继承,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恪守这样的立场和态度,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展现新的更大的辉煌。人民中心才能深度贯穿文化建设的始终,人民在体悟文化建设过程中新时代我国文化不仅仅是立人的,还是宜人的。


        四、必须发挥好文艺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文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是文艺创造的核心力量。对于文化创造发展过程中,主体的好坏直接决定文艺的好坏。在谈到文艺工作要怎样发挥其积极作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的政协委员做了大量工作,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风清正气网络空间等协商议政。”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明文艺工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因此,文艺宣传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人民中心创作创新作宣传,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在主要主体创造人民文化的具体体现。文艺创作和宣传工作者必须是党的、人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主体。换句话,这些主体本身就是人民,并且主体自身要认识到自身是人民这一鲜明的品性。否则创作和宣传只是一味地不加思索地做重复劳动。关键是文化育人效果出不来,久而久之人民文化就难以构成文化人民。
        五、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党始终把文化建设与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立场,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党在文化建设当中起统帅作用的具体表现。需要指出的是,党在文化建设中全面领导不是全面代替,是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有效领导,是尊重文化发展多样性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领导。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有力有效领导下,文化建设人民立场才能进行到底。没有党的全面领导就不能很好执行马克思主义指导、就不能真正实现人民立场的文化建设。因为这是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需要,是由中国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决定的。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全面而坚强领导是保持文化建设人民立场的不绝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立场的实现路径是多样的,文化创新过程中不能一刀切。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文化发展靠人民,人民的发展靠党。所以,建设以人民中心的文化自然也要依靠党的强大领导。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探究分析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立场实现路径道路艰巨、沟谷崎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同心同德、接续努力。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初心和使命”,相信只要方向是科学的立场是坚定的,那么,任凭路再险、谷再深也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吴海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2012年版.
        [4]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求实杂志,2019-04-15.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注释:
        1杨万国,男,白族,1989年5月生,云南南华人,法学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方向。
        2鲁琴华,女,彝族,1991年3月生,云南南华人,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宗教社会学研究方向,寻甸县先锋镇人民政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