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京泰路街道水利站 江苏泰州 225300
水利系统各单位在从事水利工作及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本单位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如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水利基础数据,是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对这些有利用价值的资料进行查找、研究、并加以开发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海陵水利基础数据信息化是海陵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海陵水利基础数据管理现状
1. 重视程度不够。一直以来,海陵水利基础数据分散保存在相应各部门,甚至是个人手中,无法做到统一、集中、安全管理。加之,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没有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归类目录不完整,缺少部分业务档案,其结果就是很多水利业务资料不能及时得到整理、归纳,造成资料缺失等问题,这样直接限制着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2. 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档案收集意识淡薄。而且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年度各项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部门的业务资料没有统一收集归纳整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和基础数据的完整性。相关科室业务人员对相关基础业务资料重要性意识不强,做不到统一保存,存在业务资料缺失的情况。
3. 数据更新不及时。海陵水利基础数据的年度更新,涉及中央、省、市重点工程、城市水利工程、农水工程、应急维修工程等多种工程项目。由于工程项目具体负责实施的业务部门不同,且各部门统计时间节点和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全区水利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甚至造成数据不准确。因此,单位积累了大量有价值但不乏缺陷的信息化数据,形成信息孤岛,其价值大大降低急需统一整理规范应用。
二、海陵水利基础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
1. 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需求越来越高,各行业积极改革、创新、发展大数据应用。因此,运用大数据思维,加快推进海陵水利基础数据库信息化建设步伐,跟上社会发展节奏,是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2. 数据统一管理的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海陵水利基础数据库,将原本留存在各科室、单位互不连通的数据归集在一张网络上,形成统一的数据池,有利于实现对现有水利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科学合理利用成熟的网络云盘技术,还能将数据管理推向一个安全的新高度,也为单位职工提供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利器,整体提高信息化水平。
3.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档案信息化建设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推动水利档案资源实现共享共用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
积极推进传统纸质档案向数字化的转变,建立更高质量的水利基础数据库和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将大大提高水利档案资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基础数据资源协助决策水利事业发展精准化提供了依据,数据库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三、基础数据库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存储载体选择。随着海陵水利基础数据信息化和现有档案数字化,数据库将存储的电子档案数据的数量急剧增长,不仅需要越来越大的数据存储空间,而且还增加了数据存储管理的复杂性,如何合理地利用存储空间来存储这些数据,确保以最低的存储成本来实现档室数据的最佳存储,对于构建海陵水利基础数据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云计算时代,选择成熟的云存储方式,将海量的数据存储在云端的网络空间,利用“云空间”构建水利基础数据库,对文档、图表和整理后的数字化档案按结构分门别类集中、加密存储,对整理后的各类数字化资料实行集中存储分类管理和智能检索提升效率,打造海陵水利内部统一资料库。
2. 电子数据的归集。数据库收集的电子数据包括:电子化的实体档案(照片、扫描件、影像等多媒体数据文件),档案化的电子信息。电子数据需要按照统一格式,规范上传至数据库,便于今后的检索应用。字处理文件,建议DOC、XML或TXT格式;图像文件,建议PDF、JPEG 格式,有特殊压缩参数的要作说明。由扫描仪获得的图像电子档案,对于普通纸质档案来说光学分辨率不低于200dpi,对于照片档案来说分辨率不得低于600dpi;影像文件,建议MPEG 格式,比特率4Mb/S 以上;声音文件,建议WAV 、MP3格式;多媒体文件,信息完整的多媒体文件可直接存储(多媒体文件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及相关参数应一并存储);数据库文件,建议DBF 格式。
3. 数据库内部架构分类。数据库的架构可采用两种分类,一是按照部门分类搭建数据库,每个部门的人员将个人保管的基础数据资料统一上传部门文件夹,做到基础数据及时上传,并逐步将以往的资料充实到共享数据库中,成为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的图书馆;二是按照数据分类搭建数据库。形成完善的水系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服务、监管”两个清单的业务数据等,方便全体人员通过文件名称/类别搜索、全文搜索等快速找到所需的资料,极大提升办公效率。
4.数据库应用管理
要构建与水利高质量发展社会需求相符的、能够共享、可提供参考的数据库,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汇集和存储机制,可以让文字、数字,图形、信息都变成可供应用的有价值的资料。为确保数据库资料的质量,首先,建立“云空间”电子数据归档制度。规定电子数据的归档范围,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归档目录,及时上传相关电子数据,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规范电子数据统计口径和归档格式,要求对涉及水系和水利工程基础数据的业务资料按照统一的要求制作文档、图表进行归档,便于牵头部门汇总更新水利基础数据。其次是明确数据归集使用责任。数据库分类架构完成后,设置不同职能部门不同层级人员对文件的访问及操作权限,规范文件的上传、查阅、下载。设置文件预览水印,防止重要文件泄漏。实时监控记录云盘内每份文件的任何操作,有效防范相关人员对文件的恶意修改、删除等操作。第三,数据归集要充分考虑后续应用。构建水利基础数据库是为了给水利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信息支撑,因此当水利基础数据库逐步完成数据积累,可考虑建议协同平台关联处理数据库各种信息,促进水利行业资源有效积累共享和重复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数据价值。数据归集需要考虑今后数据分析处理的需要,数据必须以统一的格式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归集,方便今后检索、分析、应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