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井梅
[导读] 近年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效益,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政府与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土地管理工作。

        井梅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73300

        摘要:近年来,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土地效益,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政府与各级部门越来越重视土地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理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这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尽可能避免土地整理中的各类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土地整治的实质就是合理规划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对其进行综合改造,来对土地结构和土地用途进行重新区分,以不断提高土地效益。但是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生态系统本身的土壤、植被、水资源甚至是动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整治规划不全面,易减少生物的多样性,简化生态系统结构,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增加我国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土地整治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重视生态建设规划,能够有效解决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城镇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1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土地整治能够增加耕地数量,实现耕地集中连片,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可以提高土地集约化的利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能够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打下基础,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还能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现象的出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较好地发挥资金集聚作用,最终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不断推动城镇一体化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2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采取生物、工程等手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的防护能力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资源整治,重视生态景观的建设,可以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人们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避免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肥力,保证土壤植被的覆盖率,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态建设问题
        2.1土地整治生态建设意识不足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在土地整治上起步较晚,在土地整治理论和实践经验上都还不够成熟,因此,虽然当前我国在土地整治中已经开始逐渐有了工作经验,但是仍然没有发达国家的土地整治体系。一方面,在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由于发展较晚致使在整治的过程中,对土地整治的认知不够全面,缺乏相应的土地整治经验和修复经验,从而在整治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很多人认为土地整治就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和项目,没有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这就会导致在土地整治工作时的核心目标把握不准,相应过程的实施机制不够完善。
        2.2土地整治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当前土地整治工作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资源肥力下降等方面,土壤是进行土地整治的基础元素,在山地或者坡地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必然会改变原来的地表结构,尤其是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过度使用混凝土会使得土地硬化,加大当地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时会造成土壤沙漠化。

不合理的土地整治项目,如使用污染的土壤会造成区域耕地的二次污染,外加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会出现土壤面蚀和风蚀,从而导致土壤质地和结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既会影响农民正常农作物的耕种,导致农田产量降低,也会破坏原本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2.3土地整治对植被和生物的影响
        部分管理者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荒地或者拆迁用地的土地整治过程中,过度开发土地资源,首先就会破坏该区域原有的植被覆盖,改变原有生物的栖息地,外加不合理的矿山复垦会降低区域原有的抗震抗灾能力,使得生态环境结构出现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使得生物多样化降低;土地规划不合理,过度的土地整治会导致当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深,人们又忽视对生态景观的设计规划,导致生态建设跟不上土地整治的步伐,就会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改变区域原有的土壤、植被、水质和生物圈,从而影响该区域的气候环境变化,造成原生或次生植被数量减少或退化,并且出现争夺水源问题。
        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解决对策
        3.1逐步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建设
        要想使土地整理中的各项生态环保问题得以解决,项目实施期间就要逐步加强生态环境设施建设。需要实施土地整理的负责人要能够认识到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并集中各方资金、力量来购置相关环保设施,多措并举保证在耕地质量提升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促进土壤环境质量的提升。要求凡是参与到土地整理工作中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内容来避免土壤污染,并通过不断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投入,来促使各项土地管理工作中的生态保护措施落实。
        3.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土地整治过程中融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制定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标准,合理评价生态脆弱程度等级,建立项目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考核,长期跟踪并记录验收通过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估报告,对不合格的生态工程要加大处罚力度,督促其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后的生态环境评价等级要高于整治前;根据生态功能区定位,采用生态学的原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合理考虑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的情况,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3.3加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在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拓宽自身的思维模式,取长补短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整治技术,利用集成先进的技术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对生物多样化的保护力度;面对工业化企业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硬化设施严重的情况时,可以采用适当的控制技术和管理条件,来合理控制企业的排污以及化肥、农药的使用;重视对土壤中微生物的保护,增加河道与周边植被的水汽循环,降低土地整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加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都在持续发展地背景下,土地政治工作中地生态建设已经受到了国家和人们地高度重视,成为了我国现在重点开展地一项工作。在土地整治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强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生态建设意识,通过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方式来加强我国土地整治工作质量,在实践后发现我国土地整治中出现的生态建设问题,在通过完善的生态建设体系进行问题地分析并加以解决,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束应成.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20,(6):62.
        [2]崔全红.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