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边坡生态修复发展趋势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9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6期   作者:王明
[导读] 随着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边坡生态修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王明
        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的日益重视,边坡生态修复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在对深圳市大量既有边坡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边坡防护的发展阶段及主要问题,并提出对深圳市边坡生态修复发展的趋势判断,以推动边坡生态修复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境基材;景观营造
        
        0 前言
        经过四十年的城市发展,深圳市已由经济特区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新的定位需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发展,在完善生态环境上做进一步探索。边坡作为最主要的城市立面之一,其生态修复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文章主要对我市边坡防护发展阶段、现状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趋势,为边坡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1 深圳市边坡防护发展阶段浅析
        通过对深圳市不同时期的工程边坡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硬质防护阶段
        以盐坝高速公路为典型案例,项目建设时采用开山石进行护面处理,对坡面防冲刷处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大面积的硬质护面留下了大量创面,不符合建设绿色公路、打造品质工程的要求。此后对硬质护面措施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护面上开设窗孔,通过对窗孔绿化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进一步减小圬工面积则演变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骨架护坡,但窗孔及骨架内存在冲刷问题,彼此独立不连通,圬工痕迹明显,整体生态修复较差。
        以圬工结构为主的硬质防护虽满足了坡面防冲刷需求,但未能解决深层的稳定问题,也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防护需求。
        第二阶段:强支护弱修复阶段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单纯的坡面防冲刷措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工程需求,此时以锚杆格构梁为主的措施以其支护效果良好、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在边坡工程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迫切解决了大量安全问题。但随之带来的工程痕迹越发严重。与之配套的生态修复措施主要是在格构内采用简单得复绿,植被在进行演替过程中受分格限制,只能靠格构内仅存的生境基材进行生长,在长期的冲刷淋滤作用下,肥力不可持续,经过一定周期后植被生长出现退化情况。
        以锚杆格构梁+简单复绿为主的强支护弱修复措施,主要解决了边坡深层的稳定问题,满足了工程安全需求,但工程痕迹明显,缺乏整体的生态修复考量和景观美学设计。
        第三阶段:支护与生态修复一体化阶段
        从解决表层防护,到深层支护,再到建设绿色生态道路,生态理念日益深入。边坡工程的未来的发展,必定是支护与生态修复一体化的发展,在解决深层支护的前提下,引入生态修复设计理念,营造不同程度的生态景观边坡环境,给城市一个美丽的立面和环境。
        2 深圳市边坡生态修复现状主要问题分析
        深圳市边坡工程主要停留在强支护弱修复的发展阶段,边坡生态修复理念淡薄,主要以复绿为主,常用技术有客土喷播、挂网喷混、植生袋等,通过调查,我市边坡修复现状主要问题如下:
        (1)未能形成与本地气候适应的生境基材
        深圳市气候主要以强台风、强降雨为特点,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966.3mm,台风季节年平均82天,最长为174天(1974年),历次台风登陆和影响都含带来强降雨或暴雨。受气候条件影响,坡面营造的基材受雨水冲刷,基材损坏严重,植被发育较差很难与周边山体林地形成融为一体的植被。
        (2)未能形成本地化的植物体系
        深圳市现状边坡常用的植物种类以狗牙根、银合欢、金合欢等为主,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未对植物进行严格遴选,未根据边坡的高度、朝向、地质情况等条件选择合适的物种,也未根据植物演替规律划分先锋物种和本土物种。边坡植被总是出现物种单一、杂乱无章、植被逐渐退化等情况,这与深圳市边坡生态修复未能形成本地化的植物体系有关。


        (3)现有技术不能满足日益强烈的质量要求
        深圳市委将2017年定为“城市质量提升年”;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持续打造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扎实开展“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20年国务院把深圳定位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需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发展。作为城市最大的自然立面,边坡一直受生态修复技术所限,未能有效打造。现有的修复技术已不能满足日益强烈的质量要求。
        3 深圳市边坡生态修复发展趋势分析
        为解决我市边坡生态修复的迫切需求,满足城市建设高质量的要求,我市建设各参与方对边坡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摸索和对新技术的引进,如植被混凝土技术。但新技术要与在深圳市本地契合应用并推广,都需要经历引进消化和改造提升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引进消化阶段
        1)基材配比应根据本地气候及地质条件进行调整
        深圳市本地气候和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特点,引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应对生境基材的配比进行调整。配合比的调整都需要根据深圳市本地特点做一定的实验和试验段工程,来观测不同配合比的适宜性,挑选最佳的配合比。
        2)生境基材组成材料及植被配置进行本地化调整
        对生境基材成分进行本地化处理,比如为了增大基材的孔隙率,需要在基材中掺入有机物料,本地这些材料较少,但我市每年因为台风修剪树枝,这些绿化废料每年都耗费大量的费用进行处理,可以在基材中掺入树枝粉碎沫替代原有材料,从而达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
        边坡的生态修复是个多方位立体工程,针对边坡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植被物种。因此,植被的本地化调整和全方位的配置,也是我市边坡的生态修复在技术引进后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边坡生态修复应进行针对性差异化设计
        我市对边坡的生态修复设计未根据边坡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不同的地质情况需要采用的措施不一样,不同的坡率对基材的附着能力也不一样,不同的朝向对植被物种的选择也是不一样。只有根据边坡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差异化设计,才能把生态修复工作做好。
        第二阶段:改造提升阶段
        在对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引进消化的基础上,提出我市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以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生态修复去工程化技术研究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我市边坡工程痕迹过于明显,缺乏城市美感。因此如何做到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有机融合,既保证工程安全耐久,又能为生态修复创造良好的空间,同时覆盖人为工程痕迹,是急需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2)生态修复景观营造工法研究
        对于城市边坡而言,只恢复到自然生机还不够,需要根据所处地段背景对边坡进行景观营造,以匹配不同的地段特性。我市对坡面常规的做法主要采用工程的手段进行景观营造,造价昂贵,养护困难,不持久不环保,与自然生态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采用生态修复的技术基础,如何对城市边坡进行景观营造,构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值得细细研究。
        3)生态修复自动化监测及养护技术研究
        边坡生态修复的长期可持续性需要对生境基材和植被演替进行长期的观测。考虑到技术的发展,建议对生境基材进行自动化监测(简称“生境监测”),监测结果通过传感器实施反映到处理系统,指导养护系统进行水肥补给,通过边坡的生境自动化监测及自动化养护技术配套,精准判断边坡实时情况,深圳的边坡将不仅生态美丽,而且智慧智能。
        4 结语
        为积极推动深圳市在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方面的探索,积极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我市边坡防护在经历了以圬工结构为主为硬质防护阶段和以锚杆格构梁+简单复绿为主的强支护弱修复阶段后,必然进入支护与生态修复一体化阶段。
        深圳市边坡生态修复现状主要存在未能形成与本地气候适应的生境基材和本地化的植物体系,现有技术未能满足日益强烈的质量要求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边坡生态修复技术进行引进消化和提升改造,同时我们应在生态修复技术基础上,积极开展去工程化研究、景观营造研究、自动化监测及养护技术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文年,夏振尧等.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2]深圳市水务局.华南岩质边坡工程绿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