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5期   作者:  王德夫
[导读] 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堤防的建设,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
        王德夫
        白沙黎族自治县水务事务中心,海南 白沙黎族自治县 572800
        摘要:目前,我国不断加大对水利工程堤防的建设,在该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水的现象。为此,施工人员需采取有效的技术,将其应用在施工中,加强对渗漏现象的处理,完善施工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分析,并不断研究施工的防渗技术,有效促进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下面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社会能源需求正在逐年增加,使得水利项目不断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规模、修建数量十分可观。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属于利国利民的一个建设项目,不同的水利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例如,一些水利项目主要用于抗旱,而另一些项目主要用于灌溉。因此,本文将阐述水利工程堤坝防水施工技术的相应内容。
        1水利工程提防防渗施工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我国水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我国人口数量极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水资源也是人们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最基本的需求要素,但是大部分的水资源都是以比较原生态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为了能够让大部分水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需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堤防防渗工作。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有必要及时对堤坝进行防水处理,避免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采用防水堤防施工技术,保证了水利工程的质量,保证了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2水利工程渗水原因
        不同的因素会导致水利工程堤坝的渗漏问题。有许多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使用产生了许多经济和社会效益。可见它在行政开支上节约了不少,在选购建筑材料和施工机械时,所选的原材料和施工设备能够满足对建筑质量的影响。同时,施工前制定的施工计划也会影响施工质量。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计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会出现一定的堤坝渗漏问题。例如我国某水电站的堤防防渗施工案例。大坝蓄水后,隧洞由于受到水压的干扰,施工缝隙出现了大范围和大面积的渗水漏水的情况。由于大坝的建造面积庞大,施工缝在出现渗水漏水情况时会对周边的施工设施和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所以后期的修补工程较为庞大,为了能够保证最大程度地补救水利工程缝隙的漏水情况,建筑工程师需要改变液浆的注入方式,在对具体的某一缝隙的洞口进行灌浆时需要把周边其他的隧洞孔全部打开让其起到减压的效果,同时在使用CGF类灌浆材料时需要保证其在空隙内的流动作用和保证其的流动速度,让CGF类灌浆能够流动到洞口的每一部分,保证渗漏修补工程的完成度。而水利工程一般在两到三米之间,同时采用装饰材料制成,对于地面也有木板地、大理石地、瓷砖地等几种铺设材料,目的是为了舒适美观。从建筑强度而言水利工程一般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制成,而水利工程在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下,某些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建设,只使用普通的砖石进行搭建工作既可。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使用性质不同,所以在顶棚的设计、地面设计及建筑强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区分。
        3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它除了能够保证本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之外,还具备降低洪涝灾害负面影响、避免农田被毁等诸多功能。近几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规模和修建数量不断提升,这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助推力,但同时各种质量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又以水利工程渗水、漏水问题为甚。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大幅度下降,最终使之失去应有的作用。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必须合理利用堤防防渗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3.1劈裂式灌浆技术
        施工前调查坝身的曲直情况,之后通过钻孔形式(分为梅花型钻孔、直线型钻孔,多数施工中采用直线型钻孔),在坝顶部钻孔,孔洞之间保持3m间距,孔洞与堤外肩保持1.5m间距。钻孔深度与堤坝高度有关,灌浆以少量多次为主,不可一次多灌,由上到下进行灌浆。

在灌浆施工前注重泥浆稠度,控制泥浆用量,减少串浆、鼓包、冒浆等现象发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用浆质量。这种方法可在坝身形成防水帷幕,大幅提高了防渗性能。
        3.2灌浆加固
        采用灌浆加固方法可以强化整个堤坝的承载性、抗渗性。在施工中,首先需要确定渗漏的部位,对渗漏周围进行凿孔,将孔槽内的杂质清理出去,将注浆管插入孔槽内,灌入高强度水泥,直至不产生气泡为止,在浆液中可以掺入一定量的防水材料,提升抗渗性能,更好地封堵缝隙。
        3.3防渗墙处理技术
        3.3.1高压喷施方法
        这种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应用难度比较低,可节省施工成本,同时提高防渗效果。利用高压喷浆机械设备,喷施水泥浆,同时可以搅拌土和砂砾,利用高压冲击力搅动覆盖物,水泥浆凝结后可以形成防渗墙[2]。
        3.3.2自凝灰浆法
        自凝灰浆法还处于研究阶段,相关技术不够成熟。在施工前将缓凝剂加入水泥浆中,自凝灰浆凝固后可以形成防渗墙。在施工中如果需要造孔,在自凝灰浆凝固前,进行有关造孔工作,降低造孔活动对防渗墙性能的影响。
        3.3.3水泥搅拌桩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利用水泥搅拌桩法充分搅拌水泥和土,在搅拌中,水泥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水泥和土得到了充分融合,通过凝结形成防渗墙。利用水泥搅拌桩法,可以填充土质地基,从而使防渗墙防渗效果得到保障。在水利堤坝工程中,广泛运用此种方法,一方面提高了防渗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地基质量。
        3.4复合土工膜技术
        常用的土工膜包括无纺布和塑料薄膜。随着技术的发展,聚乙烯等土工膜在水利工程中也被广泛应用。为提高堤坝防渗效果,还可以利用乙烯乙酸改性沥青混凝土膜或复合土工膜。复合土工膜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和防渗性,且质地较轻,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渗漏问题的不同原因,利用针对性的复合土工膜类型。
        3.5水平防渗处理技术
        目前,水平防渗处理技术有临水截渗技术、透水压渗平台技术和反滤沟导渗技术等。其中,反滤沟导渗技术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背水坡的渗水情况等,为了提升节水效果和提高利用率,采用这项技术时需要协调背水坡溢出点的高度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坡面的稳定性。透水压渗平台技术施工难度较大,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技能较高,施工前需要对整个坝体进行观测。在具体应用时,需要简化施工工程量,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临水截渗技术在大多数场所的应用改善效果均较好,特别是针对持续出现的渗漏问题。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准确掌握堤坝整体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渗水、漏水等问题,充分利用防渗技术进行施工,则能避免这一巨大的质量风险,延长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和加强稳定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以现有技术为基础,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结合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等,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争取找到更有效、更便捷的防渗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玉明,张进民.基于渠道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20,40(10):193-194.
        [2] 朱自强,梁继花.浅谈农田水利防渗功能渠道工程的维修养护[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121-122.
        [3] 杨建国.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探析[J].南方农业,2020,14(11):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