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滨
身份证号码:37092219801105****
摘要:建筑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是基于人们生存、居住需求而产生的刚需行业。无论是人们的生活居住,还是工作生产,大部分活动需要在建筑室内进行。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决定着人们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逐渐融入了高新技术的应用,建筑功能也不断增多。地下室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极易发生渗水漏水情况的部分,为有效提高地下室防水效果,就必须针对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不断改进与创新。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中都会设计地下室以完善自身建筑功能。地下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渗漏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地下室的使用体验,同时还降低了建筑工程整体品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各建筑工程都开始重视地下室防水工程,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防水工程施工技术体系。但由于地下室防水施工活动是比较复杂的,相关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多阻碍。为此,文章对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充分发挥这些技术的应用成效。
1地下室渗漏水主要原因
地下室混凝土薄弱部位是渗漏水多发部位,产生此类病害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材料方面:①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佳。由于防水材料生产厂家门槛不高,在防水材料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很多防水材料的使用性能往往达不到施工规范要求,材料不合格或采用的材料不合理,都会影响防水效果。②配合比使用不合理。目前,一些工程无法准确采用计量工具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配合比进行各类原材料用量的配置,有时会出现砂石用量多、或水泥用量少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③混凝土坍落度偏大。在大量工程实践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偏大现象极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用量过多,运输距离太长导致混凝土含水量下降,混凝土离析等情况发生。
2)设计方面:①后浇带、伸缩缝留设部位不合理。在施工中为了合理利用地下室的其他建筑功能,无论是墙的长度,还是板的长度,很容易出现伸缩缝间距过大等情况。②细部设计不合理,薄弱环节未加强。在地下水作用下,柔性防水层薄弱环节很容易被切裂,从而破坏整体柔性防水层,出现渗漏水现象。③地质勘察报告研究不充分。施工前,未充分考虑地下水文情况,导致部分梁板式地下室结构中,底板混凝土承载力过小,或出现设计刚度不够等情况。
3)施工方面:①混凝土结构不严密。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振捣不充分,很容易出现麻面等问题,甚至会产生漏水通道,进而影响整体防渗效果。②墙体配筋多。高层建筑地下室项目中往往存在大量墙体配筋现象,这种情况下,同样会形成渗水通道,产生渗漏水问题。
4)管理方面:①养护不及时。振捣施工后,未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导致混凝土收缩,出现干缩裂缝。或者没有按照施工缝的作业要求进行新旧混凝土接茬部位养护施工。②养护不合理。地下室多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水泥水化热作用下,混凝土温度变化加剧,很容易产生混凝土裂缝。
2工程实例
某住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0.7万m2,分为地上和地下,其中3#的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109万m2,对地下车库进行防水施工,根据规范要求,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底板采用空铺反粘法,地下室侧墙和地下室底板均采用湿铺法。
3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
3.1防水材料选择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防水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工程中,地下室防水卷材采用的均是反应型防水卷材,该卷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隔离膜、维罗朗交叉叠压膜高分子片材、CPS反应黏密封胶。其中,CPS反应黏密封胶是核心成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该成分可以与现浇混凝土或水泥凝胶发生反应,形成反应密封层并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基层开裂变形对防水卷材的不利影响,使得防水效果更加持久。反应型防水卷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预铺反应型防水卷材,另一种为湿铺反应型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预铺反应型防水卷材直接接触混凝土垫层或砖模,接头处充分发挥沥青基的自黏性,交头宽度通常保持在80mm以上;湿铺反应型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需直接在基层上铺贴素水泥浆,接头处充分发挥沥青基的自黏性,交头宽度通常保持在80mm。
3.2平面空铺法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先进行弹线并准确定位,然后采用平面空铺法对第1幅卷材进行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反应黏结层,再对其位置进行仔细的核对,核对无误后开始空铺第2幅卷材。反应黏结层面隔离膜需要在搭接前撕去,搭接时采用干黏搭接的方式,利用压辊挤出搭接边的气泡,并将卷材搭接边压实黏牢,严格控制搭接的宽度,通常情况下,要求保持在60~80mm。
3.3承台、地梁沟湿铺法施工技术
采用湿铺法进行承台以及地梁沟施工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第一,进行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全面清扫,将其表面的浮浆、尘土以及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基面。第二,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水泥浆,水泥浸泡在水中15~20min,然后利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通常搅拌5min以上。第三,根据基层平整度进行水泥凝胶的刮涂,刮涂的厚度应控制在1.5~2.5mm。第四,进行节点细部处理。第五,撕开隔离膜,铺贴防水卷材,同时还应合理地搭接,长边搭接宽度一般保持在50~80mm,短边的搭接宽度一般保持在80~100mm。第六,进行防水层晾晒,晾晒的时间需要根据环境温度来确定,温度越高,晾晒的时间越短,同时应禁止防水层暴晒。通过晾晒,可使得水泥凝胶达到规定的强度。
3.4侧壁防水施工技术
在侧壁防水施工过程中,完成基层处理以及水泥浆的配制以后,开始刮涂水泥凝胶,根据基层平整度,黏合剂刮涂厚度一般保持在1.5~2.5mm,并且要严格控制刮涂的宽度,通常情况下,要比卷材的长边和短边各宽出300mm。然后在基面上合理地铺贴已剪好的卷材,撕去隔离膜后,既要在墙面铺设防水卷材的位置刮涂水泥凝胶,也要在卷材黏结面上涂刮水泥凝胶,由2个施工人员将卷材放在待铺的墙面位置。在搭接相邻卷材时,采用平行搭接的方式,上下卷材的隔离膜需要在卷材长、短边搭接时揭开,严格控制卷材长边和短边的搭接宽度,长边一般为50~80mm,短边一般为80~100mm,完成搭接以后,利用水泥凝胶进行密封。为了使卷材完全贴合在墙面,还需要利用软橡胶板,通过刮压卷材排除其中的空气,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节点细部处理。具体需要严格遵循节点构造图的要求,如施工缝、阴阳角等部位需要进行加强层处理,以保证防水效果。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要不断研究防水工程施工技术,重点关注施工材料、混凝土配比、防水材料等方面,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基层表面和各部分防水施工工作,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水质量和使用寿命,有效控制建筑单位成本投入,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姚亚东,王俊锋,王道春,等.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原因与防治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149-150.
[2]严晓松.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1):208.
[3]郑衍慈.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5):194.
[4]程怀智.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