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深
山东同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21世纪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开始大幅增长,桩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随之凸显。这一技术能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并缩短工期。为了达到科学的应用效果,应针对建筑桩基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明确其应用细节。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桩基施工技术,然后深入研究技术类型与应用细节,最后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类型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桩基施工技术水平的影响。桩基施工过程中,现场人员技术的熟练度、经验的丰富度,将会直接决定工程是否能够有序、安全的进行。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把控桩基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并且引进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监管机制,才能打牢工程基础。桩基施工技术的合格,可以避免工程项目事故的发生,使建筑企业稳步发展,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事业发展。
1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桩基施工的质量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具有重要影响。灌注桩是应用广泛的桩基技术,具体作业程序是直接在设计桩位上开孔作业,得到截面为圆形的成孔,放入预制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特征,可在施工现场直接实施作业,成本投入较低、结构简单、机械化程度高,这些优势特点使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项技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人为因素对实际施工产生较大影响作用,作业疏忽会造成缩颈、断桩等质量问题,同时也会使工程受到经济损失。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应确保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在作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地的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影响因素,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具有特殊性的施工场所,可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桩体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等缺陷问题,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为后续工序的施工奠定基础。
2浅析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2.1施工顺序的合理确定
在具体施工中,要想让桩基施工技术得到合理应用,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需求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进行工程方案的合理制定。如果实际条件可以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应尽可能通过先浅后深的顺序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越深的桩孔会有越大的施工难度,所以先对比较浅的桩孔进行施工,可有效提升部分土层的稳定性,减轻深孔施工过程中所受的泥土压力。如果施工作业在含水层内,就需要先对上部的桩孔进行钻孔施工,待完成了上部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再将实现预留出的一小部分未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桩孔作为排水井,以此来为其他桩位的后期施工提供足够便利。
2.2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是当前主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了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施工团队需要在灌注流程中注意相关规定。例如,桩体本身存在使用年限的规定,如果用了过期桩体,便会严重削弱桩基的施工效果。因此,建设团队应在开始灌注桩施工前,检查桩体的应用年限,以便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同时,灌注桩需要应用保护壁进行处理,使其能与钢筋进行融合。钻孔到达对应深度后,再组装钢筋,并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此外,灌注桩建设流程内,如果应用锤体进行击打,易导致断裂问题的产生。因此,为了确保灌注桩施工能达到基础标准,应将混凝土储备在沉管的内部,并在拔管阶段注意控制速度,避免出现断裂问题,提高桩基施工效果。
2.3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企业将设计好的桩体参数,交给预制厂,由工厂完成桩的加工,然后使用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完成沉桩的技术,即为预制桩施工技术。
采用批量化制作和抽样检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采用工厂标准加工,也能够有效防止预制桩出现裂缝、孔洞等问题,因此预制桩也具有较强的承载力,适合一些中、高层建筑的施工使用。在现场沉桩作业时,可以选择振动沉桩和静压力沉桩2种形式。前者适用于一些土层较为坚硬的情况,后者适用于土层松软的情况。对于一些工期较短的工程项目中,该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2.4钢护筒安放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土体扰动,很多施工企业在桩基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塌孔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时,施工人员应首先对桩基周围进行挖掘和清理,然后在合理的位置安放钢护筒。为了保证钢护筒对桩基位置起到支撑作用,施工人员在选用钢护筒时需要选择较厚的钢板,这样能够有效防止钢护筒发生变形。不仅如此,当施工人员将钢护筒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后,应对其位置进行校验,一旦位置出现偏差则及时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后续的回填土过程中也要尽量避免接触钢护筒,防止钢护筒位置发生偏移。
2.5压桩施工技术
压桩施工也是桩基建设的重要部分之一,在这一环节,相关人员需要进行试验压桩,并选择尺寸恰当的桩体。同时,需要利用对应的设备,使预制桩能被有效捆吊,送入压桩机械内部。在压桩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速度级别,避免过快或过慢。通常,速度保持在2.0~3.0m/min可达到最佳处理效果。压桩开始阶段,实施团队需要以固定的范围对流程重点区域进行分析,确保桩体及机架的状态符合标准。同时,应观察桩体是否出现偏移问题,并实时记录压桩深度。每完成1m压桩,都应进行一次压力数值检测,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在压桩过程中,相关团队需要保证各个桩体都能进行不间断压进,并提高桩体本身承受的压力。另外,压桩施工需要按照基础轴线进行操作,防止出现偏移问题,达到良好的压桩施工效果。
2.6混凝土浇筑
当施工人员将钢筋笼安装固定好后,需要对孔底沉渣的厚度进行二次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钻孔进行再次清理,并在清孔结束后立刻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工作。混凝土灌注操作前,为了保证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对坍落度进行检测,以保证桩体质量。另外,如果施工人员没能在初凝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灌注工作,则需要加入缓凝剂。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连续进行,还要随时测量混凝土的液面高度。
2.7振动打桩施工技术
振动打桩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主要通过电动机驱动振动机械装置,将桩基打入土层内部,实现稳固的施工效果。与静态压桩技术对比,振动打桩同样需要外部施加力进行桩基施工,但其引发的压力强度相对较低,能避免对土层产生过大的影响,达到良好的施工目标。此外,振动打桩施工较为简单,技术门槛较低,能显著降低资源消耗,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因此,利用振动打桩施工技术进行建设,可以降低建筑工程的基础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因为基桩是一项关键的基础内容,所以为有效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基桩施工技术的重视,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具体的基桩施工中。首先应全面认识到桩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桩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应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最后再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来进行桩基施工。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质量,提升整体工程的使用效果及其安全性,促进建筑工程行业与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1.
[2]冀龙.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0):149.
[3]张玺龙.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3):305.
[4]庞民.探究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J].华东科技(综合),201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