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东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以及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现阶段的高层建筑工程来讲,钢筋结构作为砼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充分展现了钢筋工程施工处理的重要实践意义。在某些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在钢筋连接以及选择钢筋原材料时没有严格重视,那么将会导致钢筋搭接部位存在连接较差的质量风险,并且给高层建筑物的整体造成施工质量安全隐患。现阶段的钢筋施工处理技术手段已经得到明显的提高、优化和转型,充分展现了钢筋施工技术运用于建筑工程房建施工领域的重要意义,钢筋施工技术应当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钢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基本概述
1.1基本概述
所谓剪力墙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墙板所制作而成的,其施工材料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支撑柱、支撑梁结构,在外载荷优化、自身重力、水平风力、地震波等等指标控制方面做到全面优化,构建成剪力墙结构体系,确保两侧平面抗侧滑移能力有效增强,这对提高建筑整体稳定性、安全性是非常有益的,它在延长高层建筑使用寿命方面也颇具价值作用。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承受建筑的竖向力和水平力,具有抗震能力强、用钢量少、抗侧刚度大等特点。通常在建筑结构内部布置的剪力墙越多,其抗震性能就越好,但是如果布置过多,也会给工程造价带来不小压力。因此,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以剪力墙结构特点为基础,注重设计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适时解决,才能保证剪力墙结构的稳固性,达到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最终目标。
1.2 剪力墙结构形式特点
剪力墙又称抗震墙,该结构形式由于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所受侧向变形小,承载力大,延展性较好,因此其抗震性能比较好。但是剪力墙结构形式在进行平面布置时会有一定局限性,其间距较小,空间会显得稍微局促,因而广泛应用在住宅、酒店、公寓等建筑中,而公共建筑应用较少。另外,剪力墙结构由于承受竖向力和水平力的能力较大,且横向刚度大,因而建筑物建造的层数、高度要比框架结构更多、更高。由于剪力墙结构形式没有梁、柱等外露与凸出部分,室内空间会显得更为简洁、宽敞,但剪力墙不能进行拆除或破坏,对室内布局无法自行改造。随着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室内布局改造的灵活性得到增加,但有试验研究表明该布置是以降低整个结构受力性能为代价的,虽然降低幅度较小,但在设计中还需根据建筑物整体情况慎重选择。
2 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要点丰富,首先它需要结合设计图纸对钢筋下料与预制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施工工艺参数有效调整到位。在测量、放样过程中,需要为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设置平面控制网,保证建筑物主轴中心建设到位,同时做好报告基准位置桩预埋工作,并做好数据记录。以下简单介绍了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的诸多要点。以下主要结合3点展开描述。
2.1钢筋施工技术操作
在钢筋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质量检验,并实施钢筋折弯加工操作,确保钢筋固定牢固。针对直径较小的钢材材料要采用细铁丝辅助连接固定,避免出现钢筋破损问题。在有效控制接头搭接长度方面,要保证钢筋安装稳定到位。
2.2安装模板技术操作
在保证墙体后期表面质量过程中,需要测量模板内边线与外边线,在保证测量准确基础之上满足误差要求,保证模板完整,满足设计误差要求,在使用砂浆找平,优化定位轴线过程中确保竖直方向上垂直度设计到位,及时调整安装模板。在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其柱高支护位置进行分析,保证模板稳定,增加对拉螺栓,有效预防混凝土浆浇筑过程中的泄漏问题,检测模板整体的垂直度与稳定度。
2.3浇筑混凝土技术操作
在混凝土浇筑技术操作过程前,必须处理好混凝土基层,避免其基层积水,同时保证模板复查,观察分析预埋件与钢筋保护层基本情况,满足混凝土浇筑整体设计要求。在该过程中,需要重点检验输送管道接头位置,避免出现泥浆输送过程中出现漏浆问题。在控制浇筑量方面,还需要做好分层浇筑,优化浇筑成厚度,并有效控制浇筑量。同时配合洒水浇灌,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等待其浇筑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后再拆除模板,完成施工过程。
3 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案例分析
剪力墙结构在于高层建筑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就采用到了该技术。
3.1案例工程基本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为高层住宅建筑,其工程建筑总面积达到19.12万㎡,其中地上建筑结构面积达到15.12万㎡,地下建筑结构面积为4.00万㎡,其中建筑主体形式选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同时配合应用4种型号钢筋,钢筋强度标准值保证率相对较大。
3.2案例工程
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钢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结合案例工程实际情况,主要对其建筑中的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
3.2.1钢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钢筋施工接头搭接处理方面,需要把握好接头位置,确保框架梁与屋面板钢筋接头设置到位,明确搭接面积控制内容,确保搭接面积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建立3道扎扣绑扎体系,两侧扎扣需要距离端部大约50mm,保证绑扎牢固,同时避免出现分叉绑扎问题出现。施工中该工程主要对箍筋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在竖向钢筋绑扎施工中合理布置3道以上水平筋,确保钢筋绑扎扎扣满足设计要求。在一级钢筋弯曲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末端设置180°弯度,确保弯曲直径优化钢筋直径大约2.5-3.5倍。而在二级钢筋弯曲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末端设置90°弯,建立二级钢筋弯曲施工体系。具体来讲,需要结合钢筋弯曲机实施钢筋弯曲施工,有效控制弯曲点在轴心边缘1.5倍位置,优化钢筋直径位置。在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绑扎施工内容进行分析,建立底板钢筋、柱钢筋、墙体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体系。施工中还需要对底板钢筋绑扎内容进行调整,围绕钢筋交叉节点全部绑扎内容进行分析,可采用八字扣进行施工,在墙体钢筋绑扎施工中参考1200mm 间距绑扎一道,提高搭接长度满足施工要求。而在竖向钢筋与暗柱主筋间距施工中将其间距控制在大约50mm位置,完成竖向钢筋绑扎,然后实施水平钢筋绑扎施工。钢筋绑扎施工中板面控制在50mm,另外设置3道丝扣,确保其长度控制到位。
3.2.2钢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钢筋施工质量控制方面需要进行钢筋材料检验,结合剪力墙钢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重点分析其材料检验与控制过程。例如在入场钢筋材料检验控制方面,需要针对实验报告单上的数据进行核对分析,保证做到每盘钢筋挂牌数在2个以上,采取分批检验方法,遵照60t 一批标准进行划分,重点检查钢筋整体质量。这里要参考到钢筋力学性能实施钢筋裂纹、锈蚀检测,分析力学性能结果。
结语: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环节施工技术工艺进行分析,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简单说,就是要强化钢筋材料质量检验体系,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并满足竣工验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玉强,吕韶洪,李源.基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优化探讨[J].科技展望,2019,26(25):135-136.
[2]张玉青,郝建设,王一早,余炳坤.基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的选择[J].四川水泥,2019(05):340-342.
[3]李晓天,朱玉明,贾广胜.关于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优化[J].江西建材,2016(07):188+193.
[4]邹昀轩,张春璐,罗婵,等.高层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23(08):1306-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