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作为一种新兴工具,城市轨道交通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突发事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人们出行的安全性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应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大大改善了城市的交通运输条件,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问题。一些安全隐患问题、突发事件等都会为市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作为一项交通工具,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有必要做好相应的安全应急管理和防范措施,通过各种管理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行中的安全性。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模式
1、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例如人为因素、机械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操做者自身的思想状态、安全意识、技术水平、乘客的安全行为等方面;机械因素主要是指城市轨道交通网中所包含的通风、采光、电气系统、通信系统等各个分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环境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越是复杂的环境,越容易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问题的出现。
2、现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面对上述可能会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几点因素,我国相关部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问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多体化管理模式。其中,一体化管理模式是通过单个法人单位来对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多体化管理模式是指由多个主体单位分别承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等不同的功能。在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主要是由施工单位一方主导的,各种安全监督工作也是从施工阶段就开始进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风险较大,人员、机械、环境是安全管理中的重点,无论在施工阶段还是在运营阶段,以“人员、机械、环境”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式。
二、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根据上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建议从思想、文化以及制度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1、从思想上进行转变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要根据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指导思想来开展管理工作,实现从细节到整体的系统化管理。由于一些管理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之后就忽略了对其安全方面的管理,或是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使得各种安全问题频发。因此必须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重视轨道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的体系中,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
2、从文化上进行提升
安全文化的建设对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整体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上应当要加强安全文化的进一步建设,以便为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例如: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应当要对其安全意识和行为进行培训,使其安全意识和行为综合水平都能够有效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意识的将安全行为付诸行动。
对于乘客来说,应当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安全行为和意识的重要性,并提高其自身的安全责任感,配合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3、从制度上展开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为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应当要逐步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管理机制,认真总结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安全责任,提高相关安全设施的完善性,确保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与此同时,需要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营安全评估制度、安全控制制度等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管理覆盖到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体系中。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措施
虽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但是一些突发事件的出现,会让相关管理者们“措手不及”。因此需要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进行迅速、准确、客观的报告。
1、建立应急组织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以便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快速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将伤害性降到最低。在实际情况中,应急组织体系主要包含紧急运转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中心、支持保障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媒体中心。其中,紧急运转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协调各个组织机构的运作,主持日常工作并维持应急救援体系的正常运作。事故现场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对突发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人员调度以及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支持保障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提供应急物资、人员的后方保障。信息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信息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媒体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处理媒体报道、新闻发布等工作。由此可见,当紧急事故发生的时候,通过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能够快速做出响应,及时处理。
2、加强预警机制建设
在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组织体系之后,还应当要建立预警机制与其进行有效配合。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过程中,应当通过预警机制来及时发现整个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和风险项,以便为相关安全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及时作出相应的管理。在实际情况中,预警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共享预警系统、预警监督管理系统等。其中,社会共享预警系统是将多个部门联系到一起共同应对突发事故,包括监测预警、社会公共安全等方面,快速响应突发事件,以便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预警监督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了提高应急预警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在安全监控平台的配合下,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风险项进行识别与评估,进而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以及应急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当要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整个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通过多种做法来提升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晓芳.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应急处置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08):55-56.?
[2]]陈俊.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研究[J].居业,2017(11):165-166.?
[3]耿敏,曹晶珍,鲍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技术探讨[J].电子科学技术,2017,04(0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