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分担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5期   作者:董倩
[导读] PPP模式的发展让政府部门以及私营机构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互惠互利,不仅能够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服务的综合水平。

        董倩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710000
        摘要: PPP模式的发展让政府部门以及私营机构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互惠互利,不仅能够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服务的综合水平。在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但伴随着规模的扩大,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也逐渐增大。而PPP模式下项目中的风险能够被有效分担,无论是对哪一个主体来说都是有益的。因此本文将对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分担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PPP;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分担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是主要的出资方,承担着较大的资金注入的压力。但是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得政府承担着较大的运营亏损风险,在无形中加大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在PPP模式下,政府所承担的风险由多方主体进行共同分担,不仅降低了风险承担的压力,同时也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速度。
一、城市轨道交通 PPP模式风险特征
        PPT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投资的金额巨大,建设周期较长,而且投资主体较多,所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通常具有以下特征:风险通常存在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无论是在项目建设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阶段,风险始终伴随着项目的进行,并存在于各个子项目中。此外,项目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特征,不同的主体所侧重的内容不同,导致风险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比如政府更加注重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而私营机构则更注重经济效益,金融机构则更加注重本金和利息的及时回收,不同主体的目的各不相同,所以导致项目的风险也存在着相对性特征。
二、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风险分担主体分析
1、政府部门
        在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通常承担着发起人的角色,在建设和运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态度通常决定着整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在整个项目中,政府不仅具有控制权,同时也有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的权利,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并且承担着与其控制能力相符的风险。通常情况下,由政府部门所承担的风险主要包括:获准风险、设计不合理以及设计变更、决策失误、法律变更或相关法规不完善、相关部门违约、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腐败问题以及公众反对等。
2、私营机构
        在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私营机构所扮演的角色仅仅是民间注资的“股东”,在整个项目建设中承担了较大一部分的资金比例。一旦项目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私营机构往往需要进行资金缺口的垫付,如果无法及时进行资金垫付,很可能会导致工期延误甚至导致停工。通常情况下,由私营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风险、材料费用上涨以及供应不足、项目成本过高以及预算超支、经营管理不善、施工周期延迟、施工技术能力及工艺不足、违约等。
3、金融机构
        在PPT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政府和私营机构的投资比例占比相对较小,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贷款。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资金的大量需求,通常会根据贷款额度来决定银行参与的数量。银行的数量越少,往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如果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营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那么金融机构也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除了上述各主体承担的风险外,各个主体之间还需要承担共同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量变化风险、成本较高但收益不足的风险、通货膨胀、利率变化或金融危机风险、政策及税收变化风险、环境污染及恶化带来的风险、后期维修与养护成本过高等风险。
三、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风险分担保障措施
        为了加强 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风险的分担意识和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性措施,来为整个风险分担过程提供基础保障,促使风险分担更加合理,并依靠保障性措施来应对风险。
1、政府部门风险分担保障措施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为了能够让风险分担更加合理并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应当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积极引进PPP模式下成熟的管理手段和相关技术方法,注重开拓人才推荐渠道,积极吸引更多风险分担方面的管理人才,并完善人才引进的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借助人才本身的能力来帮助政府有效规避风险。建立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PPP管理机构,涵盖财政、发改、交通以及住建等多个部门实现统筹协调。加强宣传,争取群众支持,减少项目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利益输送行为。
2、私营机构风险分担的保障措施
         PPP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还处在初期阶段,因此风险分配机制尚不完善,政府与私营机构之间在风险分担方面往往难以取得共识。因此,为了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风险分担,私营机构应当要逐步完善各种机制,为风险的有效分担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机制、风险分担补偿机制、风险分担约束机制等。以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为例,由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主体,所以风险因素也更加多样化,在风险分担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加强私营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将整个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分担问题进行协商,通过适当的补偿方式,使双方达成共识,这样的补偿机制将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3、金融机构风险分担的保障措施
        金融机构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把握着整个项目的资金命脉,在全国推行PPP项目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建议应当要建立起与PPP相关的金融机构联盟,并由中央带头对这些金融机构联盟中的成员进行统筹管理,并成立相应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其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促使金融机构能够与其他各主体有效配合,共同完成PPP项目的建设。此外,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机构、私营机构以及金融机构三方应当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借助金融机构所提供的资金、政府机构所提供的现金管理、私营机构所提供的各种支持,共同实现互利互惠,相互扶持,对资金进行透明化、科学化的管理和控制,这样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有效控制资金数额较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并保证风险分担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PPP模式注重的就是多主体共同参与,所以项目所产生的风险也应当由不同的主体进行分担。同时在项目风险分担的过程中,需加强多方合作,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的引进,合理分配风险,以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 陈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PPP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化解对策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04.
        [2]范良松、韩越.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机制创新探析[J];招标采购管理;2018.08.
        [3]孙连杰.浅谈PPP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城市;2008年0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