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波
包头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014060
摘要:新时期生产建设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采取规划环评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规划环评;环境评价;工业化;环评
引言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降低和规避园区环境风险是加强园区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园区环境问题和风险源头预防的重要手段,规划环评亟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重点解决当前社会关注的问题。
1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重要性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纵深发展背景下,各类产业园区在引导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应以科技为先导并立足当地资源环境、区域和产业,围绕工业资源和产业特色,结合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和融合需要,其生态内涵的开展原则,是考虑到生态工业园区的综合社会效益发挥的长久之策。规划环评是建立在工程建设之初开展的,以《规划环评法》为基础,进行初步的规划环评和分析的工作。规划环评的特征为,其不是按照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大小,进行环评文件编制的工作,是一种长远的、宏观的具有预测性和参考性的专项评价。规划环评是以规划草案为基础的评价信息,虽然因为项目规划可能存在变化的影响下,取得的评价信息可能不准确,但是,其是开展项目环评、开发区区域环评的基础保证,而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协调支持的关系,项目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环评是第一步[1]。
2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工作策略
2.1重视对规划环评的推进
在对工程进行规划环评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有序进行每一环节的工作。在对某项工程进行规划环评时要延伸到整个产业的发展,然后对整个产业进行环保评价,最终得出更加完整的结果,这会对整个产业环保工作的进行产生影响,推动产业环保工作的发展。因此,我国的政府部门在进行地方发展规划时也要重视规划环评工作,然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整改。
2.2现代化工作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在规划环评工作中,相应的技术和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尤其要加强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规划环评工作往往要求工作人员处理大量的环境方面的数据和图像,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处理数据,提高环境评价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完善规划环评中管理体系的网络化建设,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大大提高工作过程中的效率。
2.3要加强建设项目违法惩处力度
建设项目一旦审批便纳入环境监管台账,实行“互联网+监管”动态管理,将项目所有全部信息纳入其中,并随时对其内容进行动态更新,使建设项目状况一目了然。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对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的监管,持续保持环境监管执法高压态势,加大对违反环评、“三同时”制度的查处力度,重点针对环评及批复的环保措施、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排污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等方面。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不到位强行生产、长期不验收的项目,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和停产整顿;对消极整改,长期超标排放或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视情节予以停产整顿或关闭。
2.4保证环境监测方法的有效性
通常来说,环境监测是为环评而服务的,却不仅是为环评而存在。环境监测不仅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必然环节,同时,还是对环境数据信息的一种采集。现今是生活节奏较为快速的信息时代,任何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在信息时代里,信息还具有了价值性,就环境监测而言,监测信息只有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才能保障环评结果的有效性,后期其他工作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环评部门应重视规划环评的真实需求,在对项目区域进行环境信息收集过程中,对复检工作要予以重视,审核过后要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监测计划[2]。
2.5健全环评机构和人员的监管体系
环评机构是规划环评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是环评报告编制的主体,而规划环评报告是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直接载体,是审批的直接对象,其基础数据是否真实、质量高低好坏直接关系到行政许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甚至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环评机构的监管部门,要采取有梯度的指导教育惩罚机制:一是倒逼环评机构加强能力建设、质量控制。行政审批机构组织技术审查机构或人员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对环评报告评价因子是否遗漏,污染源源强核算是否准确,规划环评工作等级、评价标准、评价范围是否准确等重点内容进行审查,不再对审查的环评文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对报批的环评报告视存在问题轻重,依据《规划环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理。二是建立“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对存在轻微问题的环评单位和人员,纳入“限期整改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在整改期内不予受理或不予批准环评单位、人员编制的环评文件[3]。
2.6在机制体制和法规层面推动环评制度与规划体系的融合
我国尚没有一部关于规划制修订的法律,并缺乏规划和环境管理的监管机制。为加强规划、规划环评的效力和执行力,首先要推动规划法出台,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从立法层面明确哪些领域应该编制规划,相应明确规划环评的要求。其次,要将规划环评的要求纳入专项法规中,避免出现《规划环评法》实施后出台的《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编制办法》《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划环评相关要求的类似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规划环评对优化园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进了园区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污染物减排。从当前规划环评工作来看还需在很多不协调之处故,对此相关单位还需要重视规划环评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并明确责任范围,推动规划环评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曾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区域治理,2018,(13):24.
[2]陆志家,耿秀华.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思路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29-30.
[3]韩雪.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如何发挥污染源头控制作用[J].低碳世界,2016,(27):15-16.